对主要传染病实施的健康教育

2011-08-08 06:58苏春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2期
关键词:淋病梅毒口病

苏春娟 张 秋

传染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效果,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健康教育,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有计划的预防、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把爆发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现将本区2009年度网络直报疫情分析如下,并对其主要的传染病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 网络直报资料

根据网络直报系统统计,2009年度本区未发现甲类传染病,发现乙类传染病10种1227例,发病率为590.11/10万,发现丙类传染病4种568例,发病率为273.27/10万。发病率位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是梅毒、手足口病、淋病、甲型H1N1流感以及细菌性痢疾,具体见表1。

表1 本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

2 主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1 梅毒患者健康教育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95%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少数可通过接吻、握手、输血、接触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布等传染,患梅毒的孕妇还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及娩出先天梅毒儿[1]。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1)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如讲座、宣传栏、宣传手册、广告、视频、顺口溜等宣传性传播疾病知识,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倡洁身自好,杜绝不正当的性行为,严禁卖淫嫖娼,提倡固定性伴侣。(2)梅毒螺旋体在体内可以长期生存繁殖,但在体外不易生存,不耐干燥,40℃时即失去传染性,56℃,3~5 min煮沸立即死亡,一般的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死,但在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以存活数小时之久,所以需要经常晒被子,开窗通风,内衣裤要勤换,内衣裤、毛巾等要煮沸消毒,消毒后在太阳下晒干不要与其他人的衣服混在一起洗。脸盆、水桶、毛巾等用具单独使用[2]。(3)患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坚持早期、足量用药,性伴侣要同时诊治和随访,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治疗后第1年内每3月复查1次,以后每6月复查1次,持续3年。(4)梅毒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营养,多吃新鲜的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提高自身的抵抗力。(5)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梅毒儿等不良情况发生,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育龄妇女在怀孕前需要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应暂缓怀孕,先进行系统的治疗,并在医师的指导下决定受孕的最佳时机。如果孕妇确诊被感染了梅毒,最好是选择流产,也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驱梅治疗[3,4]。

2.2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5],4岁以内小儿占发病率的85% ~95%[6],可引起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病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7]。2008年5月2日我国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法定传染病管理。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具等传播,该病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一般可累及10岁以下的儿童。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1)做好个人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日常用品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处理。(2)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被子,教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3)患儿要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治疗2周,治愈出院后宝宝在3周内仍为带菌者,仍可以传播疾病,所以宝宝需要在家隔离3周,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条件的可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宝宝的衣服、被褥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同时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吃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冰冷、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多喝温开水[8,9]。

2.3 淋病的健康教育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男性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女性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变黄。淋病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如沾有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的毛巾、衣服、厕所等均可传染,孕妇还可在分娩过程中传给胎儿。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1)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如讲座、宣传栏、宣传手册、广告、视频、顺口溜等宣传性传播疾病知识,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倡洁身自好,杜绝不正当的性行为,严禁卖淫嫖娼,提倡固定性伴侣。(2)淋病双球菌对外界抵抗力差,离开人体不易生存,怕干燥、高温、低温的环境,一般的消毒剂容易将其杀死,但在潮湿、适宜温度的环境下可以长时间生存,做好个人卫生,内衣裤勤换勤洗,煮沸消毒,不要与他人的衣物混在一起洗。(3)患者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避免延误治疗,坚持按医嘱全程、规则治疗,切不可自行停药、增减药量等。性伴侣同时要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正规治疗后3次细菌培养均没有发现淋菌,可恢复性生活。(4)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营养,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提高自身的抵抗力。(5)育龄期妇女患淋病应暂缓怀孕、先治疗疾病,在医师的建议下选择最佳受孕时机.妊娠后发生淋病者,应正规治疗淋病.新生儿滴抗淋菌的眼药水,同时注意密切观察宝宝眼部的分泌物[10,11]。

2.4 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 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头痛、发冷、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其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保证充足睡眠,保证营养,锻炼身体,多喝水,提高自身的抵抗力。(2)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有发烧、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3)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4)保持居室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可用酒精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2.5 细菌性痢疾健康教育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样便。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痢疾杆菌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水等间接方式传播[12]。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吃凉拌菜,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2)患者应给予胃肠道隔离,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腹部受凉,饮食以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稀饭、面条等,按医嘱全程服药,切不可自行断药。(3)患者的餐具、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要单独使用,避免污染,经常消毒;病人的粪便要用药物消毒处理后再倒掉;病人的内裤要勤换勤洗,有条件的要对内裤消毒处理。(4)凡从事食品、水源工作和托幼保教的工作人员,发病后要调离工作岗位隔离治疗,待停药后连续两次粪便培养为阴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对传染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有关防病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增强防病意识,为彻底预防控制传染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吴志华主编.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2.

[2]韩思敏,罗萍娟,龚小琦.梅毒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64 -1465.

[3]张 璠,王 宇.妊娠合并梅毒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08,6(12):3289.

[4]韩世范主编.性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69.

[5]祝益民主编.手足口病防治指南[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6.

[6]吴瑞萍,胡亚美,江戴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5.

[7]王 辉,李新华.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异常6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6,46(25):85 -86.

[8]黄玉华,刘丽华.手足口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3B):693.

[9]尹 莉.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6C):1653-1654.

[10]吴林洁,卢秋容.老年女性淋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35.

[11]秦凤芝.导致女童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3A):426 -427.

[12]何存弘.岱山县1998-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J].浙江预防医学,2009,9(21),32 -33.

猜你喜欢
淋病梅毒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不同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单纯性淋病对比分析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