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2011-08-09 01:00朱丽雯
对外经贸 2011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标准贸易壁垒进口

朱丽雯 胡 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影响有关产品的出口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贸易对象有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产品标准大都是我国短期内难以达到的,如防污标准、噪声标准、电磁辐射标准、包装标准等。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08年,我国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金额逐年上升,其中2008年初级产品增幅为2001年的2.95倍,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幅是2001年的5.63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国内需求持续增加,国家积极采取扩大进口措施,组织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加上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反弹等因素,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比出口增速高8.4个百分点,自3月起单月进口规模连续7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进口快速增长使我国的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前三季度贸易顺差为1206亿美元,同比下降10.4%。受现有国际分工格局和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较大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在贸易方式和国别地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前三季度,一般贸易逆差为364.1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达2256.7亿美元;对日本、韩国、台湾逆差分别为414.1亿、522.2亿和649.5亿美元,但对美国、欧盟顺差分别为1325.4亿和1026.5亿美元。

表1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所集中针对的是污染密集度 高的产品,如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农药等。一直以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化学原料和农药的出口制定了不少环境标准和贸易限制措施严苛,如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实施后,中国至少有700多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面临注册、评估、许可等考验。

2.增加了出口商品成本

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商品征收绿色关税和反补贴税,使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了价格优势。此外,绿色贸易壁垒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产品制造商在流通过程中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环节并产生相关费用。产品的外观装潢、出口标签和商品广告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

3.减缓了出口贸易增长速度

图1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数额增速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出口企业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9727.6亿美元,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7%。我国出口产品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恢复相对较快。但由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减弱,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调,加上2009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基数逐步走高,2010年6月份以来外贸增速持续回落。从总体上讲,面对发达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我国的出口产品阻力重重。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由于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达100多亿美元,相当于我国近年来水产品、畜禽、蔬菜水果的年出口额。2004年,欧盟禁止我国动物源性产品进口一案涉及我国94家企业,造成损失达6.23亿美元,涉及的劳动力近5万人,一些出口市场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企业濒临破产,欧盟的禁令还殃及十几万农户因上述出口企业无法全部履行合同而遭受巨额经济损失。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1.重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较低的弱点,将其重污染产业以及废旧物、废弃物、污染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境外危险废物进入我国具有数量大、增速惊人的特点,其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我国沿海地区为主要进口地和使用地。这些危险废物如废旧船舶、汽车、电器、电缆等工业垃圾的进口严重污染了环境;一些旧服装、旧磁带等生活垃圾带有病虫害和传染病,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过低,加上海关监管力度不够,进口“洋垃圾”速度增长很快。此外,发达国家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由于本国国内严格的环境标准和高昂的环保税费而无法立足,纷纷向我国转移,给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增加了难度。

表2 2001—2011年1-3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 单位:亿美元

2.进口商品以高耗能产品为主

我国进口商品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铁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气体及残渣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2001年至2011年3月,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数量远大于初级产品的进口数量。仅2011年1—3月,工业制成品进口总额已是初级产品进口总额的1.99倍(见表2)。

二、我国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环保立法,健全绿色产品出口机制

为应对绿色壁垒,我们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出口产品生产销售的环保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加强外贸、环保、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认真学习和研究WTO等国际组织关于环境和贸易问题的宗旨、公约协定,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制度;对企业进行绿色改革,以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绿色产品,调整优化企业结构,实施绿色战略,把绿色产品纳入主要出口产品,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为企业出口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减少出口企业的损失。

(二)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绿色产业是鉴于环保技术和生活水平提高后新发展的一种产业,它带动了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绿色市场的形成。绿色产业的出现推动了许多新的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如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品牌和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绿色经营。应制定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绿色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1]Barrett,C.B.(2001).Rational Incompatibility with International Product Standar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4.

[2]Kent(2004).Report on United States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Brussels.

[3]卜祥健.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贸观察,2008(6).

[4]高飞.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0(6).

猜你喜欢
环境标准贸易壁垒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刍议如何做好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定值实验
我国重金属环境标准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