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11-08-09 00:59魏长仙
对外经贸 2011年8期
关键词:市场占有率旅游业竞争力

魏长仙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430062)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速度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成为衡量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入境游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早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随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我国旅游业开放尺度的不断放宽,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它仍然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依托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同胞和国外旅游者,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我国旅游业K值超过5%,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入境旅游的经济总量已步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197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为180万人次,到200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已达13003万人次,是30年前的72倍。同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创汇能力也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为2.63亿美元,仅排世界第41位,1996年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创汇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世界排位上升到第9位。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达408.43亿美元,是30年前的155倍。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发展更加迅速,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创汇的重要渠道。未来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在国民经济发展舞台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变化的竞争过程。本文中所采用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为:通过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资产条件,不断创新出更好的资产转换过程,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为一国积累更多财富的能力。从经济学上讲,决定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两类因素分别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或者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加强调后期竞争中的策略行为。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衡量旅游服务贸易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采用国际竞争力指数来度量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优势,以此全面衡量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了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出口竞争力增强。本文用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旅游服务贸易的绝对竞争优势。用进出口数据计算各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998—2007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十大强国国际市场占有率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WTO官方网站DATABASE数据库计算而得。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最近10年的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占有了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大部分份额。其中美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13%以上,居于各国之首,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次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市场占有率都在5%以上。而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处于2%~5%之间,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显示出其国际竞争力逐步加强的趋势。

(二)国际竞争力指数

国际竞争力指数又称净出口指数。与国际市场占有率相比,它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国际竞争力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通常国际竞争力指数取值范围为[-1,1],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表示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行业竞争力弱。

表2 1998—2007年世界旅游贸易强国国际竞争力指数

表3 世界主要旅游贸易强国近10年比较优势表

通过表3和表4各个国家的TC指数比较及归类可以看出: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墨西哥、美国、中国的TC指数均为正值,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其中,西班牙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最高,均值超过0.6,在国际旅游贸易上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意大利、法国、墨西哥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美国和中国有微弱的比较优势,剩下的几个国家处于比较弱势。一方面说明了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的中国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发展较快;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与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墨西哥等旅游强国的差距,要赶上这些旅游强国还任重而道远,必须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水平,才有可能从旅游大国跨入旅游强国之列。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是指一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该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比例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比例之比,反映某一个国家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相比的相对优势。若RCA值小于1,说明该国旅游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若RCA值大于1,说明该国旅游服务贸易处于比较优势,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国际竞争力越强。

表4 1998—2008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由表4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的RCA指数一直位于1.25以下,尤其是2003年受非典影响以后,RCA指数下降到0.8以下,显示性比较优势从中度变到了微弱。与传统的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还有相当的距离,仅称得上是旅游业中等发达国家。

综合看以上三大指标度量结果,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拥有一定的资产条件和竞争优势,从总量上说,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是逐年上升的,属于竞争行列中的“富国”,但是这样的竞争力只是暂时的,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在远距离的欧洲、美洲国家市场都还不具有竞争优势;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属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仍属旅游大国而非旅游强国。

三、对策建议

(一)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一方面我们要注意整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打出亮点,建出特色。“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的观点在旅游业中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旅游资源原生态的破坏。很多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甚至不可恢复。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统一地规划,严格按照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开发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服务贸易活动,切忌求快、求多、胡乱规划。

(二)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体系

开发旅游产品要注重创新与优化相结合,游客出游的根本动机是求新访奇,只有新而奇的东西才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目前,我国旅游产品正处在由团队向散客、由全报价向菜单式服务、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由标准等级向豪华等级和经济等级的结构转化时期。应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顺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努力开创新型品种,开发自然、人文、社会三类资源综合利用复合型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多样化、深层次化,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与经济附加值,增强中国旅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海外游客对中国旅游产品的选择范围,使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趋于一致。

(三)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显得格外重要。近些年来,我国也十分注重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在这里人才既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也包括熟练的高素质服务人才。国外旅游业发展较早,对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加体系化。因此,我们应该多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实行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战略,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渠道,开展境外培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旅游业岗位培训。同时要发挥高校作用,培养具有专业水平、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人才,建立完善的校企人才供给体系。

(四)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旅游业规范化发展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与西方旅游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旅游立法,规范服务贸易市场。政府应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行业协会则应起到监督和信息沟通的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五)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本国丰富旅游资源的要素禀赋优势而不注重企业和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是无法在自由化浪潮中把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我国目前缺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的企业化集团。一方面,应该正确定位旅游企业的竞争战略,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和模式,实现规模化、知识化、网络化经营。另一方面,应通过集团化经营增强整体战略规划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形成规模效应,有效地借鉴其他国家大型旅游服务公司的成功经验,以此来提高我国旅游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1]国家旅游局.1998—2008国家统计年鉴[M].WTO官方数据库.

[2]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企业发展新论[M].科学出版社,2003.

[3]孙莹.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关键性因素[J].浙江经济,2007(17).

[4]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

[5]王桂兰.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贸,2010(9).

[6]徐晓玲.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7).

[7]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与保护[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

[8]石金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

猜你喜欢
市场占有率旅游业竞争力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