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角度剖析古典诗歌与传统建筑空间的相关性

2011-08-10 11:54付正发曾旭东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意象记忆诗歌

付正发,曾旭东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0)

文化是诗歌的土壤,诗歌是文化的产儿,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空间。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中国的诗歌与中国的文化也是这样的一层关系,除此之外,他们之间还有例外一种契合、一种感应、一种强烈的融汇于对方之中的愿望,并且相互影响着、发展着与变化着。从我国的文学史来看,中国古典诗歌一经产生,就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能,渗透到我们民族的生活、政治、人伦道德与思想意识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作为一种活的文化传统至今仍体现在当代建筑师的创作中。很多学者从文学与语言中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台湾学者关华山在《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中探讨了中国居住建筑与园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冯晋老先生在《古诗铸建筑》中以诗经中的诗歌为例,分析和阐述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悠久底蕴,为当前中国现代化中的文化保护及传承问题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型课题。

1 意识形态的形成——“记忆”的解读

建筑体验其实就是生活在建筑空间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由人们对于建筑中空间和实体的组成。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人们对于未来建筑形象的塑造,因为当人们塑造空间时,总是会按照自己的心智来进行转化,同时他们也会遵循和接受物质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于时间的衡量是与“当下”为基准的,将其他的现在与现实的当下联系中:早些的为过去,晚些的为将来。过去的现在与未来的现在根据它们相对于现在的现在所处的或远或近的位置来排列。这样被给予的时间始终与其作为关系的现在相定位。这样定位了的、时间的、被给予的方式便是回忆和期待,通过回忆与期待,人们便能将过去与未来当下化,也就是将现实的、当下的、或远或近的时间性的“环境”拿到眼前来比较,分析。

记忆与情景有关,情景包括事件与场所、空间和环境。尤其是童年的记忆总是在意识中无线的循环、重复出现。这种在意识中的体验,总是被人们在现时现地地重新加以体验。因此,在记忆中过去与现实总是交织重叠、交空错置的,过去与现在一起被人们拿来加以体验。

在记忆中,想象的视角可以把真实变成想象的东西,与此同时,它自己也变成真实,并且一次一次的给予某种程度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无论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还是触觉的,都对心智中环境的构思与创作有着影响。因此,只有将含有传统文化的体验之记忆植入当下的场所和氛围中,才能让人们在意识中搜寻到存在于建筑空间中的某种亲切感。

记忆与时间有关,德勒兹在《时间—影响》中说:“个人的时间是‘片刻的纯粹状态时间’,这是直接时间-影响,他给所变之物以不变的形式,而在不变之中又产生变化。”人们说时间是“事件最准确的视觉储存”是因为时间的绵延性质。时间在两个趋势上分化:正在成为过去的现在和被保存下来的过去。时间使现在在流逝,但同时又在保存过去。我们需要在事物呈现的空间中感知事物,在他们经历的时间中回忆他们。

大众建立在传统文化上的集体记忆就成为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这就构成了建筑空间的“地域性”。所以文化的传承归根到底是人们记忆的接力。也许会通过文字或者实物如石头、建筑之类的,但是在写字或者石刻、营造的时候还是记忆的体现,意识的重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河说:“文化既然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就必然会对人的心灵、人的精神产生影响,不能产生精神影响的就不能称之为文化,这就是我们很多地方在文化产业上的问题。”对人的心灵,精神产生影响,就会随着历史的积累以实物或文字的形式沉淀下来,比如说实物如建筑,文字如诗歌。

2 “空间”的诠释

爱因斯坦在《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中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空间的三维坐标里面,加上时间坐标,就构成了全部物理事件。任何事件都处在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四维流形里”,时间与空间是一个客观上不能分离的四维连续区。这里的空间是指物理空间,建筑空间只是物理空间中很小的一部分。罗杰·琼斯在《作为隐喻的物理学》中,对空间作过这样的解释“现代的空间概念是一个复合隐喻,它体现了我们对分离、区分、连接、隔离、划界、分裂等所有观念和体验。我们的透视法则和几何定律是我们对异化、独特认同和无关联的一般体验的提炼总结。它已经完全被抽象化,外化和综合为寒冷、空无的虚空——我们称之为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就是一个“场”,这个场被设计师赋予某种意义或者某种意识,当人们从中经过时,就会感受到这个场的“引力”,从而产生回忆或者想象。原因正如罗杰·琼斯所说的那样,它是一个复合隐喻,有千千万万的“引力线”。就建筑或者城市而言,也就是场所因素导致了人们不自觉的搅动自己的意识。但是有一条前提,那就是设计师要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禅悟植入到设计的空间里面,从而让处于同一传统文化下的人们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诱惑。

3 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古典诗歌与建筑空间

在西方,诗传统很早就被用来探索建筑的文化根源。安托尼亚迪斯在印欧文化事务史诗中发现了西方建筑的文化根源。他在《史诗空间》中提出:“作为民族文化结晶的史诗具有特殊的价值;它比考古发掘与建筑史更有力,因为史诗中包含了人们赋予建筑空间及世间万物的意义”。从建筑而言,中国诗歌记录保存了从开创中国独特建筑体系开始人们赋予建筑环境的丰富内涵以及对建筑空间的独特感受;有些以建筑和营造为主题,有些以建筑环境作为主题故事的场景,有些则以建筑环境用作隐喻或比喻。

建筑是一首诗,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空间往往是一个需要在运动中逐步铺陈开来的、置于时间推移序列才能领略其全部魅力的一个空间序列。空间序列的展开既通过空间的连续和重复,体现出单纯而明确的节奏,也通过高低、起伏、浓淡、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等有规律的变化,体现出抑扬顿挫的律动.能给你一个激动人心的韵律感,你就会有唱歌吟诗的冲动。

3.1 古典诗歌体现建筑空间

我们可以直接从描写建筑营造或则建筑环境的诗句中感受到建筑空间,这是从诗歌给予我们的全息画面里面发现体验空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最好描述。例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杜牧的《江南春》中,可以看到一幅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蒙蒙细雨之中,临水傍山的村庄城郭,香烟缭绕的寺庙楼阁若隐若现:既有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有沧桑人生的深邃迷离。古典诗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营造意境的具体事物,比如“水”、“石”、“夕阳”、“落花”等等,这些元素成承袭了历代民族的心里体验,因此总是和某种特定的情感或思绪联系在一起,在建筑中这些“非建筑”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因素能够营造意境,引人共鸣。例如贝律铭在创作苏州博物馆时,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竹”和“石”两种元素,体现了苏州古城的气质风貌,也创造出不同的建筑意境。

图1 巴黎新建卢浮宫内部一角

建筑的体验性与诗歌的意象性,使二者都是从身体经验和主观感受出发,来获得意象,也就是抽象的艺术构思。诗歌创作时的“比兴”手法,是一种将更为抽象的经验领域通过熟悉的经验领域加以概念化的手段。用抽象的视觉符号代替原来的事物,传达某种意义,这是建筑符号隐喻的过程。本来不想干的两个事物借助譬喻的的运用可以构成新的认知关系。比如图1,贝律铭设计的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内部有个细节,就是两个玻璃尖角相对,又不接触,其意义就是取自与《圣经》中夏娃摘取禁果的瞬间定格。往往人们来参观时,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摸一摸那个被赋予禁果意义的尖角,重拾童年的记忆。这就是建筑创作中成功运用了诗歌创作手法的典范。

人们在看到古典诗句时,往往会“意象并置”,把多种感觉意象紧凑地并排在一起,从而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形成一幅幅可感可触的生动画面。有时候甚至会不自觉的运用“通感”的方式去理解,解读诗句,按钱钟书所说“然寻常感官,时复‘互用’,心理学命曰‘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风随柳转声皆绿’、‘天上繁星啁啾’即是通感”,通感的运用,更加丰富了我们对诗歌的空间想象力。比如说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从杜牧的《华清宫绝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出琼楼玉宇,层层叠叠的城市空间序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从诗句给予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历经风雨,褪色斑驳的建筑,更远一点就会看到战场杀伐,更朝换代的历史沉淀。

3.2 四维空间中的诗歌情结

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说,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与建筑空间,建筑空间是物理空间的一部分,他们相互之间可以转换。因此,建筑空间也具有四维特性。闵可夫斯基认为:“空间自身以及时间自身必像影子般渐渐消失,只有两者的某种结合才能保持为独立的实体。”建筑空间不是静态的,它要求人们不断地变换去欣赏,在三维空间中加入了一个时间维,因此空间具有“时间流”。

人们在面对大自然,感受生活空间的同时,我们的身体和知觉结合了时间和空间,此时我们正在构建一个转换的时面,它创造某种连续体形式或者一种多时面间的横向沟通形式,并在他们之间编制成一个不可定位的模糊的关系整体。这时候人们就会从记忆里面搜索与之相近或者类似的意象来表达。我们的体验性来自于综合的感知觉,通常认为视觉是最重要的,但是由于视觉通常受到距离的影响,所以还必须借助于其他的感官来表达事物的真实性。但是“象”是具体的,可见的,而“意”则有些朦胧,带些主观色彩,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典诗歌则具有这种“意象并置”功能特性,所以人们表达空间感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借诗抒情。例如苏轼站在长江旁边,看着滚滚江水直泻而下,思绪飘到了历史长河中,不禁雄心大发,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气势澎湃之称而冠绝古今;毛主席看着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想到中国革命的即将胜利,一首“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笔挥洒,纵论古今,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而建筑师,则是把这神奇的意境用建筑空间来体现,用实物的形式凝固它,供人们去体验与思考。

4 建筑与诗歌的意象相关

中国传统诗歌,对意象有很深的自觉。我们不惟可以对音乐意象可思,亦能对音乐意象可感。而对音乐意象的通感,以形体的形式塑造出来,就是空间形态。民间传统音乐中活音和带腔音的运用,创作意念上对非具象音和随意性结构方法的偏爱,都深刻地表明,意象美学如何在我们民族的艺术趣味上发生着影响。在古代建筑上,则多体现在空间序列上,如北京故宫的空间布局,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和神圣:从皇城正门—天安门开始,门前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潮,进入天安门,是一区较小的院落,尽端是体量,形式与天安门相同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得天安门的的形象得以加强。通过端门,进入一个300多米长的狭长院落,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内是太和门院落,宽度达到200多米,至此豁然开朗。过太和门,院落更大,是一个面积约4公顷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有10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达到了全局高潮。

程泰宁在《相同、相携、相成》中这样描述“建筑与文学是那样相同,以致于我们总是能感受到他们无处不在的关系。无论是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恢宏博大,还是秦观‘雾失楼台’的婉约迷蒙,似乎都可以在建筑的形象和空间里得到表现。”他在设计浙江美术馆(如图3)的构思创作阶段,就突破了某一种建筑形式、风格的局限,在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及不同而且又无关的事物之间获取“通感”,从而成功的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

图2 北京故宫总平面图

图3 浙江美术馆

5 结 论

近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在南汇开展了“看海港新城、游森林公园”的主题联谊活动,在活动中相互之间交流了对艺术与审美的看法见解,这为两校以后合作奠定了基础,其实也是对于真正研究建筑与诗歌在哲学方面的关系的一次初探;台湾教育部组织的“古典音乐台2006美西建筑探险”以及“2005古典音乐台京都夏季建筑旅游”等等活动,无不说明了建筑与音乐之间的对话日趋频繁,建筑与音乐的关系日趋受到艺术家们,教育家们的重视。从上述建筑与诗歌的意象相关中,不难发现诗歌创作所构成的概念框架与建筑空间组合论的同构关系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将会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和建筑设计紧密相连的语法和句式。空间这个建筑与诗歌共享的概念在人们解读的时候就会产生通感,为两者的联系构建桥梁。人们精神审美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为诗歌与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不绝的动力,也为我们研究两者之间共用的影像语法提供了切入点。而且电子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建筑与诗歌的对话提供了更高平台,令我们认识到更多的建筑与诗歌的共同点。建筑与诗歌的相互渗透,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更加丰富与宽阔的前景。

[1]李允稣.华夏意匠[M].香港:广角镜,1982.

[2]SU CIN-DJIH.Chinese architecture,past and contemporary[M].Hong Kong:Sin Poh Amalgamted,1964.

[3]汉宝德.建筑,社会,与文化[M].台北:境与象,1975.

[4]李泽厚.美的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

[5]关华山.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M].台北:境与象,1984.

[6]孙全文,曾文宏.由中国文字探讨传统建筑[M].台北大匠作建筑研究室,1988.

[7]吴良铺.广义建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8]高亦兰.建筑形态与文化[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9]张建业.中国诗歌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10]朱守言.诗经评释[M].台北学生书局,1984.

[11]张建业.中国诗歌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意象记忆诗歌
诗歌不除外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