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援建民间图书馆发展报告(2011年)

2011-08-11 03:51邱奉捷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图书与情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图书室民间图书馆

邱奉捷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王子舟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1 引言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图书馆作为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依赖政府投资运行的。由于国家在提供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文化服务上,长期处于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公状态,致使广大农村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乡村的人们得不到基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民的文化权利和精神需求无法得到基本满足。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NGO自发地参与了公共文化特别是民间图书馆的建设。

非政府组织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在不同文献中也称被为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 NPO)、 公民社会组织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 等, 本报告中的NGO,泛指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组织,即凡是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五个方面特性的社会组织都可以被看作是NGO组织。[1]民间图书馆是相对于官办图书馆而言的,指称的是非政府力量创建的各种图书馆。本报告所称的NGO援建的民间图书馆,具体是指由NGO建设或资助的各种民间图书馆。有些农村中小学图书室、乡镇文化站虽然属于官办,但因接受NGO的援建才得以运行起来,为全面反映NGO援建基层图书馆的情况,本报告所称的民间图书馆也包括这部分农村中小学图书馆、乡镇图书室。NGO援建民间图书馆的统计截止时间为2010年底。

在中国大陆地区从事民间图书馆援建工作的NGO组织类型多样,既有香港同胞、海外华人建立的基金会,也有由大陆知识工作者、网友、白领等群体自发组织的团体,还有具有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我们通过学术文章、媒体报道、网络搜索以及与NGO图书馆项目负责人直接联系等方式,搜集了51家NGO(见表1)对基层图书馆进行援助的事例,并以它们援建民间图书馆的活动与数据形成了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末,NGO对民间图书馆的援建活动就已经开始,如美国科技教育协会从1987年开始进行“认助乡镇公共图书馆”、“认助乡村学校图书室”项目。图1显示了这51家NGO开始援建民间图书馆的起始时间。

表1 援建民间图书馆的NGO

援建民间图书馆的NGO在2000年以前有6家,2001年至2005年期间新增了16家,在2006至2010年期间则新增长了29家。其中最多的一年是2007年,该年有10家NGO开始加入援建民间图书馆的队伍行列。2010年则有4家NGO开始了援建民间图书馆活动。

图1 NGO援建民间图书馆的起始时间

2 援建数量

2.1 建设民间图书馆的数量

截至2010年底,NGO已在我国大陆地区建设民间图书馆26,023个①本报告因以51家NGO的数据为来源,故实际数量应超过此数;此外有小部分民间图书馆(室)的援建先后有多个NGO参与,因NGO的各自统计会造成小部分数据有重叠,尽管统计时尽力避免重复计算,但也难免无误。受这两种因素的制约,本报告统计数据只是个约数。。在NGO建设的民间图书馆中,有政府背景的NGO创建的民间图书馆占据多数,例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建立“希望工程图书室”14,753 个,[2]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红十字书库”已为博爱小学、农村中小学、农村文化站、社区图书室以及乡村博爱卫生院(站)等捐建了 1,035 个书库,[3][4]中华文学基金会的“育才图书室”工程自2004年创建以来,六年内已为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1469所中小学校和福利院捐建了“育才图书室”,捐赠图书246万余册,电脑861台,书架3522套,总价值近6000万元,受益学生900万人。[5]而在最近三年,NGO新建民间图书馆的数量为2,540个(见图2)。

在近三年新增的民间图书馆中,由于资料获取困难,有部分NGO(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分年度数据中未包含在内。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建设“红十字书库”480个,[6]中华文学基金会共捐建“育才图书室”700 多个,[7][8]占新增民间图书馆近一半的数量,而其他NGO每年新建的图书馆数量并不多。一方面,一些NGO尤其是“草根组织”财力有限,资金来源不稳定;另一方面,很多非政府组织在建设民间图书馆时都表示,不应追求数量的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把每一个已建图书馆运行好,充分发挥其服务效用。

2.2 为民间图书馆捐赠书刊的数量

截至2010年底,NGO共在我国大陆地区向民间图书馆捐赠书刊约1,034万本。近三年NGO共捐赠书刊约144 万本(见图 3)。

图2 近三年NGO新建民间图书馆数量

图3 近三年NGO向民间图书馆捐赠书刊数量

图3显示,近三年NGO向民间图书馆捐赠书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实际调查与访问中,我们也得知直接捐赠书刊给基层图书馆(室),一直是NGO援建民间图书馆主要运作方法。

2.3 为民间图书馆捐赠资金的数量

截至2010年底,NGO已向我国大陆地区民间图书馆捐献资金28,565万元。近三年NGO共捐赠资金约7,873万元(见图 4)。

通常NGO向民间图书馆捐赠的物资包括书刊、资金、设备等,此处统计的资金量主要由直接捐赠的资金和捐献的设备折算成的资金组成,不包括为民间图书馆购买书刊的资金(有部分NGO捐赠的书刊折算成资金量计入此数据中,未计算在捐赠的书刊数量内,以避免重复计算。NGO捐赠的资金以美元为单位的,按捐赠当年12月份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图4 近三年NGO向民间图书馆捐赠资金数量

3 援建类型

NGO在我国大陆地区创建、资助民间图书馆,主要走的是面向基层的路线,以农民及其子女为服务对象,包括农村学校图书馆、乡村社区图书馆、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图书馆、农民工图书馆等(见表2)。

表2 援建民间图书馆的NGO数量分布

NGO通常从贫困地区中小学入手来建设与资助民间图书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他们认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而且少年儿童的可塑性最强,让孩子们有书读、读好书,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②农村学校图书馆和乡村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基本是重叠的,援建一个农村学校图书馆基本上也等于建设一个乡村社区图书馆;③农村学校图书馆和乡村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基本一致,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乡村里,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不论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基本是在校读书的学生;④学校作为受捐主体,责任人明确,读者群集中、稳定,便于NGO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而且儿童教育在理念上比成年人要更为优先。[9]

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有13家NGO积极进行了地震灾区乡村图书馆的援建活动。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上海启明书社多次走进四川,发起“让爱更实际的四川文化救助行动”和“关注汶川师生行动”,募款近35万元,发放1000份爱心包,组建了23个抗震阅览角。至2009年1月,启明书社在汶川和绵竹建立了3座灾后重建图书馆。[10]一批新的地震灾区乡村图书馆也应运而生。

4 援建分布

NGO在大陆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开展了援建民间图书馆的活动。其中,有15家以上NGO开展援建活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达到了14个,它们大多为中西部欠发达或贫困地区;有10至14家NGO开展援建活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11个;不到10家NGO从事援建活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5个(参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NGO援建民间图书馆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贵州、四川、甘肃、云南、湖北、河南、湖南、青海、河北、江西等,因为贫困乡村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同时中西部也是基层图书馆服务尤为匮乏的地区。

在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较多的省市,NGO援建图书馆的活动也较为活跃,例如有17个NGO在北京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打工子弟学校图书室、农民工图书馆等。

5 援建模式

5.1 NGO独立建馆办馆

NGO独立建馆办馆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建图书馆后对其实施监管,一种是自建图书馆并由其完全自管。

图5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从事援建图书馆NGO的数量(限于大陆)

这两类图书馆的数量都不多,目前尚未成为NGO援建图书馆的流行模式。如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Pass Love Charity Foundation)在国内推广的爱心传递项目(Pass Love Project,缩写为PLP)“蒲公英乡村图书馆”就属于前一种。蒲公英乡村图书馆一般都建在贫困乡村小学,建成后委托志愿者定期前往从事管理、支教活动,平时则由当地小学教师进行日常管理。[11]2007年由李英强等人发起的 “立人乡村图书馆”则属于自办自管型图书馆。截止2010年已经建成了湖北黄冈的黄侃图书馆、河南信阳的张国栋图书馆、四川巴中的唐仲容图书馆、四川巴中的晏阳初图书馆、云南昭通的孙世祥图书馆、河北承德甘泉图书馆、江西九江熊培云图书馆、山西晋城志翔图书馆、重庆忠县精忠图书馆等9家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立人图书馆的每所分馆有专职义工1~2名,分馆除了每天正常开放外,还要组织各种活动,如读书会、放电影、访问学者、作文比赛、冬令营与夏令营、立人选修课等活动。[12]

5.2 NGO捐资或捐书建馆

这种模式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供资金给当地学校(或政府)来建设图书馆,一种是购买书刊设备等送达捐助学校建设图书馆。无论哪种形式,NGO一般不参与后续运行、管理活动。

这两类图书馆的数量很大,是目前NGO援建图书馆的流行模式。尤其是后一种形式被大多有官方背景的NGO所采用。如团中央所属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设的希望工程图书室,截止2010年已经达到了14,753个。其基本模式是为每个希望小学的图书室捐赠1万元,配置图书1000余册,书架三个。[13]其中有许多希望图书室得到的受捐资金与书刊,最终因受捐资者意愿的影响,数量也常常超越这个基准。除了与学校合作,有的NGO捐建图书馆是与受捐地政府合作,如美国加州健华社捐建的“健华图书馆”就属于此类。从1990年在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建立第一所健华图书馆,到2010年已在中国大陆 20个省市自治区与当地政府共建健华图书馆134所,每馆资助金额5000美金。健华社的建馆运行图是:先由联络代表选定合适的乡镇,经健华社同意,并与当地政府签署协议后,即以每馆总资助金额5000美金,分3年拨给。通过连续三年资助,在健华图书馆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取得办馆经验后,由当地政府继续负责拨给书刊经费,使图书馆永久地办下去。[14]美国加州健华社在中国大陆建立的健华图书馆,基本上属于第一种捐资建馆的形式。

5.3 多方NGO合作建馆助馆

这是一种NGO多方合作的混合建馆、助馆模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个NGO组织都从自身专业擅长出发来参与民间图书馆的建设。如心平公益基金会作为一个拨款型公益基金会,它主要是审批项目进行拨款,然后由申报项目的NGO合作伙伴来完成民间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截止2010年,心平公益基金会已发展了60余家公益合作伙伴,在国内24个省区援建或资助了279个民间图书馆。[15]心平公益基金会的合作伙伴中,有擅长做图书采购中盘的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有在阅读推广方面富有经验的上海微笑青年公益服务中心,还有开展夏令营、冬令营以及专家访学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等。

近几年活跃在中国大陆地区的NGO,都努力以自身的专长或特色资源来参与民间图书馆援建活动。他们相互携手,互相借力。在某些民间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有时会出现多家NGO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如在北京打工子弟小学金榜园小学图书室,青树基金会、北京的捐书助学网曾给金榜园小学图书室捐赠过书籍,圣诺亚爱心公益与打工之友在这里组织开展快乐读书小组活动,快乐小陶子教育公益工作室又募集志愿者来图书室做开放管理工作,一公斤捐书网来为其搭建计算机借阅平台系统等。[16]

6 志愿者活动

6.1 组织图书馆志愿活动的次数

NGO援建民间图书馆离不开大批志愿者的参与。通常NGO的专职人员很少,他们通过广泛招募志愿者(义工)来支持其创建与资助民间图书馆的活动。根据能够提供志愿者数据的20家NGO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他们已向创建与资助的民间图书馆提供志愿活动19,042 人次(参见图 6)。

图6 NGO组织图书馆志愿活动的次数

6.2 组织图书馆志愿活动的内容

NGO志愿者参与援建民间图书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图书募集、分拣等活动。例如,“北京捐书助学网”在向学校进行图书捐赠前,会招募志愿者进行社区的前期联络、前期宣传、募集图书、分类和整理,截止到2009年8月,捐书助学网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书籍2000余册及少量的衣物、学习用品等,共有一百多名志愿者参与过网站组织的各种活动。[17]“上海真爱梦想”2010年有614人次的志愿者付出了26879小时的志愿者公益服务,其中的一项重要义务劳动是对其援建的 “梦想书屋”项目进行图书分拣。[18]

(2)图书馆日常管理活动。例如2005年启动的“百草园公益图书馆”,都由百草园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图书和设备、聘请或者派遣志愿者到当地进行管理、规定开馆时间、借阅制度等;[19]2008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台湾辅仁大学图书资讯系本科生共同参与了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的西部图书馆项目,到边远地区为青树基金会援建的图书馆做图书编目上架等工作。

(3)阅读辅导。例如快乐小陶子教育公益工作室的“流动儿童图书馆”项目招募志愿者为0至14岁儿童读书;[20]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蒲公英乡村图书馆”项目持续为图书馆带去乡村阅读推广志愿者,志愿者都经过系统的培训,他们了解乡村教育的问题,熟知阅读策略,他们在图书馆可以和老师们交流,为孩子们上导读课,并尽可能地和该学校保持联系。[21]

(4)参与培训、指导和调研。如2010年4月,上海微笑青年公益服务中心与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 “样板图书室”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集中培训,有来自云南、贵州、西藏、安徽、山东八个样板点的近二十位老师及北京志愿者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益理念、体验学习概论、儿童心理、阅读理念、儿童阅读指导等。[22]

7 直接效益

7.1 立足贫困学校,服务辐射面广

在贫困落后地区学校里,孩子们是未来希望,他们正处于人生教育的根基阶段。学校又是人口密集之所,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援建图书馆,会使得学校的广大师生直接受益。许多NGO援建图书馆最初都选择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如北京桂馨基金会“桂馨书屋”就是为贫困农村中小学建设图书馆的项目,每个书屋项目投资2~3万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基金会实施的“桂馨书屋”项目金额达95.8万元,在四川、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重庆、甘肃等地区贫困学校建设了40个“桂馨书屋”,受益师生共计18,000余人。[23]平均每个“桂馨书屋”受益人数为450人。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在贫困地区学校新建了180间梦想中心、51间梦想书屋。梦想中心受益师生人数约160,000人,梦想书屋覆盖学生达到13,000人,项目覆盖区域扩张到十五个省级区域,其中密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重庆和甘肃。[24]梦想中心服务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889,梦想书屋服务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255。

有些基金会在贫困地区援建中小学图书馆时,注重发挥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功能。例如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从2001年到2007年,为陕西商洛市丹凤县中学、育才中学、花瓶子初中充实和创建图书馆,赠送图书8000余册,提供自动化管理、网络建设、电教设备、图书培训等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还组织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10余所高校20多名大学生、博士生和教授到丹凤县开展支教活动。青树所构建的图书馆群落将服务辐射乡村社区居民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例如陕西丹凤中学师生利用图书馆中的相关材料开发出了沼气用户手册、稻瘟病防治手册等供农民使用;某农业科技园卫星图书站的图书馆员将农业科技园种植的蘑菇 (为高级消费市场培育)的种植方法教给农民,第一个按照其方法种植蘑菇的村民,第一年收入增长3万元。[25]

7.2 推广阅读活动,开发少儿心智

民间NGO在援建图书馆过程中,十分重视实效,如特别看重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少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担当者行动”于2009年推出“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致力于用优秀的课外图书和课外阅读指导来提高偏远山区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阅读水平。截止2010年,他们已在福建、甘肃、贵州、湖北、四川、江西、青海、广东、广西、浙江、云南等全国11省区45所学校建立了577个图书角,为3万多名乡村学生和打工子弟学校学生送去了4万多册优秀的课外图书。2010年10月起,“担当者行动”开始对“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进行升级,即在每个班级原有图书角的基础上,引入更多资源,建立全面的课外阅读助学体系,包含教师课外阅读培训、优秀学生夏令营、少儿课外阅读活动中心和课外阅读研究中心的系统整合和支持。[26]“担当者行动”这种重心低、讲实效的公益路线图,彰显出了民间NGO在基层阅读推广方面的独特作用。

2010年3月才在北京成立的快乐小陶子教育公益工作室,专门招募志愿者给0至14岁儿童读书。其主要项目有三个:(1)流动儿童图书馆,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在公共场所(如地铁、公园、妇幼保健院等)流动着给0至14岁的儿童读绘本(志愿者背包有两本书:一本适合2岁以下的玩具书,一本适合2岁以上的绘本),读毕赠送孩子有项目联系方式和儿童阅读导航网址的阅读书签。(2)儿童阅读导航,通过儿童阅读导航网站(www.51du.org)为家长老师指导儿童阅读提供资讯帮助,通过儿童阅读导航博客(http://blog.sina.com.cn/51duorg)搜集资料绘制北京阅读地图(含儿童图书馆地图),以及绘制中国大陆地区的阅读地图。(3)全国社区公益图书馆联盟,争取越来越多绘本馆加盟,形成绘本馆经营互助“云共享”。[21]快乐小陶子教育公益工作室开展的少儿阅读推广项目,充满了想象力与新鲜感,这是国内一般官办少儿图书馆、官办小学图书室很难做到的事情。

7.3 填补图书馆空白,改善“硬、软”条件

中国的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乡村很少有图书馆,NGO每捐建一所民间图书馆,就填补了一个乡村乃至乡镇的图书馆空白。还有些农村地区,主要是当地中小学,以往有图书室,但是因年久破败而不能发挥作用。NGO的援助,不仅使这些图书室起死回生,而且还改善了硬件、软件条件。

例如2008年8月成立的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帮助自助之人,以改善中国教育的不公平状态。他们开发的“梦想中心”(标准化多媒体教室网络)、“梦想书屋”项目,不仅填补了农村学校的许多教学条件上的空白,也提升了多媒体教学、图书室设备与环境的档次与水平。其2010年9月启动的“梦想书屋”项目,为每个乡村小提供1000册二手图书、一组标准书架、一台电脑、一套图书馆管理系统,一支扫描枪,学校可将图书馆、借阅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基金会管理端数据库,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到乡村学校学生的阅读。[27]

2001年成立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旨在为中国农村妇女,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提供信息、培训和服务,实现农村妇女自我赋权和能力的提高。该中心在2007年开发的农家女书社项目就是推动妇女自主创办乡村图书馆。截止2010年,中心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甘肃、安徽、贵州、内蒙、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开办了48家农家女书社。每书社都配有书籍、电脑、电视机和DVD等,由当地农家妇女义务管理。其目标不仅是在乡村建设一个借阅图书的图书馆,而是要创建一个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的中转站,一个乡村公共事务交流的公共空间,让妇女实现参政议政,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北京农家女发展中心还为农家女书社创办了一份《书女》简报,每月一期。《书女》简报稿源都出于农家女之手,原汁原味很有乡土气息。有了这样一个刊物,几十年没有拿笔的妇女现在也拿起笔了,她们的写作能力与兴趣得到了提高。农家女书社也通过 《书女》简报与农村的农家女加强了沟通与联系。也因此,农家女书社除了有普通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同时还具有了意见表达功能,能把公益活动从社会边缘推进到乡村公共事务的中心。[28]

8 存在问题

8.1 国家法律、政策对NGO的发展限制过死

现行的国家法律、政策对NGO援建民间图书馆建设活动支持力度不够,甚至还有诸多限制。

(1)NGO在援建民间图书馆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国家对民间组织实行严格的双重管理体制 (必须有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必须由民政部门核准登记),使得很多社会组织因找不到政府部门或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挂靠而无法登记,有的不得不采用工商注册登记的办法,像营利性企业一样按同样的税率缴税,有的成为未注册的地下“草根组织”,这就为非营利NGO的募资、运作、乃至生存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制约了其独立发展。截至2010年,我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个,而中国实际存在的社会组织可能超过百万,近90%处于非法生存状态,且年均增长率在8%至10%。[29]

(2)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NGO劝募和捐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滞后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按国家规定,企业给图书馆捐赠,只有通过省级及以上政府批准成立的公益性团体或县以上国家机关才享受减免税待遇。事实上目前向图书馆提供捐助的NGO很多是民间未注册的草根组织,个人和企业如果通过它们捐赠图书馆显然就不能享受税收减免待遇。而且,NGO享受税收优惠的捐赠形式有限,国家制定的捐赠免税制度通常是针对捐款资金,NGO向图书馆捐赠的图书、设备等实物就难以获得减免税凭证。还有,公益捐赠的免税程序繁琐、耗时长、举证困难,增加了捐赠者的成本,使得免税措施无法真正得到落实。[30]

8.2 受财力限制,NGO缺乏持续的投入

援建民间图书馆的NGO,有的是“官办”非政府组织,规模较大,但多数是规模较小的“草根组织”,他们资金匮乏、人力物力有限,无法大规模地开展民间图书馆建设。即便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图书馆也有一定的捐助期限,难以做到长期的捐赠和投入。图书馆作为一种活的公共文化信息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需要不断的持续经费投入。建一所图书馆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如果没有浇水培育,它也会慢慢死去。

例如,美国(华人)科技教育协会经过20年的努力,在广西建起了20所爱华图书馆,因后续支持乏力,这些图书馆都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局面。科教协会曾与广西地方政府合同约定:科教协会连续五年向图书馆提供共6000美元的购书款(第一年2000美元,以后每年1000美元),广西乡镇政府与县文化局保证在科教协会五年捐赠期结束后仍以预算拨款方式买书,继续维持图书馆开放。但是,过了五年捐赠期之后,政府并没有履约进行持续投入。据统计,2006年没有买书的老馆达9所之多,占老馆的64%。有些馆甚至是过了五年捐赠期后就不曾进过一本书,显然是没有购书经费。[31]个别地区政府没有公信力也给NGO合作办馆带来了很大风险。

9 结论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大脑,它通过知识集合的方式提升了人类保存记忆、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个体实现自由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社会建设的公共知识空间。但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直侧重在城市,重点在大中型公共图书馆,而与社区、乡村紧密相连的基层图书馆建设长期得不到重视,以至于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们没有书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NGO纷纷援建民间图书馆,特别是2005年以来,许多NGO到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截至本报告的统计年度2010年,援建数量已逾2万,它们大多处于贫困落后地区的乡村学校及社区。

由于本报告只包含了51个NGO的信息,其中部分NGO的数据还不完备,尤其是有官方背景NGO的捐建项目,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图书室”,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红十字书库”,中华文学基金会的“育才图书室”,三家NGO建成的图书室总数达到了17,257个,但其是否正常运行的信息根本无从获取。NGO援建民间图书馆的成效不仅要看捐建了多少图书馆,而且还要看这些图书馆真正在良好运行、发挥效力的有多少。换言之,一个成功的公益事业,不仅要有形式化的数据来给予证明,还应有数据背后的内容真实性给予佐证。而要了解内容的真实性,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中立、客观的第三方评估组织的评估。目前在NGO捐建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中立、客观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基本还没有建立起来,缘此我们也很难得悉NGO援建民间图书馆的真正实效如何。建立起中立、客观的第三方评估体系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是NGO援建民间图书馆活动乃至民间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急迫任务。

NGO援建民间图书馆,能积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并给予灵活运用,他们提供公共物品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广泛性和贴近基层的优势,使其在民间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能发挥各种潜能,创造出一般公共图书馆所不可能完成的业绩。每个NGO建设的图书馆都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唯一性,他们的运作方式可以效法但不可以复制。正是众多NGO参建民间图书馆,才使得民间图书馆事业出现如此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这也说明,社会组织在社会改造、社会管理乃至社会发展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他们的专业化能力、重实效方法、志愿奉献精神、高公信力程度,使得这些NGO能在他们活动的领域做出比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更为出色的工作。“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中国应该大力提倡民间NGO的发展,以此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并减轻政府压力;限制“全能政府”职能,让民间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尽管政府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投资主体,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但政府应该学会分权、放权,应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让NGO参与基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尽量减少自身的直接运作。

[1]康晓光,冯利.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13.

[2]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关于我们[EB/OL].[2011-08-05].http://www.cydf.org.cn/about.asp.

[3]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书库项目背景[EB/OL].[2011-08-05].http://www.crcf.org.cn/sys/html/lm_51/2007-08-17/135330.htm.

[4][6]红十字基金会.已援建红十字书库名单[EB/OL].[2011-08-05].http://www.crcf.org.cn/sys/ztso.asp?lm2=319&zt=14.

[5][7]“金叶”育才图书室覆盖革命老区永定中小学校[E B/OL].[2011-08-05].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01-05/93059.html.

[8]金叶“育才图书室”走进甘肃地震灾区[EB/OL].[2011-08-05].http://www.chinawriter.com.cn/zw/2008/2008-11-08/8497.html.

[9]付惠萍.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求索:从天下溪乡村图书馆项目看民间组织参与图书馆建设[J].图书与情报,2008,(1):21-22,28.

[10]四川震后行动[EB/OL].[2011-03-20].http://www.sun riselibrary.org/_sc/3_3.html.

[11]已建蒲公英乡村图书馆一览[EB/OL].[2011-04-25].http://www.passlove.org/project/libraries//libraries.html.

[12]陈祥.立人乡村图书馆:一群行动的知识分子[N].东莞时报,2010-11-22(C02).

[13]希望工程图书室[EB/OL].[2011-08-05].http://www.cydf.org.cn/xwgctssnr.asp?cc=7&dd=714&ee=124.

[14]健华图书馆简介[EB/OL].[2011-08-11].http://lib.nit.net.cn/jianhua/dlib/admin/show.php?dno=7.

[15]2009年-2010年心平的图书室发展项目[M/OL].[2011-08-12]http://www.xinping.org/_d270802055.htm.

[16]圣诺亚春暖暖.金榜园打工子弟小学工作总结[M/OL].[2011-08-13].http://hi.baidu.com/s%5Fnoah/blog/item/c3fb6d1120ac156fca80c4bf.html.

[17]北京捐书助学网大事记[M/OL].[2011-08-13].http://hi.baidu.com/%BE%E8%CA%E9%D6%FA%D1%A7%CA%FD%BE%DD%BF%E2/blog/item/43ac5bfe8ff738f7 fd037f61.html.

[18]2010年基金会特刊[M/OL].[2011-08-15].http://ww w.adream.org/zxdt/jjhdt/2011/0222/1442221377.html.

[19]王素芳.农村图书馆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10):33-39.

[20]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常年招募送书志愿者[EB/OL].[2011-08-15].http://blog.163.com/kuailexiaotaozi@126/blog/static/11178393020101123570578/.

[21]杜可名.国内最美好的农村图书馆:蒲公英乡村图书馆[EB/OL].[2010-04-25].http://www.5gme.com/space-7434-do-blog-id-89905.html.

[22]样板图书室项目大事记[EB/OL].[2011-08-11].http://smilinglibrary.5d6d.com/thread-583-1-1.html.

[23]王子舟.民间力量建设图书馆的政策与模式[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24]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发布201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EB/OL].[2011-04-20].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18454/u21ai497688.html.

[25]Faith Chao.Expanding information access to China’s rural communities[R/OL].[2010-03-12].http://www.ifla.org/IV/ifla73/papers/109-Chao-en.pdf.

[26]担当者行动简介[M/OL].[2011-08-13].http://www.da ndang.org/portal.php?mod=view&aid=240.

[27]人均71万元能效: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公布年报[M/OL].[2011-08-15].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418/3891242.shtml.

[28]吴汉华整理,王子舟审阅.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圆桌会议纪要[C].时间:2010 年 9 月 6日上午 9:00-12:00,地点:朝阳区北苑路180号加利大厦1号楼301室人,参加人:谢丽华、李桂荫、张建莉、陈琼、苑仲达、高月琴、王子舟、吴汉华.

[29]李妍.300万民办NGO不需再找挂靠单位:戏称“感谢郭美美”[M/OL].[2011-08-16].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Guomeimei/content-3/detail_2011_08/16/8425620_0.shtml?_from_ralated.

[30]王锐.慈善捐赠的财税激励政策缺陷探究:兼论民间慈善组织面临的“四大困局”[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3):97-101.

[31]王雪光.从广西爱华图书馆的现状谈乡镇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界,2007,(4):39-44.

猜你喜欢
图书室民间图书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书的尊严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图书馆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