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文艺晚会结构中点与面的关系

2011-08-15 00:45贾振鑫吕云路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文艺晚会动情晚会

贾振鑫 吕云路

文艺晚会的结构手法,是策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表现手段,是创作者根据晚会的表现内容和采用的节目进行的相应组织与安排。其中,处理好每个艺术点在晚会结构中的合理布局,是晚会策划实施的核心所在。

根据文艺晚会的艺术特点,文艺晚会可具有亮点、动情点、高潮点、主题点、娱乐点、宣传点、互动点和新闻点等诸多的艺术点,亮点和动情点又是诸多艺术点诉求的集中反映。处理好这些艺术点与晚会整体结构“点与面”的关系,做到了科学布局,以点带面,便很好地体现了策划学的点式效应和示范性效应,提升了整台文艺晚会的艺术水平。

一、文艺晚会的亮点

文艺晚会的亮点,是晚会最出彩的地方,也是晚会的看点、精彩点,是能够和最大多数观众产生共鸣的节目,如著名笑星赵本山表演的小品是历届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是总导演下大力气抓的节目;舞蹈《千手观音》、《俏夕阳》、《江南雨巷》、《化蝶》,既是该届春晚歌舞类节目的亮点,也是编导们重点栽培的对象。但是,如果一台文艺晚会失去了看点,没有精彩点的出现,就会流于平庸,不会吸引受众的观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大打折扣。

晚会亮点,不但由精彩节目来制造,而且可以用灯光舞美等技术手段来完成。2009央视春晚的舞美、灯光取得了革命式的突破,实现了由静态舞美到动态舞美的成功过渡,亦是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2005双拥晚会《春满大地情满怀》,开篇的序——民族歌舞《锦绣中华》用“哈维灯”投射出的万里长城、天安门、壶口瀑布、喜马拉雅、北国风光、上海浦东等景观,展示了祖国欣欣向荣的壮丽画卷,反映了56个民族团结幸福的美好生活,构成了此次晚会的一大亮点。

综上所述,构成晚会的亮点,一是要通过精心创意、倾力打造的重点节目来实现;二是通过对节目形式的创新、演艺新人的挖掘实现;三是编导极高艺术鉴赏力的妙手偶得,如舞蹈《千手观音》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节目,但没有好导演发现也不可能成为央视春晚的亮点节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四是善于利用新的舞台技术创造视觉的惊喜来制造亮点。总之,亮点处理得好,就会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性效应,提升整台文艺晚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晚会亮点节目的布局要根据晚会总体诉求的需要,选择合适位置,既要符合文艺晚会的一般性结构原则,也要突出“龙头、豹尾、熊腰”的艺术作用。如果结构单位以“起、承、转、合”来界定的话,亮点节目应安排在“起”的后半部分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在“承”的后半段来挺起中场,“合”的合适位置给观众留有余味;动情点本身也是晚会的亮点,可在“转”的部分安排动情点等亮点节目突出晚会的高潮。超大型文艺晚会的时限长,打造的亮点节目多,亮点节目可在不同的篇章板块中穿插,但是在小的板块单位中和一般文艺晚会的位置布局基本相当。这是晚会行进节奏的需要,更是晚会“起、承、转、合”结构原则的具体体现。当然,晚会的亮点节目总数越多越好,那样在布局处理时将从容得多,但从实践经验来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让这些节目组团作战安排在前文所诉节目位置,根据晚会气氛和节奏行进的具体要求把其他节目穿插其中,将使晚会高潮迭起,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二、文艺晚会的动情点

文艺晚会的动情点是最能反映晚会主题需要和策划者创意的部分,是晚会最能感动人的地方,也可以成为晚会的亮点之一,以访谈、节目或访谈加节目的形式出现。

动情点的设计,应该追溯到央视第二届春晚,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因写《大决战》而闻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李平分,他从台湾主持人黄阿原带女儿到剧组的敬业精神受到感动,得来灵感,向导演黄一鹤提出建议设置动情点,在那一年的春晚获得成功后,在历届春晚中延续了下来。从技术层面来看,动情点的设计符合艺术规律,是丰富晚会表现力的有效手段。1987年春节晚会的编导组组长苏叔阳提出了一个理论,即“黄金分割法”,他把晚会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高潮都是动情点,并把整个晚会的高潮点设在四分之三处。正是在这一位置上,推出了徐良和王虹演唱的《血染的风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晚会的动情点就是晚会的高潮点。

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韦唯演唱的歌曲《爱的奉献》、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晋冀鲁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文艺晚会——光荣的土地”中的舞蹈《王二小的故事》、2009文化部春晚“致春天”的情景歌舞《回望山川》,2009央视春晚对航天英雄的采访等,都是晚会动情点的产物。

文艺晚会动情点的设计符合了对比反衬艺术手法原则,一般布局在整台晚会或者各个单元“转”的部分。

三、文艺晚会的行进节奏

节奏,是指音乐中有规律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的现象。文艺晚会的行进节奏就是指节目的节目气氛、表达情感、节目风格、张弛度等综合艺术效应所导致的“长短、强弱、高低”的现象。其组合是否科学合理,是保证文艺晚会节奏行进的关键。

文艺晚会的行进节奏务必顺畅、明快,这和音乐要求节奏明快自然,写文章要求语言通顺流畅是一样的道理,曲艺表演“快而不赶,慢而不拖”的说法,对于晚会的行进节奏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要求晚会的各个节目之间,起、承、转、合的各个节目段之间,节目张弛度的衔接串联应该自然流畅。道理非常简单,写文章是一个个字组成了一句句话,一句句话又组成了一个个自然段,而一个个自然段又组成了一篇(部)文学作品。这其中,不管是语句之间的连接,还是自然段间的连接都应该是逻辑自然的,而不是突兀的、杂乱的,无序的。因此,文艺晚会要实现明快、自然、流畅的行进节奏,不但要运用好节目串联的主持环节,而且要利用好晚会艺术表现的各种手法,根据晚会“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要求,依据节目的演员实力、演出规模、表现形式、艺术特点、演出效果、感情气氛、节目张弛度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安排好晚会行进的节奏,根据晚会的“亮点、动情点”等艺术点的设计初衷,使这些“点”在晚会的整个作品构成中,依据晚会创作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合理布局,连接成串,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构成晚会的亮点频现,高潮迭起,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多姿多彩。说白了,就是根据节目的具体情况把它放在晚会整体的什么位置,来实现晚会节奏的正常行进。所以,只有在解决好晚会的艺术“点”在整个文艺晚会“面”中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才能利用各种艺术手法做好各个艺术点之间的串联,才能解决好晚会的行进节奏,不至于形成晚会行进节奏拖沓,结构松散的诟病;做好了晚会“点”的科学合理布局,就可以做到晚会节奏进行的平衡,不管是抒情的舒缓,还是时尚动感的快板,该急的地方能急的上去,该缓的地方能缓得下来。但是,晚会节奏进行的平衡,不是无原则的忽快忽慢,而是根据晚会整体创作诉求和演出气氛的实际需求来决定的,和晚会结构的整体要求是保持一致的。

猜你喜欢
文艺晚会动情晚会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单人间
陈朝东
三都县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文艺晚会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户”字的“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