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商务合同翻译中的互文策略

2011-08-15 00:45杨跃张中宁
大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互文用词互文性

杨跃 张中宁

谈商务合同翻译中的互文策略

杨跃 张中宁

本文从阐述互文性思想出发,认为互文性理论适用于商务合同的翻译。文章探讨了商务合同翻译中如何利用互文性思想进行不同语言之间文本的转换,从再现原语语篇特征、尊重译语规范、模糊语的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

商务合同;互文性;翻译策略

1 引言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点通常是“结构程式化与表述条目化、句式结构复杂、用词正式规范、内容完整具有针对性(张新红等,2004:193)”。我们在商务合同的翻译中,应把握合同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语篇功能,运用灵活适当的互文策略,译出功能和意义符合原文同时又为译语所接受的合同文本,以下从几方面进行探讨。

2 利用互文性,再现原语语篇特征

合同文本有其固有的格式和结构规范,有其严谨正式的措词标准,在这些方面,译者应以“信”为出发点,不求译文格式的翻新与辞藻的修饰,但求文体的规范与意义的明晰。

2.1 保留原语的正式与规范

具有法律属性的合同在文体结构和用词上都须遵守固定的规范,这样才能体现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的庄严和不容违反。因此和一般文体的语篇相比较,用词更为正式,在翻译时(特别是汉英翻译)应尽量选用正式的合同用语,如:尽管—notwithstanding,由于/根据—by virtue of;视为—deem;鉴于—whereas;提供—furnish;因…—arising from等等。

2.2 再现原文用词严谨的语义特征

在商务合同翻译操作中,译者首先要参照原语文本的基本特征,包括其语篇结构、遣词造句,在译语文本规范可接受的前提下,忠实地用译语文本再现这些特征。一般来说,商务合同为了宣示其庄严性,也为了尽量减少歧义和漏洞,其措词往往非常严密、具体,我们在用译语表述时同样要仿照原文的用词,在语义上接近原语,尽力达到与原文本近似或相同的语用效果。

无论在何种情祝下,CAE对于任何种类与任何性质的自然或偶然损坏不负责任,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因设备缺乏使用或使用磨损引起的损失、磨损或损坏,或者任何原因引起的其他财物的损失或损坏。

3 尊重译语规范,加强互文中的灵活性

译者在合同文本的翻译中,无时不刻不在原语和译语的语篇世界中进行参照、比较、选择和摄取,译文的质量取决于译者是否善于权衡,做出明智的互文选择,在这种选择中,有时候须遵照原语文本,有时则要另辟蹊径,以译语文本的可接受性为落脚点。

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自愿签订本合同并…

英语中的介词意义很丰富,而汉语只能通过变通表达相同的意义,不能照搬英文的句式结构。对于本句原文中by and between Party A and Party B,如果一定要按照原文结构来翻译则很难处理,很容易使译文缺乏通顺性,因此译文参照汉语合同常用规范,采取主动句,语言形式不同,但表达了相同的含义。

例4 In case one or both parties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fulfill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mutually agreed upon due to force majeure,it should be made known to the other in time.In such cases,it is permitted to postpon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eement,or to implement it partially,or not to implement it at all,or to exempt the party or parties involved partially or entirely from the liability for an agreement breach,provided a valid certificate is obtained as an evidence issued by some competent authorities.

若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协议的一方或双方不能履行合同的有关条款,须及时向对方通报有关情况。在此情况下,本协议可以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或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协议方的违约责任,但须以有关合法权威部门签发的有效证明为依据。

4 结语

互文性思想及理论在合同文本的翻译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译者无时不刻不在从事互文性理解与创造活动,一方面徜徉于双语合同文本的宏观与微观语境中,另一方面又要独具慧眼与创造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灵活地进行目的语文本的创作,使原作与译作达成最大限度的 “共识”,使译作融合并立异于译语的语篇世界。

[1]Hatim&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李运兴.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张新红等.商务英语翻译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刘敢生等.怎样写英文本涉外经济合同 [M].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华北科技学院 北京东燕郊 101601)杨 跃 张中宁

猜你喜欢
互文用词互文性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相似的内容,灵动的表达
追问文本,捕捉文字背后的声音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说说“互文”
I Want to Be a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