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视觉下的大学生班级建设与思考

2011-08-15 00:45邹红兵
大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凝聚力班集体意识

邹红兵

辅导员视觉下的大学生班级建设与思考

邹红兵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主要组织载体。随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和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使得高校班级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加强班集体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浅谈班级建设工作的若干问题和思考。

辅导员视觉;大学生;班级建设;思考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而构建一个凝聚力强、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0]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班级建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科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目前班级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班级整体凝聚力不够,团结协作意识亟待加强

一个班集体能否健康良好地运作,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意识是关键。班级凝聚力不强,向心力不够,学生归属感不高已成为班级和谐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相关班规制度不够健全

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班级中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是班级中约定成俗的规范。由于多数的同学认为班级的制度不是由班级同学自己讨论制定的,在班级中大家也不会根据班级情况的变化修订班规,所以导致了规范全班学生行为的班级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

3、大学生自我教育不相承接

自我教育不相承接是指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张扬自我、多元成长的愿望逐渐强烈,对于学校传统的教育和管理,他们在心理上呈现出偏离或逃逸的状态。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及活动组织中,也存在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明显,对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不够重视,班级体成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等现象,所以就会出现大学生自我教育不相承接的情况。

4、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非正式群体 (informal group)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二、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大学班级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现象可能反映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等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班委会、团支部和班级党小组所能做的大多是遵照校方的意思去落实工作,学生本身也存在问题。就班级建设而言,学生是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所以在谈到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者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1、高校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理解较片面。2、高校教育者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把握不准确。3、学生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4、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完善。

三、加强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路

在提出和分析班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后,校方首先要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其次就是推行制度化建设改革,在保证管理目标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给班委会及团支部以充分的自主管理权。

1、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利用学校创造的有利条件,依托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营造健康活跃的班级团体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2、科学设计和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班级建设水平的标志,是良好班集体得以形成并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保障。制度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行为调控的依据,有利于强化其符合社会规范的集体行为,弱化甚至消除不良行为习惯。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班级建设工作实效

在班级建设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明确班级奋斗目标,就必须创新工作手段。在制定班级整体目标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实现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方面要引导班级定出目标,使得同学们有共同奋斗的动力和一致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个人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健康自由地发展。

4、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发挥班集体核心作用

对于高校的班级建设来说,发挥好班集体的核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高校的学生个性意识较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集体,无法将每个人的思想统一起来,更谈不上班级凝聚力。

5、培养班级成员主人翁意识

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这不仅是形成优良班风、创建优秀班集体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学生班级管理主人翁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必然选择。

四、结束语

本文对班级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简单探析,班级建设工作是一项十分烦琐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推进班级制度化建设改革,不断寻求探索和创新,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做到以“人”为本最为关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D].科技信息,2006(11).

[3]徐艳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14-16

[4]姜锦素,运用“以学生为本”理念,加强大学生班级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邹红兵(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武汉430063)

猜你喜欢
凝聚力班集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