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童声合唱训练浅论

2011-08-15 00:43林玉坤
群文天地 2011年4期
关键词:合唱队童声业余

■林玉坤

业余童声合唱训练浅论

■林玉坤

童声合唱具有丰富独特的音乐表现力,它给人以天籁般的音色美、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通过多年的工作与实践对业余童声合唱有了自己的心得和见解,现就如何训练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一、合唱队员的选拔

1.选好合唱队员是关键。业余童声合唱队员一般来自小学的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课业等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比较少接受正规、系统的声乐训练,这些的孩子的合唱基础比较薄弱,更不用说合唱的演唱技巧,在音色上也参差不齐,有的识谱能力较弱,不懂控制自己的声音,不会互相倾听,一味凭着模仿等。所以在选择合唱队员时,首先在音色、音准、节奏要严格把关,其次有较好的声音能力及一定的音域,第三尽量选择音色比较“亮”、“干净”的学生来参加。当然对合唱有着浓烈的兴趣,也是一个好的合唱队员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2.根据不同的音域分声部。未经训练的嗓音差不多总是“大白嗓子”,声线不稳定,不平均。在分声部之前,可以通过简单的发生练习,悉心聆听了解每个人的声音,在唱高音时,嗓音较明亮而放松的队员适宜在高声部;中低音音色饱满者可归于低声部;剩余音色区别不太明显的队员可相对接近地分别安排在高、低声部,以满足男女高、低声部的人数基本相等。

3.合唱队的队形。在合唱队正式训练之前,应将整体队形排好,除了注意高、矮个的协调外,为了合唱表演的效果,可在声部交接处安排一些音乐素质相对较好的队员,以避免一些训练中造成的声部音准影响。

二、合唱声音的训练

良好的声音训练是合唱的必备条件,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合唱歌曲中,才能更好地正确掌握合唱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歌曲表现等等,所以合唱团的声音训练至关重要。

1.首先是呼吸的训练。“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是歌唱的灵魂,意大利歌唱家贝基认为“唱歌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唱歌中吸气时腹部应当收缩,这和一般的吸气以及说话时吸气上腹部略为鼓起的现象正好相反。有了合理的气息支撑才有美的音色,所以,我启发合唱队员学者用“打哈欠”、“闻花香”、“抽泣”、“吓一跳”等比较形象的生理动作来体会深呼吸和急吸气给两肋及腰腹部带来的随之扩张的感觉。“吸气勿过满,呼气勿过尽”,气不在于吸得多,而在于用的巧。通过一阶段的训练,让合唱队员逐步懂得掌握正确的呼吸,所以科学合理的呼吸训练才能让合唱队员学会合理科学的运用气息。

2.接着是发声的训练。发声练习是合唱前的必要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声练习来提高队员的声音能力,更好地为后面的合唱做好铺垫,同时才能使合唱队各声部具有比较统一的音色。

唱姿:发声练习以站姿为主。这样有利于调节呼吸,调动全身肌肉。练习中要随时纠正队员的错误姿势,通过长时间严格要求,逐步培养队员形成良好的歌唱姿势。

发声步骤:业余童声合唱队的发声训练有别于声乐课上的个别辅导,是以群体的形式齐练。在发生器官自然打开的状态下用假声、轻生、哼唱的感觉找到声音的位置及声音的统一度,一般采用闭口哼唱“m”、“哼鸣”唱法的练习,这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生理动作,要求身体放松。“哼”的感觉叹在呼吸上,下颚放松,唇微,口腔中仿佛含有一小口水,稍空。舌平放、并放松地略带凹形,牙微启用“扬眉”、“闻花香似的”来感觉声音的位置往上,高过鼻梁,同时要注意不要失去下方气息的支持和控制。接着用开口母音来练习,这个练习要求在笑肌提起的自然微笑状态下打开牙关、舌面平放、用“a或ei”母音来训练完成。由于开口母音声音位置容易散、不集中,要求在打开的状态下用哼唱的音色半声唱。指导队员跟琴逐步由低音唱至高音又由高唱至低,用下方气息来支持和控制,以免喉头肌肉用力,发出喊叫的声音。

3.声音的合理应用。科学的发声练习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内容。开始时期在表达作品内容和情绪方面会有所限制,体现在声音“粗糙”和“重”这一现象。但随着声音、技巧的能力提高,逐步摆脱这一现象,并使发声的正确要求变为表达作品内容的工具和手段。从单声部到多声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然除了练声曲外还可利用作品的片断有目的、有要求地进行声音训练,使得声音更语气化,更具有情感,这样练声的良好效果,才能更好地应用在歌曲演唱上,更好的表达和把握合唱作品的音乐情绪。

4.学会声音的倾听。一个好的合唱队员不仅要会唱自己的声部,也要懂得倾听其它声部,清楚地听辨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异同,才能更好的、有机的、主动的去配合别的声部,让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的声音里,所以学会倾听也是一个合唱队员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合唱作品的挑选

发声训练使声音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巩固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合唱作品了。挑选合唱作品应视自己的合唱团的能力情况而定,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大作品。作品大了对声音、技巧等方面的把握不到位,难于表现作品的内涵,作品太小体现不出自己的实力。选择有层次感、对比度大的作品更能出彩,唱出自己的水平与自己的风格。总之要挑选有特色、有创意与众不同的适合自己合唱队的合唱作品,中外作品结合。

四、合唱作品的处理

一首合唱作品的演唱成功以否,除声音能力及演唱技巧方面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歌曲艺术形象及情感的理解方面的把握程度。这些问题需要在排练中逐步加以解决的。首先歌曲的风格要定位,接着是合唱作品的处理:声音的连与断、力度的强与弱、速度的快与慢的层次对比,对比度可以做适当的夸张处理,合理正确的把握各种声音、力度、速度的变化,反复的地方与次数,各乐段的衔接,声音的位置、声音的协调与靠拢,声部的均衡与突出、呼应与配合,唱开与唱通等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多的歌曲处理要求是不可能在少数几次练唱中能够得到解决的。这要求我们在作品的排练中要细化到段、句、甚至每个字。要做到不厌其烦,反复尝试,使之成为队员最终的习惯、演唱表达自如。

五、合唱作品的指挥

合唱效果的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作来共同完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所以,合唱作品的好与坏是与合唱指挥分不开的,指挥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在平时的歌曲作品排练中,合唱指挥必须给合唱队员的更为直观、更为形象的预示与指挥。如一个合适的眼神、一个准确的手势、一个比较夸张的表情,这些动作都会给合唱队员在声音的节奏、位置、气息、力度、咬字吐字及声部的和谐等方面起着提示作用,在作品的演唱中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一个指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合唱的效果,当然这些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是经过合唱指挥和合唱队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后逐步培养和形成的默契。

六、合唱的团队精神

合唱的字面通俗理解是大家合到一起唱,也就是很多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必须让合唱队员明白合唱队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合作,有着集体荣誉感,才能出色的完成任何作品,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明白合唱队里只有“我们”而不是“我”,也要让合唱队员明白合唱不是个人独唱,一定要有一个团队的协作意识,这样就从思想意识上得到首要的统一。

总之,业余童声合唱的训练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常抓不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有信心,勇于大胆尝试探索,一定会让那天籁般的童声合唱艺术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厦门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合唱队童声业余
洋葱合唱队
江西民歌引入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
洋葱合唱队
论合唱队的指挥
为业余棋手诊脉
童声一笑
童声一笑
一共几只猫
童声一笑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