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而简之 化繁为简的《黑龙江简志》:《黑龙江简志》试写稿评议意见

2011-08-15 00:46贾宏斌
黑龙江史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志书黑龙江黑龙江省

贾宏斌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这部《黑龙江简志》(以下简称《简志》)是以省志办编纂处胡玉芬处长为首的编写组经过半年多时间,仔细研读首轮《黑龙江省志》并结合《黑龙江古代简史》,仔细筛选资料,反复推敲,最终确定篇目框架,确立了以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五个大方面为框架蓝本的篇目设计,把黑龙江从远古时代到1985年之间漫长历史时期内大量纷繁复杂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事件中的精妙之处和重点事件,精选出来经过反复淬炼、认真细致的编纂,才编纂而成的试写稿。《简志》虽然只是部分篇章的试写稿,但从各个篇章的记述过程中已经看出该志对首轮《黑龙江省志》既有继承又有所创新,既敢于大刀阔斧地对首轮《黑龙江省志》进行修改,但又浓缩了首轮《黑龙江省志》100部78卷内容的精髓之处,既是一部精而简之、化繁为简的精炼之作,也是一部提高了志书的使用性和功用性的创新之作。

《简志》对于编写者来说也是陌生的,也是在前进中不断探索,并积累经验来编纂这部简志,所以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现在就我其中几个重点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关于篇目设计

首轮《黑龙江省志》分100部78卷,而作为其精简之作,在篇章的设计上想做到把所有的项目和行业在篇章这个层次全面反映,细致入微,横不缺项,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就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在篇章这个层次上突出重点项目和行业,而其他的小项目或者次要的行业则放在小目这一层次来体现。这就考验编纂者对事物内在特性的理解深度和把握的能力,即对篇目设计要作到横分门类,物以类从,以类系事,同类相合,同时要做到科学分类,科学排列,层层统辖的原则。要求同一层次按同一标准分类。只有做到同一层次按同一标准分类,分类后的每一类才可能具备唯一性和排它性,避免含混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四篇,文学艺术章中的第二节艺术,下设十五个小目,这个分类以我来看就有些错误,是对分类标准和原则理解错误。对于艺术的分类方法很多,说法也不尽相同,但在大体上是按照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绘画、书法(西方的分类上并没有书法这项)、雕塑、电影等几大门类划分。而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其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属于木偶戏的一种)等。所以这一节我觉得应对其进行重新设置划分更合理一些,设置戏剧(含龙江剧、评剧、京剧、歌剧)、电影、曲艺(含二人转,如果想突出黑龙江地方特色也可把二人转单设)、音乐、舞蹈、书法和摄影、美术、杂技等8个小目。而这节其中的群众文化和图书两目也不应属于艺术范畴,而是属于群众文化活动,我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设置,把其从中划分出来,单设一章为群众文化活动,下设群众文体活动和图书阅览两节,更为合适一些。

二、关于篇下序

小序为全篇或全章之纲,能够概括反映客观事物的基本面貌,揭示基本规律,展示优势和特点,阐明内在本质的有机联系,评价客观事物的发展与得失的作用。具有概括全文、点化内容,找出主线、相互沟通,勾勒全貌、纵叙演变,提示梗概、导入志文,前后对比、说明变化,略述概况、稍加议论,突出重点、提示特色等功能。目前,五篇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的篇下序(因为只是试写稿),有的只试写章的章下序,我认为写好各章的章下序就是为将来写好篇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等所有的篇章都编写完成后,汇集每篇下各章的章下序,经过提炼、精简、加工就成为了新的篇下序,而后各章下序就完成了其历史使用,可以删除了(《简志》,不设章下序)。

三、关于竖写

首先,部分篇章在编写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把握还不到位,没有写出事物和历史事件关键的“三点”,即对历史事件的发端发展、转折点和现状(或结果)没有写清楚,或对其历史背景和结尾没有交代清楚。如社会生活篇对老年人生活和残疾人生活的记述。再者就是在记述过程中不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如文化篇,第一章文学艺术中,对小说、诗歌和散文等目的记述过程中,自1945年解放战争开始到1985年之间的内容都是对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发展现状的介绍和记述,而对于文学类作品却都忽视了,没有一例具体文学作品的介绍,这就是对典型实例的缺失,缺少对“点”的记述,没有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其次,志书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的记述,要想把志书写的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增强志书的阅读性和实用性功能,就不可避免地要注意增加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本《简志》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应做到以人为本,突出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应适当增加一些以事系人和典型人物。

四、关于对图、表、照片的运用

图、表、照片是志书的基本体裁之一,其具有所含信息量大,有益于精简文字量,与文字形成珠联璧合、相互补充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对志书的理解,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从《简志》的试写稿来看,只在政治篇里见到了几处引用的图、表,其他的篇章都没有。一是我们可以重新翻拍下首轮黑龙江省志上的图照和表格;二是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图、照充实进来;三是联系各级档案馆,查找一些新发现和新发掘出来的历史图、照应用到《简志》当中。

五、关于突出特色

时代性和地方性是地方志书的首要特征,没有了特色志书就失去了生命。《简志》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应从地方特点、时代特点、人文历史特点等三个方面上进行阐述。一是吃透首轮《黑龙江省志》内容实质,深入探讨黑龙江的地域特色,深入挖掘黑土文化的精髓,彰显黑龙江作为我国大粮仓、大油田、大平原等一系列地方特色和优势来写;二是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对改革开放给黑龙江带来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来展现黑龙江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三是打开黑龙江的历史画卷,把埋藏于文化历史长河之中,具有千年韵味的地方文化符号挖掘并展示出来,如奠定东北诗词文化基础的”流人文学“、世居北方以渔猎为生的赫哲等少数民族文化、生动鲜活的地方戏曲二人转等黑龙江特有的文化闪光点以大量鲜活生动的资料和图片展示出来,突显黑龙江的人文气息。

在这里我着重提下,第二篇经济中第一章的农业节下设的小目国营农场部分内容。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产粮大户,而农垦系统在其中所占比例更是重中之重。全国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再无与之相似之处,其更是我省的一大特色,我觉得把其下设在农业下属一小目,淹没了其在黑龙江的独特地位和历史作用,应把其提升到单独设章来写,才能突显其作为黑龙江一张地域特色的名片效应。

六、关于各篇章的具体意见

(一)第一篇自然疆域建置的第一章自然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增设地质、水文两个节。在第三节自然资源当中,把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合并成为生物资源。

2.关于第五节自然灾害,我国相关机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但是第四节自然灾害只设置了气候和地震灾害,我原来是有些疑问?经过与编写者交流后,对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所了解,究其根本就是一个缺少资料的问题。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我在第四节下设置了四个小目: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质及地震灾害、森林及其生物灾害。

(二)第二篇经济,第一章农林水牧渔存在的问题有:

1.农业这节下属粮食这一小目实际上写的是我省各个时期粮食经济、粮食贸易的情况,这与本节内容并不一致也不协调,应将其放入财贸部分来记述。

2、关于农业机械部分,我觉得是否能借鉴下第二轮农机志的写法,再查找下,增加一些数据类资料,比如我省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农业机械的保有量,总的马力数等相关数据资料。

(三)第三篇民主党派相关内容中有两处问题:

1.地方志书对历史不做直接评论,要寓观点于记述当中,做到述而不论。政治篇每个民主党派后都有一个社会活动,这其实是对各个民族党派的历史评价,这不符合志书述而不论的要求,比较明显的第196、第212页。

2.志书标题要求准确、简明、朴实,不加褒贬原则。在民主党派等小目的记述过程中多处标题不够精炼,如协助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样的标题就有明显的褒扬意思在里了,应加以修改。

(四)第四篇文化,第一章文学艺术对黑龙江省的文学艺术发展状况做了十分详尽记述,资料非常丰富,叙事方法也比较得当。与经济篇和政治篇相同都是用了九万字来记述,但其在整部志稿中的作用和地位与经济和政治篇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这就是问题所在,文字量和所占全志篇幅的比重偏大了,希望对其内部结构和文字进行下压缩,使其在文字量和比例上更加和谐。

(五)第五篇社会生活中存在两个问题:

1.第一节的第一目从内容上看,实际上写的是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和劳动力就业两个问题,所以这一目标题就要改成城镇居民收入和劳动就业

2.第一章的城镇农村居民生活和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四节,明显不是同一类型的内容,放在一起设置一章,我觉得有些不合适,看能否拆分来写。

简志是一个新事物,基本没有成熟的文本给我们提供借鉴,目前编写者能写出上述试写稿,已属不易,虽然有些问题存在,但是瑕不掩瑜,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不断摸索,最终一定能写成一部展现黑土文化气息、全面反映黑龙江历史风貌和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取得伟大成就的千古诗篇和地方志历史上的“精品佳志”。

猜你喜欢
志书黑龙江黑龙江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羡慕等
情系志书藏古今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