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秘书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新探

2011-08-15 00:46朱元军
黑龙江史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文秘秘书专业课程

朱元军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秘书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培养的基本目标和具体方法,尤其是行业性和时代性特征最为重要,决定着秘书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新时期文秘专业着重培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职业化特色非常明显。

文秘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有别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强调具体的实践过程,基本范围包括办事、办文、办会等等,在实质上更接近于初级管理层次。现代管理的发展,迫切要求从基层工作做起,因此秘书部门作为初级管理的实现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

目前,国家在文秘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学校在培养文秘人材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传统和自身的条件进行课程的安排,势必存在一些不合理性。然而,文秘学科的边缘化和课程设置的退化与社会需求秘书人才的要求所形成的矛盾又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校文秘专业就业率相对不足,影响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对文秘专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有些地方甚至是一“将”难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高校的文秘专业教育和社会实际要求明显脱节,除了学科地位、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局限之外,其主要的问题应该是高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的偏离。

一、高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文秘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存在偏离。传统的目标意识是培养事业、企业办公室的一般文员,管管收发、打字诸如系类的工作的初级技术人才,这与当前技术、管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偏离。目前的高校文秘专业大多沿用专科和高职等课程体系,较多的低水平课程的重复教学和高水平、新兴课程的无法加入,加剧了学不适用的状况。再次,教师专业性程度不同,多数教师从中文衍生的状况短时间难以改变,专业实践经验的不足的事实,势必导致重理论课程,而实际应用薄弱的现状等等。

有感于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尝试架构高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模块雏形,权作抛砖之用。

二、高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模块的架构雏形

(一)基础类模块

1、思想基础模块

目前高校的两课在大学一、二年级比较系统地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在爱国、爱人民、爱党等方面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而在职业道德方面,学校普遍重视不够,其学习多是课余的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对职业的热爱与珍惜,学生的从业态度自然受到影响,工作时的责任心也就不够了。因此,在两课的基础上,强化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实际运用并作为重要的考核要求进行设置是必要的。

2、语言文字基础模块

从秘书专业人员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要求为出发点,文学、历史、汉语语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要件,是作为大学一、二年级文秘专业学生的表达基础课而设置,其培养目标是知古今、识大体、善表达。课程设置以中国文学为主干课,辅以中外历史课和古(现)代汉语课为架构模块。

另外,在学校不具有书法课和标准音的选修课程情况下,高校文秘专业还有必要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针对涉外秘书方向,在大学四、六级的基础上,开设口语和涉外英语相应课程。

3、专业基础模块

针对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教育,文秘专业基础模块可以适当放置在二、三、四年级逐步进行。首先是秘书学基础模块。它分中国秘书史和外国秘书史,可以在大学二年级阶段进行设置,让学生对秘书专业有一个初步认知。

其次是写作模块。它分文书学和秘书写作,理论和实践同时开设,两者相辅相成。

再次是专业其他基础课程。在三、四年级陆续开设如秘书实务、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办公自动化原理及运用、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秘书礼仪学等必修课程,辅以公关策划学、广告学、计算机基础、传播学等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最后是基础实践课程。如实验室中开设O A办公系统的学习与实操、网站网页基础、数据库建设等课程,辅以平时的见习和毕业实习,基本可以达到上岗即能用的初步要求。

(二)拓展类课程模块

1、中国和世界认知模块

开设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与国际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自我调查研究、搜集、分析国家内外面临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培养其行政管理和决策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

2、模拟训练模块

建立情景教学团队、开设情景教学课程,以真实环境模式让学生身临工作环境,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应变和处理临时状况的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临变不惊,妥善处理问题。

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应提倡多使用案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拓展。

3、其他技能模块

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维护和管理、演讲与口才、驾驶技能等的培训,则可以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的方式开展,在此不作深入讨论。

三、结语

文秘专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专业。早可追溯到远古,近可看到这些年学科的确立和发展。自1980年上海大学文学院开设文秘专业以来,全国现在已发展了多层次、多模式的教育体系。然而,近年来突显的文秘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矛盾,我们不但看到学科支持、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局限,更看到文秘课程设置的滞后和与社会脱节的瓶颈,所以,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构想了一个粗略的课程设置模块架构,期望能对文秘专业教育有一点点作用。

[1]梁京.高校秘书专业人才定制培养模式探析.秘书之友,2005(7.).

[2]杨树森.论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秘书之友,2006.(3).

[3]程瑾.我国高等秘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秘书,2007(2).

[4]陈文蕾.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趋势.秘书,2005(6).

猜你喜欢
文秘秘书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秘书不在 等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办公室文秘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策略
浅析现代企业文秘职能的培养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