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1-08-15 00:45张雅光
党史文苑 2011年9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张雅光

(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38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过程,从而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由 “科学理论”变为“群众手中武器”的目标。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中所进行的,最终落实在基层,落实在每个人身上。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

一、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紧迫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是,由于农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民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要求我们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农民作为重点。

农民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把农民问题看成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把教育农民、动员和组织农民、依靠农民投身到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来,作为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决定性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20世纪50年代初土改后农村出现的农民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及乡村干部 “松气退坡”的现象,毛泽东特别强调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P1477)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农民教育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薄一波也提出了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和教育农民出身的党员和干部”的任务[2]。在当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人数最多的接受主体。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严重的问题依然是教育农民。因为如果没有使广大的农民群众理解、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无论如何只能算是 “小众化”,称不上 “大众化”。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时代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威信有了一定的恢复和提高。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大多数农民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仍然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了。由此可见,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中,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地位仍然很薄弱,有些地方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阵地还在一天天的缩小。在经济与社会转型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在农村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那么就会有其它的思想文化去占领。近年来,由于农村基层组织薄弱,文化精神生活缺乏,加之城市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强,封建迷信、地下宗教、邪教力量的活动出现一个明显趋势:向农村转移。在部分农村地区,各种封建迷信、地下宗教和邪教力量的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 “复兴”,一些地方农村兴起的寺庙“修建热”和农民 “信教热”,正在出现一种 “信仰流失”[3](P6-8)。封建迷信、地下宗教、邪教等在部分农村地区的兴起,甚至成为一部分农民的主要信仰,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的稳定。因此,以农民为重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长期执政的重要问题。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与城市相比较,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整个社会尚未实现成功转型的背景下,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1.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高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被农民认同接受并在农村大众化传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其他的社会群体而言,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理论接受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当前农民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水平及理解程度,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从而成为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巨大阻力。

2.农民的理论需求。农民的理论需求是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在农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科学理论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过程,是将科学理论内化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并用以指导其实践的过程。广大农民群众是价值主体,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对的 “大众”,是个在文化程度、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有着多样化差异的群体。不同人群对理论的期待、认识、理解、需求等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今农民群众需求什么样的理论?农民不会接受虚假的、无用和不真实的理论,当然,基于他们的理论水平偏低,深奥的理论农民也不能接受。因此,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理论需求。

3.农民的基本心态。当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除了习惯用经验或直观地进行判断之外,他们更加关注与自身紧密相联的利益。如果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只注重进行理论宣传而忽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那是很难引起农民群众注意的,更谈不上让他们从心底里去认同和接受了。因此,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考虑农民的基本心态,把当前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起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有利时机。

4.农民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阶层分化表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同阶层的农民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等差别也较明显。多样化思想观念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和不同价值观的比较,吸取其中优秀的成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迷茫和行为上的误导,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受到冲击。因此,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

三、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以农民为重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考虑农民的需要与接受水平,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稳步推进。

1.基层组织示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农村党员是农村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以农民为重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经历一个从干部到党员再到普通农民的过程。一般说来,农村中的干部、党员文化水平较高、视野较为开阔、思想较为活跃、政治参与意识较强,农村干部党员的言行举止对村民有很大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加强县、乡、村三级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大对农村干部、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力度,构建学习体系,强化学习目标,创新学习平台,健全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机制,以学风促工作作风,让他们接受、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从而调动全体村民认同、接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积极性。

2.传播主体大众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既包括党员干部、宣传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更好地在农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传播者,树立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威信,他们所谈论的问题、发表的见解,才易于被大众接受;另一方面要挖掘以农村本地人才为主传播者,因为他们来自民间,具有一种大众的身份,长年与农民群众生活在一起,熟悉当地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因而宣讲起来也就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要树立协调意识,保证不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的一致性,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活动、多种组织和多种媒介,努力形成传播主体合力,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3.内容选择生活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消除马克思主义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入手推进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赢得了占中国社会主体的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比以往更加重视 “三农”问题,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设立等政策措施,广大农民深受其惠,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威信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又一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突出农民增收主题,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4.形式运用通俗化。理论只有通俗易懂才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学说,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要教育人民、掌握群众,必须经通俗化的转化过程,才能真正吸引大众。以农民为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根据农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接触理论不多的实际,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语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运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如 “三大法宝”、 “糖衣炮弹”、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等就浅显直白,直指问题要害,切忌晦涩难懂的纯理论语言,强制说教的套话;要采用农民明白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生动地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宣传普及手段现代化。当前中国改革了进入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仅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说服教育难以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当今社会,现代通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类交往方式。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广泛利用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传播手段。针对农村的特点,在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时,应注意农民的接受水平,精心设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节目,用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去感化他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为农民群众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民群众,以至达到百姓寻常日用而不知的境界,这才是真正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教育载体恰当化。在农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注重选择和优化教育载体。就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开发和优化的载体应该有四个:一是要打造一批通俗理论宣传的品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在宣传普及活动中实现由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要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打造一批深入浅出,既有高深的研究又有通俗的宣传,让农民利用丰富而易懂的形式就能理解和掌握的普及读物。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在继续利用好报刊、黑板报、广播、标语、村务公开栏等教育载体的同时,充分发挥电视、电影、手机和网络等传媒的作用。三是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农民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长效机制。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创造新生活,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四是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

[1]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薄一波.加强党在农村中的政治工作[N].人民日报,1951-06-29(1).

[3]谭飞,陈晓虎,刘书云.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J].瞭望,2007(6):6-8.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