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绿化的功能与形式探讨

2011-08-15 00:53柴潇琳
绿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墙面建筑物绿化

柴潇琳

(山东省东营市园林绿化处,山东东营257091)

1 引言

建筑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自然资源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广场、道路和其他硬质设施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迅速消失,绿地面积急剧下降,地面板结现象日益加重,城市热岛效应愈演愈烈,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影响。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惊讶与不安中发觉了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丧失,感觉到了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于是,人们渴望接触自然,回归自然成了一股新的社会潮流。人们希望在城市中、在建筑的室内外见到更多自然的景观,置身于绿色的天地之中,建筑绿化作为有限生活空间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成了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时,消除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发展建筑绿化,增加城市绿地率,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2 建筑绿化功能分析

建筑环境绿化是指对建筑内部以及外部空间进行乔、灌、草、藤本等植物的配置,绿化和美化建筑环境。一般而言,建筑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与墙面绿化2个方面。建筑体绿化使绿化和建筑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改善建筑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补偿由建筑物林立导致的绿化量减少,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辐射面。此外,建筑体绿化还可为建筑有效隔热,改善室内环境。

2.1 提高空气质量,调节微环境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CO2,释放出O2,同时其蒸腾作用又可以降低城市的温度,提高湿度。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绿化能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3~5℃,最大可以降低12℃;增加相对湿度3%~12%,最大可以增加33%。而立体绿化可以有效地增加绿色植物的叶面积,增加绿地覆盖率,从而更好地平衡城市大气环境中的碳氧含量,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调节温、湿度,缓减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交通、建设等产生的尖锐噪声,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麻烦。降低城市噪声除了控制交通和改进建筑机械的设计性能外,科学种树植草,让植物去吸收噪声和阻滞其传播,是有效而节约的办法。这主要是植物对声波有反射和吸收作用。据测定,宽10m的林带,可以减弱30%的噪声;宽20m的林带,可减弱40%的噪声;宽40m的林带,可以减弱60%的噪声。在城市中,立体绿化对降低噪声污染的作用更加明显。

植物对空气中的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不同的绿化植物,吸尘滞尘的能力也不同,大小可以差十几倍到几十倍。采用立体绿化(如乔、灌、草相结合)能得到高于纯林的减尘效果。据测定,绿化树木可以使降尘减少23%~52%。绿色植物还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病菌,有的植物含有挥发性的杀菌素,可以直接杀灭真菌细菌和原生动物;有的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及其携带的病菌,使空气中的病菌含量大为减少。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绿地比无绿化或绿化差的地方的空气湿度增加10%~20%,而病菌含量大为减少[1]。

2.2 美化环境、调节心理

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自然美,配植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供人欣赏。植物造景就距离远近、空间层次而言,分前景、中景、背景。在一些大型的建筑物前,为了突出建筑物,只作一些花坛、草地为前景;也有在广场、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设置花坛,作为前景,以树丛、树群、绿篱形成带状自然式的背景。

立体绿化可以将整个城市建筑都披上绿装,如房屋墙面和屋顶、桥体、门廊等城市建筑面。另外在街道、园林、景区等处乔木、灌木和花草的立体栽植比普通意义的绿化美化城市效果更佳,还可以比普通意义上的绿化增加几倍乃至几十倍的绿化面积。植物的千姿百态和色彩的季节变化,使城市环境富于变化。楼房建筑等大量的硬质景观与植物的柔质景观配合得当,能够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打破建筑物线条给人的僵直、单调的感觉,使城市更富有生气和美感,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给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以回归自然的感觉。

2.3 丰富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建筑的表现力主要在于其内外空间的形象特征,若加入了绿化这一要素就更具有丰富的建筑表现力。因此,绿化与建筑能起到相互辉映的作用。现代建筑的空间实体常常是简洁统一的轮廓与造型,而绿化树木的造型则是千姿百态,高低疏密各不相同,这样就与建筑物形成强烈的对比。立体绿化可以将整个城市建筑都披上绿装,如房屋墙面和屋顶、桥体、门廊等城市建筑面。另外在街道、园林、景区等处乔木、灌木和花草的立体栽植比普通意义的绿化美化城市效果更佳,还可以比普通意义上的绿化增加几倍乃至几十倍的绿化面积。植物的千姿百态和色彩的季节变化,使城市环境富于变化。楼房建筑等大量的硬质景观与植物的柔质景观配合得当,能够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打破建筑物线条给人的僵直、单调的感觉,使城市更富有生气和美感,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给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以回归自然的感觉。

2.4 组织、联系和引导空间

利用绿化可以限定空间及填充空间;可使空间形成大与小,封闭与开敞的格局。植物种类繁多,每种都有特定的外形,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的形态,可以组合出丰富多彩的空间。植物的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阔叶或针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具有浓密树冠的遮阳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人们穿行或站立于树木中,能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利用草坪、灌木丛、月季园,能形成开敞空间,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下。利用植物变化多端的外形,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氛围。

3 建筑绿化形式分析

3.1 建筑平面绿化

绿地如同人的“肺”,在绿地林木中含有负离子的新鲜空气,可使人吸收O2增加20%。所以城市中必须建设一定数量的有大片林木的绿地,这是建设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设计应注意周围用地的绿化,用绿色植物形成环形绿化带将建筑物与建筑物有机地联系起来[2],将平地绿化、坡地绿化、垂直绿化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自然开敝的绿地系统。

建筑物平面布局应有意识的形成进退的格局布置,退让出一些临街绿地、游园,将城市绿化中的“点”要素插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居住区的小块绿地是与人联系最紧密的,所以它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块能吸引人的绿地必须具有观赏性与休憩性两种功能,反映到设计上就是要追求形式与空间的美感与舒适性。

建筑与绿化有机的结合,首先要强调绿化的空间界定性,建筑与绿化除了有硬辅地分界外,还应注意顶界面空间,用枝浓叶茂的树种作遮荫树,在炎炎烈日下为人营造一切随时能介入的领域。人们对此相聚、聊天、交流,模糊了有顶建筑与无顶街道面的界限,形成了城市街道上的“客厅”。

3.2 庭院绿化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与自然的接触在逐渐疏远,庭院绿化为人们提供了松弛、休闲、贴近自然的物所。利用建筑物巧妙的布局围合成空间院落,不仅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同时还能使得各部分房间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创造出建筑与庭院相互渗透融合的整体空间环境。在庭院中设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如亭 、廊、桥、水面、平台等 ,还可因地就势结合山石建筑小品加以渲染,将园林雕塑点缀其中,庭院中应以植物绿化为主,选用适宜的树木花草及垂直绿化,以取得园林绿化的效果,使人充分地接触自然,并起到改善周围生态环境的作用。

3.3 建筑立面绿化

3.3.1 墙面绿化

墙面绿化是一种占地面积少,而绿化面积大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主要是对建筑物墙面以及各种实体围墙表面的绿化。通过种植攀缘性植物使墙面绿化,如常春藤和野葡萄属于攀缘性植物,不需要其他辅助支持物,常春藤可以生长30m高的墙面,野葡萄可以长到15m左右,可减少热辐射,对建筑物装饰性也很好,可以使高大的建筑物更具有特色[3]。

除具有生态功能外,也是建筑外墙的一种装饰艺术。墙面绿化除直接附壁这种形式外,也可在墙面安装条状或网状支架供植物攀附;还可采用披垂或悬垂的形式,在墙顶或墙面设花槽、花斗,选植蔓生性攀缘、匍匐及俯垂型植物,使其枝叶从上披垂或悬垂而下;或在围墙的一侧种植攀缘植物,让其越过墙顶后披垂于墙的另一侧;还可以使用一些乔木树种通过修剪使植物贴墙生长来达到墙壁面绿化[4]。

3.3.2 阳台、窗台绿化

阳台是室内与室外自然接触的媒介,阳台和窗台绿化给住户带来适合的小气候,并使室内获得良好景观,也丰富了建筑立面造型并美化了城市景观。阳台有凹、凸及半凹半凸3种形式,形成不同的日照及通风情况,产生不同的小气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喜阳还是喜阴,喜潮湿还是抗干旱的不同品种的植物。阳台绿化注意植物的高度,不要影响通风和采光。

阳台、窗台绿化除在阳台窗台摆设盆花外,也常用各种材料加工成一定形式的网棚、支架,选用缠绕或卷攀型植物攀附形成绿屏或绿棚。现在,许多建筑在建造之时就考虑了花槽、花架的设置。对已建有花槽的,可在花槽内栽种蔓生或半蔓生植物披垂或悬垂于台外或形成附壁绿化带。

3.3.3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是一种不与大地土壤连接,位于建筑物顶部空间的绿化形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屋面处理形式。常见有屋顶种植、屋顶棚架式绿化、屋顶覆盖式绿化、屋顶花园等。屋面的绿化给建筑带来生气,使建筑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还能降低由太阳轴射带来的屋面高温。屋顶的绿化可采用草坪、树木、花坛等形式,营造出一种饶有情趣、清新自然的氛围,使人们处处感受到植物色彩与形态美。屋顶花园的效果还起到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使自然植物与人工建筑有机结合和相互延续,保护和美化环境景观,增加人与自然的紧密度,保持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协调[5]。

3.3.4 庭廊、棚架绿化

选用攀缘植物种植于廊、棚的两侧,并设置相应攀附物使植物攀附而上并覆盖廊、棚的顶部形成绿廊、绿棚。也可在廊顶设置种植槽或在棚顶悬挂盆栽植物,使其枝蔓向下垂挂,形成绿帘或垂吊装饰。

3.3.5 篱笆与栏杆绿化

篱笆与栏杆绿化是植物借助于各种构件攀缘生长,用以维护和划分空间区域的绿化形式。城市中各类围栏和栏杆较多,类型主要有:传统的竹篱笆、木栅栏或砖砌成的镂空的矮墙;现代的钢筋、钢管、铸铁制成的铁栅栏和铁丝网搭成的铁篱;钢盘混凝土制成的水泥栅栏及其仿木、仿竹形式的栅栏。栏杆绿化主要是使植物攀缘、披垂或凭靠篱垣矮墙栅栏形成绿墙、花墙、绿篱、绿栏[6]。

3.4 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不仅装饰美化了室内环境,而且使房间形成一种自然生态环境。用自然的生物气候来调节室内气候,使室内人感到犹如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与市区喧闹的环境隔离,对形成安静、有趣、充满生机的小环境具有特别意义。

现代室内趋向大空间,宽大开敞,室内用大量的绿化代替艺术陈设,也使得室内具有生气。绿化形式可用盆栽,悬挂及攀植等,还可设置台架、花钵等。居室内绿化一般有2种,即水平绿化和垂直绿化。住室中一般空间狭小,常用中小型盆栽花木,中等尺寸的盆栽可在方桌、柜和窗台上陈设,使它们处于人们的视平线下,显示出它们的总轮廓。小的盆栽可以选用漂亮的容器放到搁板、柜橱的顶部,使植物和容器作为整体供人们来观赏,如天门冬、吊兰之类,其枝叶下垂,弯弯曲曲、疏疏落落,加强了室内的垂直绿化[7]。

4 结语

21世纪将是以环境为主题的新世纪,创造一种宁静、舒适、优美、典雅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现代人的必然追求,城市建筑的绿化直接关系到居住环境的质量,绿化艺术将成为我们的设计与生活的中心话题。建筑师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但要使我们的建筑非常优秀,更要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将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环境舒适的栖居空间。

[1]何 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编写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1987.

[3]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4]田华林.现代城市绿化——立体绿化初探[J].贵州林业科技,2001,29(3):18~19.

[5]缪义民.对屋顶绿化中几个常见问题认识与探讨[J].中国园林,2001,(4):31~33.

[6]聂孝天.建筑环境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79~ 81.

[7]唐 斌,韩冬青.城市建筑复合绿化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196~200.

猜你喜欢
墙面建筑物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开关的美丽衣裳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火柴游戏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