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2011-08-15 00:48罗伟强
科学之友 2011年14期
关键词:砌块抹灰砌筑

罗伟强

(肇庆市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广东 肇庆 526000)

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多层、高层建筑的填充墙。但由于推广使用时间短、施工人员对其施工工艺不熟悉、控制不严等原因,在使用过程中易存在墙体裂缝、外墙渗水和填充墙抹灰层空鼓、脱落等问题。本文就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存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

1.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成因

1.1.1 温度因素

由于室内外温差、日照温差、昼夜温差等引起建筑材料的热胀冷缩,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砌体线膨胀系数不同,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变形不同步,混凝土结构与墙体间将产生温差应力,当温差应力大于墙材约束应力时,混凝土结构与墙体交接处便出现裂缝或墙面开裂。

1.1.2 湿胀干缩现象引起的裂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湿胀干缩现象引起的裂缝,加气混凝土砌块上墙前因各种原因造成含水率较大,上墙后干燥会引起干燥收缩,其干燥收缩值为0.3~0.6 mm/m,是普通黏土砖的4倍,当干缩变形带来的拉应力超过砌块之间的粘结强度时,裂缝就出现在灰缝;当砌块之间的砂浆粘结强度高于砌块抗拉强度时,砌块就可能开裂。特别是砌块在混凝土龄期28 d之内时,由于混凝土水化等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其干燥收缩较大,因此使用龄期较短的砌块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1.1.3 构造措施不当

构造柱和水平墙梁设置间距过大;管线预埋在墙体上开槽、开洞,未采取加固措施;门窗洞口和预留洞口四周未采取构造措施;墙体与主体框架连接处构造措施不合理等引起墙体裂缝。

1.1.4 施工工艺不当引起裂缝

砌筑第一皮砌块或抹灰基层清除不干净或未采用界面剂;不同材料混砌;砌块排列不合理,未按规范规定接槎砌筑;日砌筑高度过大;非标准砌块未采用切割,而是随意砍凿或砌块缺棱掉角等引起的墙体裂缝。

1.2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1.2.1 严格把好材料关

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缩变形大,特别是在出釜后的28 d内,收缩变形量最大,两个月后收缩才趋于稳定。因此,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出釜养护28 d后才能出厂用于工程。杜绝采用外观尺寸偏差太大、强度偏低等不合格砌块进行施工。

1.2.2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与保管

砌块在运输中应进行覆盖,防止雨水淋湿。装车时应轻取轻放,码放整齐。运输中最好不要搭接堆放,防止在运输时颠簸拉断砌块。卸料时严禁倾卸倒出,防止损坏、断裂、缺棱掉角。现场堆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地面必须经过硬化,要有良好的排水措施,要用木板架空,四周和上面应有防雨遮盖。砌块堆码应整齐,堆码高度不宜超过1.5 m。砌块进场堆放,最好根据排列图计算出各楼层墙体所需的砌块品种、规格、数量直接运至楼层,避免二次搬运和损坏。

1.2.3 墙体砌块排列图设计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施工图的轴线长度、墙体净高度、窗位置、给排水和电气安装图和砌块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块设计,绘制墙体砌块排列图。排列图应考虑砌块错缝搭砌的规定,并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应牢固地竖立在转角、内外墙交接处,间距以4~8 m为宜。砌块排列应整齐且有规律性,避免通缝;应以大规格砌块为主砌块。大规格主砌块占砌体总数应在70%以上,辅助砌块块长不宜小于150 mm。

1.2.4 墙的构造

墙长大于5 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 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宽度大于2.4 m的洞口两测、长度超过2.5 m的独立墙体端部应设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顶部为自由端的墙体顶面应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圈梁或配筋带。

1.2.5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砌筑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时砌筑及其他原因需要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留斜槎有困难的,必须每两皮(砌块高度大于250 mm的为一皮)设置2Φ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每边不少于700 mm。墙体转角和丁字形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搭接错缝。

1.2.6 严格控制日砌高度

常温天气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 m,阴雨天气外墙应停止施工,内墙砌筑高度不超过1.0 m。砌体至梁、板时应按排列图设计的尺寸预留空隙,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7 d后才能进行填塞砌筑。应采用加气混凝土加工的异形砌块,砌筑时倾角应在60~75 °之间,以利于压实顶紧,砂浆应饱满密实。

1.2.7 砌体应分基层和面层分层抹灰

基层抹灰前,应采用界面剂做基层处理。在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如砌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相交接处;暗埋管线的孔槽处;抹灰总厚度超过35 mm处应挂加强网,加强网可采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网宽度应不小于200 mm,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 mm。

2 加气混凝土外墙渗水

2.1 加气混凝土外墙渗水成因

加气混凝土墙体质量通病一般不是独立存在的,引起加气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因素也不是独立的。墙体裂缝是引起外墙渗水的主要原因:①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留有空隙或门窗框与墙体交接处裂缝引起渗漏;②灰缝砂浆不饱满,甚至有瞎缝或透明缝;砌块墙体上留有的脚手眼以及面层的损坏部位等未处理,留有空隙引起渗水;③与水接触墙体未考虑防排水,施工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

2.2 加气混凝土外墙渗水防治措施

(1)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间隙应采用聚氨脂发泡剂封填,外侧采用加微膨胀剂水泥砂浆钩压密实。

(2)灰缝要求横平竖直且厚度应均匀,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 mm,垂直灰缝不得大于20 mm。灰缝砂浆应饱满,应随砌随将灰缝勾成深度1~3 mm的凹缝。在砌筑过程中,应采用“挤法”或“灌浆法”使竖缝灰浆饱满,一边砌筑,一边进行补缝、勾缝处理。重点做好框架与砌块之间的接缝的勾缝处理。在砌筑完上层砌块后,应隔层砌块对灰缝进行二次勾缝。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竖直缝不应低于80 %。严禁出现瞎缝、透亮缝和用杂物塞缝。墙上脚手眼等孔洞抹灰前应用经切锯而成的异型砌块和砂浆填堵,四周砂浆钩压密实。

(3)外墙和卫生间在楼层底部应设置100~250 mm高的素混凝土(C15或C20)导墙,内墙的楼层底部可采用100~150 mm高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孔洞填塞水泥砂浆)作为导墙。这样可增强墙脚的强度和墙体的抗渗性能。

(4)墙面水平方向的凹凸部分(如线脚、雨罩、出檐、窗台等),应做泛水或滴水,以避免积水。

3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抹灰层空鼓、脱落

3.1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抹灰层空鼓、脱落成因

(1)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采用切割工艺,表面呈鱼鳞状,砌体表面受损气孔及切割过程中残渣余屑的存在,对砌体及抹灰层会起隔离作用,影响砌体与砂浆的粘结力,使墙体易出现墙皮空鼓、开裂和脱落等。

(2)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吸水率高且快,造成粉刷砂浆过早失水,砂浆还未初凝,砂浆中的水分就被加气混凝土墙面吸走或表面挥发,造成抹灰砂浆中水泥水化不良,引起砂浆粘结性能差、砂浆强度不足,在加气混凝土墙面与抹灰层之间形成酥松的中间层,从而导致墙面抹灰层空鼓、脱落等质量缺陷。

3.2 加气混凝土填充墙粉刷层空鼓、脱落防治措施

基层处理:抹灰前,先用钢丝刷将墙面松散灰皮刷掉,用棉丝擦净,再浇水润湿墙面,以免砌块从抹灰砂浆中吸取水分,但砌块含水率必须控制,过高又会导致干缩变形增大。经验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含水率宜控制在 10%~15%之间,其渗透深度为 8~10 mm。然后在加气混凝土墙体表面涂抹界面剂,比如胶质水泥浆、JCTA-400系列界面处理剂等,这种界面剂有很强的柔韧性和粘结强度,而且憎水性好,既能提高抹灰层的粘结力,又能封闭加气混凝土表面的气孔,阻止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加气混凝土砌块直接吸取。基层处理24 h后即可进行抹灰。

4 结束语

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通病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互相影响。消除质量通病是一项系统工作,因此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有关砌体施工规程、规范,针对各工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杜绝或减少质量通病的产生。

1 林玉棠.加气混凝土砌体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9(04)

2 陈鸿亮.浅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6)

猜你喜欢
砌块抹灰砌筑
砌块路面设计要素及机理介绍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分析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一种免拆模、免抹灰框架柱施工技术
磷石膏砂浆在内墙抹灰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世赛“砌筑项目”中澳国际交流赛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举行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