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1-08-15 00:48梁兴运
科学之友 2011年14期
关键词:平整度压实沥青

梁兴运

(广西新里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迅速提高,因此要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也相应提高。但道路施工中总是存在许多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至关重要。

1 公路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1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施工时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改进措施为:①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②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产生。③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 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④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1.2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路基、路面施工的不规范都会造成路面断板、开裂。如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不重视路面基层,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导离析,也将导致板块裂缝。改进方法为:①路基施工方面:清表要彻底;软基处理要慎重,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路基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填料,控制好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等;台背回填施工:要求选用监理工程师或图纸要求的回填料,保证每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②路面施工方面:路面基层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合格材料,保证路面基层设计厚度及顶面标高,保证压实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路面混凝土板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材料及材料的级配,保证砼质量并充分密实,搞好施工缝、缩缝、胀缝的处治,防止路表水渗入路基。

1.3 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是公路桥头及桥梁伸缩缝处由于差异沉降或伸缩缝装置破坏而使路面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统称台阶),从而导致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桥头跳车是公路建设质量通病中的顽症,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尤为值得注意。改进方法为:①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②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③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④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1.4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季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改进方法为:①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施工时的填土厚度,在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过厚,压实不足。②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③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④回填几种土时,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1.5 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1.6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改进方法为:①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②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③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④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1.7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改进方法为:①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②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③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2 应从整体抓好几方面工作

2.1 大力提升全员质量意识

开展好质量管理的宣传工作,是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举措。因此,质量意识的宣传与灌输,要分清层次,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从而使原本十分复杂的理论逐渐变得浅显易懂,而且更加符合大众的接受标准。

2.2 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创优制度,由项目经理对工程创优工作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各施工队队长对施工项目的创优工程负责并组织实施:各管理职能部门及人员对各自的质量职能工作负责。

2.3 严格落实质量检验制度

(1)确定质量检验的标准、内容及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有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或部件进行性能检验。检验手段则是通过仪器测试与试验数据结果所反映出来的。

(2)要高标准、严要求地把好质量关。不管是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定要求,还是具体到关键部位,直至每道工序,都格外强调严格两字。

2.4 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的重要作用

工地试验室在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企业进行质量自检的关键部门。工地试验室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同时,试验室人员的素质一定要达到相应的要求,一定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施工中所使用的产品一定要根据试验室的检验结果来决定。

1 易文举、李栋.浅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猜你喜欢
平整度压实沥青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第九章 沥青湖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探讨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自制松铺层平整度仪与八轮仪的试验结果分析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