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探讨

2011-08-15 00:54何路路黄月胜
科技视界 2011年22期
关键词:三网教育资源数字化

何路路 黄月胜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1)

随着三网融合的实质性推进,“宅手机”、“宅电脑”的人越来越多,电子阅读愈加频繁,内容提供商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 “三网融合”的实质及必要性

“三网融合”是指“将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网络资源,通过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建成全数字连接、宽带交换与传输业务高度集成、终端接口开放、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服务。”[1]其实质是在同一网络上进行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简化网络管理,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网融合意味着更便捷的网络接入控制,更好的网络舆论引导,更完善的网络监控,更全面的数字化服务。三网融合后,用户可凭电脑、数字电视、3G手机等任何一种数字终端,不受时空限制,在同一条路线上实现上网、打电话、看电视等多种功能,达到一网多用的效果。

2 现阶段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分析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教育资源。”[2]

我国对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自主研发”模式和“数据开发商”模式两种。[3]“自主研发”模式主要是由各学校的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根据需求自主开发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库。而“数据开发商”模式则是由数据开发商提供专业的技术队伍,相关的业务人员及产品的应用渠道,负责数字化资源库的所有建设。

相比较而言,“数据开发商”模式较省时省力,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可一定程度上弥补“自主开发”模式所带来的投入高、更新慢、维护困难、共享程度低等不足。然而,这两种模式却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缺乏统一的系统服务平台,“数字鸿沟”显著;(2)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技术规范标准,多数资源库之间相互独立,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服务效果不佳;(3)资源存在重复开发现象,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相当大;(4)已开发出的数字化资源更新较慢,难以体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5)开发管理过程混乱,分工协作不明确。

3 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探讨

三网融合因其能以IP的形式实现网间互通,一网多用的功能特点,使得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诞生了一种新的模式—“三方一体”模式。

该模式实行分工合作机制,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这一广阔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或组织与企业、院校三方共同完成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国家政府部门通过控股对整个数字化资源建设和管理提供政策指导和总体规划,确保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企业则以参股的形式,以国家部门的总体方案为依据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承担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主要研发和技术力量;而院校则以项目等形式参与到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中来,协助这些企业完善开发方案,提供并丰富资源内容,从而达到资源共建、合作共享、平等互利、高效利用的最佳状态。同以往的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和计划的双优势。计划机制保证了目标的预期实现和有效发展。同时,市场机制的引入,又弥补了计划机制的僵化弊端,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人员积极性、创新性的发挥,有利于资源开发过程的绩效管理。

(2)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的路径相统一,网络的兼容与业务的互补相统一,促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实时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和资源的重复建设。三网融合,意味着统一的技术规范引导、统一的网络共享平台和多领域的服务拓展,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建设和共享,避免信息鸿沟、媒体鸿沟和文化传播鸿沟及相似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确保了信息共享的规范化和集成化。

(3)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双方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需要信息资源相关企业和高校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各自发挥专长,不仅带动高校的科学研究,而且也可促进企业自身的壮大和发展。

(4)政企校三方平等互利,责权分工与融合相结合,有利于公众利益的保障和优势教育信息的引导。三网融合后,政府、企业及院校三方责权分工,密切配合,共同促进电子阅读的巨大发展。同时,媒体舆论的规范引导,有助于用户了解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减少资源搜索的时间和不良资源的错误诱导,增强数字化资源的规范使用和有序管理,从而切实地保障公众利益。

4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三方一体”开发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其建议

由于我国三网融合的技术、业务和终端瓶颈尚未完全突破,因而“三方一体”开发模式的实施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对此,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1)数据规范标准问题

三网融合虽已展开,但还存在数据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难以实现资源的全面无缝连接和统一监管,从而限制了数字化资源“三方一体”开发模式的实施。鉴于目前国际上通用且公认的数据参照标准为“LOM元数据规范”和“Dublin Core”,且我国发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元素集与“LOM元数据规范”具有很大的一致性[4],因此,在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政企校三方都须遵循一定的元数据规范。

(2)资源服务导向问题

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不仅需要提供通用的教学资源和富有特色的、有助于学科教育教学的专业资源,而且还需及时地反映当前教育教学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因此,政企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资源开发人员都需不断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以“教育教学”为服务中心,研究并探索资源开发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使开发出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成为服务教育教学的不竭源泉。

(3)资源评价取向问题

对资源的统计、分析、优化和评价,是保证资源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选择资源开发模式的重要评价指标。三网融合后,评价人员和评价标准相继增多,制约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识别和筛选。据此,政企校三方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的开发过程中,需共同拟定资源评价标准,提供自动记录的功能,根据用户对资源的评价,统计并推荐出优势资源的内容,促进数字化资源的个性化服务。

(4)资源相关者的利益分配问题

近年来,各种数字化资源在用户共享过程中不仅给资源创作者、资源开发商和资源服务商等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为其权益受侵犯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资源的复制和上传愈加频繁,这种侵权损益行为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资源相关者开发和创作的积极性。所以,在资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政企校三方应相互配合和监督,采用相关的安全技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对相关利益的平等分配,杜绝资源的未经授权使用和传播。

5 结束语

信息瞬息万变,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也并非一蹴而就,三网融合所提供的“大型网络交互平台”将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持久性更新和持续性发展的介质基础,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三方一体”模式也将成为未来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

[1]盛冬梅.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104-105.

[2]肖希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3]陆丹晨,姜敏凤.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开发模式探究[J].高校图书馆情报论坛,2009,8(2):56-58.

[4]韩锡斌,杨娟,程建刚.构建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网络,2008(10).

猜你喜欢
三网教育资源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数字化制胜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