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精神病患者居家治疗效果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2011-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精神病家属病人

云南省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云南 临沧 677000

精神病患者居家治疗是住院治疗的重要补充,是出院患者巩固治疗及症状轻微无需住院的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场所。我院从2008年至2011年为弥补住院病床不足及提高社区治疗效果而开展精神病患者居家治疗。接受居家治疗的患者由我院医护人员定期深入社区、家庭,上门为患者开展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健康保健指导等服务,保障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1 临床资料

2008年至2011年共治疗患者735例,其中男性487例,女性266例;50~65岁22例,40~50岁213例,30~40岁314例,20~30岁95例,20岁以下的9例。疗效判定:治愈30例,病情稳定274例,无效78例。

2 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分析

2.1 治疗方案不准确 患者门诊就诊时,家属提供病史不全,医生观察病人的时间短,对病情了解不全面。

2.2 患者自知力缺失 患者否认自己有精神病,拒绝治疗。

2.3 缺乏健康生活习惯 患者不能自主调节,造成劳累过度、夜不眠、昼夜倒错、废寝忘食、饮食不均。

2.4 治疗不规则 患者缺乏治疗主动性,未按时按量遵医嘱治疗。

2.5 不能合理控制情绪 患者治疗期间,遇事不能合理调节疏导自已的情绪。如亲人离去,亲属办喜事、买彩票中奖、旁人议论自己等。

2.6 监护人监护能力弱 监护人不能科学认知精神病,没有按医生的要求科学管理、护理病人。

2.7 精神卫生知识缺乏 患者、监护人及社会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理解程度、科学应用程度均影响治疗。

2.8 社会环境影响 精神病患者需要亲人、邻居、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若社会的歧视、亲人的放弃易造成患者心灵再次受伤。

3 护理对策

3.1 调整治疗方案 带病人复诊明确诊断,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3.2 恢复自知力 通过认知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3.3 加强生活护理[1]生活护理是家庭护理中一项基础工作,主要是督促、协助或直接料理病人生活,包括卫生、饮食、睡眠、作息等。家属不能一手包办,要让病人完成,可通过强化手段如:代币疗法等培养病人健康的生活习惯。

3.3.1 居室布置 病人居室力求安全、安静、简洁。病情稳定,无攻击行为的病人不要独居或上锁,最好同亲人住在一起,以减轻精神压力。注意用电安全,室内不可放可能造成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品,也不放易损坏的家具。

3.3.2 饮食与休息 指导家属保证病人正常饮食,合理配餐,保证营养,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可应用安眠药。

3.3.3 个人卫生 指导家属做好病人卫生护理,如晨间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卫生、按时洗漱、淋浴、定期洗头、理发等,使病人逐步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但应避免过分的照顾,防止其社会功能退化。

3.3.4 安全防范 病人的行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应时刻注意安全防范。既要防止出现自杀又要防止伤害他人。

3.4 治疗护理 精神病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病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患者不配合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3.4.1 从医院取回的药品由家属妥善保管,不让病人容易取到,避免病人作为轻生的工具。

3.4.2 顿服药品由家属按时按量分好,亲自交给病人,视线不离药品,直到病人吞服下肚。服药后要检查患者口腔、舌下、颊部、水杯、指缝、口袋等处,确认患者已咽下方可离开,避免患者吃假药或囤积药品。

3.4.3 指导家属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如:流涎、吞咽困难等及时报告医生。

3.5 心理护理[2]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启发和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病人的异常行为有时不但不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理解,甚至还会遭到亲人或其他人的误解和指责。此外由于病人自身对疾病的认识以及社会对疾病的偏见,病人会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无法面对现实,这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

3.5.1 尊重、关心病人 从病人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心情,给予援助和关爱。家庭和睦的气氛,家人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关系,都有利于病人缓解内心的压力,但也不能一味的迁就病人,过度地指责和过分地包涵都不利于康复。

3.5.2 给予表达情感的机会 经常与病人谈心,让病人有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合理的交流不仅能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与满足,且通过信息的传递可强化病人思维活动,减少思维的退化。

3.5.3 加强心理疏导、心理支持 以平等的态度关心、鼓励病人,决不能对病人讥笑、讽刺、歧视,否则会使病人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疾病复发。

3.5.4 学会一些应对应激的技巧 教会病人自我解脱及处理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教会一些应对技巧如:倾述、升华、自我安慰等;改变不正确的认知思维模式。

3.5.5 鼓励参与社交活动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病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同时让病人能正视社会上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帮助病人克服各种困难,改善社交能力。

3.6 健康教育[3]指导病人和家属有关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认识疾病复发的危害;认识药物维持治疗、心理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防止疾病恶化的重要性;了解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及注意事项,教育病人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擅自增减或停药;能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教育病人及家属能及时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鼓励患者与家人、亲友、社会的交往接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1]杨萍主编.心理与精神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166-174.

猜你喜欢
精神病家属病人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谁是病人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都有精神病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