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2011-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医疗

吉林省榆树市医院,吉林 榆树 130400

面对先进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就医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患者住院安全日益受到关注。而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实施安全护理是医院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护理是指在实施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没有因护理失误或过失造成患者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等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1]。每名护理人员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护理管理者应时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而作为接受护理行为的患者,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尊重护士人格权益,积极给予配合,使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得以有效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下面就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1 患者方面的因素

1.1 患者法律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医疗案例的增多,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增强,护患关系紧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增加。

1.2 患者对医疗护理水平期望过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健康需要和护理服务需求也随之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患者易产生不信任心理,怀疑诊断、治疗错误,出现不遵医行为,拒绝配合治疗,导致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3 医疗费用方面

疾病的严重程度,先进仪器检查,新药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增高。高额的费用使患者难以承受,产生不满情绪引发纠纷。

1.4 患者自身的素质

部分患者受教育状况、家庭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对护理工作不尊重、不支持理解,也是导致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2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2.1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及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重要障碍之一[2]。工作中护士不注意自身安全防范,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引发安全隐患。如不重视手卫生;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针刺伤、锐器伤后未作正确处理;消毒设施不全,引起医院交叉感染。

2.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病人享有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等。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解决患者健康问题,忽视患者的权益,给患者造成了有意无意的伤害。例如:护理操作时不经患者同意暴露其隐私部位,对患者病情不作解答,无意间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2.3 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不足

临床高年资护士缺乏知识更新,新护士经验不足。住院病人往往病情复杂,涉及到专业问题,就很难准确进行判断。病情发生变化不能及时发现,操作应急能力差,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2.4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参照。记录中反映的客观资料少,内容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有些记录与医生不一致,对观察到的病情变化、执行的治疗护理,未记录或事后补记,导致记录与事实不符。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没有真实依据,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2.5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严谨

有文献报道,护理差错原因主要分内归因及外归因,而内归因占88.12%[3]。护士缺乏责任心,护理措施不到位;违反护理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交接班不严格,对于危重或大手术患者未及时巡视病房,甚至遗忘医嘱处置,造成患者人身伤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6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角色转换不良

服务态度的好坏是患者及家属最直接的感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角色互换,理解患者感受。床旁护理时,不能主动征求患者需要,造成患者不满意。

2.7 临床实习护生存在的安全隐患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中,护生发生差错占很大的比例。实习期间护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临床经验和教训,风险意识淡薄。带教老师缺乏严格规范的培训,把不规范的操作传教给护生,留下安全隐患。

3 护理管理方面因素

3.1 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过分注重考核,管理人员缺乏细节管理理念,对潜在隐患缺乏预见性。质量监控不力,未有效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管理层约束力不够,护理培训不到位,未能健全有效的应急预案等是造成护理隐患的根本原因。

3.2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临床80%的治疗护理措施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超负荷工作,长期的压力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环节质量服务不到位,成为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

3.3 护理管理者缺乏组织管理能力

护理工作是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的统一。护理管理者在其特殊的岗位上被赋于多元的角色。由于知识结构和临床经验的不同,存在着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协调能力差,管理不严格,新知识新技能不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对发生的差错姑息,均会埋下护理安全隐患。

3.4 护理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

有的医院对护理工作未予充分重视,护理硬件设施配置不全;病房流程设计不合理,急救用品不完备;仪器设备未定期检查维修,新的仪器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缺乏专人管理,易导致应急状态下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4 小结

安全护理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首要内容。通过对护理工作中诸多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管理制度良好实施,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佩瑶.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533-534.

[2]郭燕红.护士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1(8):15-16.

[3]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10(35):611.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医疗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