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138例的基层诊治体会

2011-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外伤性移植术

广西南宁横县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300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实质由红髓和白髓组成,质地脆软,是腹部器官中容易受伤的脏器之一。脾破裂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0%~70%,居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其中20%~30%的脾破裂合并其他内脏伤,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治疗方法按患者自身病情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笔者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8例中,男性79例,女性59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 (37±3.5)岁。外伤原因:交通事故86例,锐器致伤19例,撞击伤10例,摔伤10例,挤压伤7例,不明原因6例。最早伤后1h就诊,最迟21d就诊。闭合性损伤126例,开放性损伤12例。

1.2 诊断依据

(1)外伤史:尤其左侧9~11肋骨折患者;(2)内出血表现及血压变化;(3)腹部体征:腹部压痛,持续性疼痛,左上腹部位最明显,腹膜刺激征,叩诊移动性浊音。(4)腹部穿刺左下腹抽到不凝固血液。(5)B超:脾脏外形增大,实质内超声回声杂乱,呈现不规则增强回声或弱回声,脾脏内有不规则无回声区;脾外包膜连续性中断或模糊不清,包膜下血肿;肝肾隐窝、脾周或腹腔内存在不等量积液。

1.3 脾损伤程度分级

中华外科学会脾外科学组提出脾损伤程度分级。Ⅰ级: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损伤长度≤5.0cm,深度≤1.0cm;Ⅱ级:裂伤总长度≥5.0cm,深度≥1.0cm,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损;Ⅲ级:伤及脾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

1.4 治疗

手术治疗:Ⅰ、Ⅱ级脾损伤,无其他合并伤害选择脾修补术,保存全脾。Ⅲ级皮损伤、脾脏部分严重破碎采用脾部分切除术。Ⅳ级脾损伤或广泛并发伤不能有效止血患者采取全脾切除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可外加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

非手术治疗:8例患者入院时无其他脏器合并损伤,采取卧床、输液输血、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监测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并安抚患者心情并随时做好手术的准备。出院后3月内忌体力劳动。

2 结果

2.1 8 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复诊时患者基本状况良好,各项指标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治愈率100%。

2.2 手术患者130例单纯脾切除术30例;脾修补术62例;脾部分切除术21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25例。死亡9例,系失血过多休克8例,1例就诊较晚,入院不久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死亡。治愈率99.2%。其中术后感染7例,积极抗炎治疗加免疫调节治愈。

3 讨论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部,其血运丰富质地脆软,受外力打击容易破裂,外伤性脾破裂可以引起出血甚至致死。外伤后应及时确诊脾破裂并进行治疗,早期诊断时患者外伤史及伤后血压变化、心率脉搏、腹部叩诊浊音考虑脾破裂。B超检查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快捷,无创,对及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腹部穿刺检查抽出不凝血液为脾破裂重要指征,合并疼痛等症状,一旦确诊,及时止血,补充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是抢救的关键。

在治疗脾脏破裂的过程中应遵循一个原则:“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按抢救生命,止血防止发生休克,保存脾脏的顺序治疗。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当B超显示脾脏包膜下血肿,左上腹腹部疼痛,血流状况稳定血压正常,无休克现象时,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本组患者中8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患者自身状况良好,保守治疗对于轻微症状有很好的效果,痛苦小。但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反复检测血液指标,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引起死亡。一旦出现以下状况立即手术治疗:(1)腹部症状加重,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腹部穿刺抽出不凝血量增多。(2)血压下降,心率加速,输血或补液后仍不稳定。(3)输血后红细胞压积不升甚至继续下降。(4)B超发现脾被膜下血肿,脾实质内血肿破裂或腹腔内移动性液性暗区明显扩大。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切除后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为患者尽量保存健康脾脏,除脾全切除外,脾部分切除、脾修补术、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在临床上应用取得很好效果。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相对于大医院较差,但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科室设备,基本能完成不同患者的手术要求,施行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等修复组织手术。在本组患者中我们可以发现,交通伤致脾破裂是第一位的,患者合并其他不同脏器的出血受损,因此外伤性脾破裂需手术治疗时,我们将Ⅰ、Ⅱ级脾损伤患者进行脾修补术,Ⅲ级脾损伤、脾脏部分严重破碎采用脾部分切除术。最为严重的Ⅳ级损伤则进行全切除术。术式的选择有助于保存剩下健康脾脏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患者术后感染是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出血多,免疫力降低,交通伤致伤口不洁导致患者感染而出现并发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会出现感染,医生因引起重视。基层医院在遇到这样常见的损伤时,首先诊断准确,及时止血,否则后果严重,手术治疗不能千篇一律,尽量保存患者肝脏组织。当合并多脏器损伤脾脏大出血不能及时止住时果断切除全脾,保存手术不能完全代替全切除术。总之,治疗时应及时准确,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抢救患者生命。

[1]包万智.外伤性脾破裂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47-248.

[2]王志宏.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1):42-43.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移植术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