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43例治疗体会

2011-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疝环疝囊术式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卫生院,江苏 苏州 215137

腹股沟疝传统的手术方法有 Bassini法、Mcvay法、Halsted法等,由于手术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创伤较大,病人手术后出现疼痛不适,恢复时间较长,复发率高达10%~15%,自从我院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来,该术式以其操作简单、符合生理解剖、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现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应用Bard疝环充填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43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病人,男性42例,女性1例。年龄29~82岁,平均66岁。60岁以下12例,60~70岁18例,70岁以上13例。斜疝41例,直疝2例;单侧疝41例,双侧斜疝2例。斜疝嵌顿、小儿斜疝、股疝不在之列。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者10例,糖尿病3例。

1.2 修补材料 统一使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由聚丙烯单丝编织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 (Mesh Plug and Patch),不可吸收,中性粒细胞能自由通过,具有较好的抗感染能力和组织兼容性。

1.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暂不作广泛剥离,妥善保护好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寻及疝囊后将其剥离至疝环口,疝囊较大的可予离断,近端闭合成小疝囊,远程旷置。锥形网塞尖部与疝囊固定后置入疝环,放置后应让其自然状态,不平整或过紧张分别予修剪或减少内瓣,直至网塞底部与腹横筋膜平齐。直疝者放置网塞如过于外浮,可予网塞变短或使网塞张成宽伞状,四周与腹横筋膜严密缝合固定,间距0.5cm,以避免术后异物感明显。游离精索,彻底止血,于精索后方放置平片,并根据空间大小适当修剪,四周缝合固定,缝合间距0.5~0.7cm,松紧适宜,下端要超过耻骨结节1~2cm,重建后的内环口可容一指尖。

2 结果

手术时间在35~80分钟,平均约48分钟。住院时间4~8天,平均5.3天。术后切口加压包扎或沙袋压迫,6小时后进食和下床活动。术后切口痛不明显,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2片即可。2例术后发生尿潴留,导尿后缓解。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阴囊积血、睾丸坏死、补片排异等。复发1例,为术后1个月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腹壁肌腱萎缩薄弱,加上合并多种慢性病,老年疝发病率在增高。一项健康普查显示,60岁以下的腹股沟疝发病率为0.16‰,60岁以上的腹股沟疝发病率在11.8‰[1]。传统疝修补术术中分离广泛,损伤大;强行将不同组织或相距较大的组织缝合,易切割,再愈合能力差,术后疼痛剧烈,阴囊水肿、血肿多见,复发率高达10%~15%,手术后要求卧床休息数天,康复时间较长,已经不能适应群众健康需求。

解剖学研究表明,肌肉薄弱或腹内压增高致内环口扩大是腹股沟斜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应用网塞充填可有效的阻止腹腔内脏器疝出。腹股沟区的深层薄弱区仅有一层薄薄的腹横筋膜覆盖,是腹股沟疝发生的解剖学基础,该薄弱区称耻骨肌孔 (myopectineal orifice,MPO),平片的修补即对应上述理论,加强了MPO,即腹股沟管后壁[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符合生理解剖、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已经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本术式修补后局部无张力,经过组织粘合,有效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复发率低,术后活动不受影响,适合老年疝、复发疝、多发疝的治疗。

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笔者认为手术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内环口收至相对生理状态,约两指尖,以网塞放置不过紧为标准。超过两指尖并呈松弛者,将内环口内侧腹横筋膜上下对拢缝合1~2针。本组复发的1例为巨大直疝,水平放置两枚网塞,术后1月即复发,教训深刻。预防技巧是腹横筋膜修补+网塞充填。文献报道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约为1%左右[3],与本组病例结果一致。2.不作广泛剥离,妥善保护好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以减少手术部位的慢性疼痛。3.术中彻底止血,如遇渗血较多者,留置皮片引流,切口加压包扎或沙袋压迫。4.应选择具有一定强度的不可吸收缝线。5.平片根据空间大小适当修剪,四周缝合固定,缝合间距0.5~0.7cm,下端须超过耻骨结节1~2cm,缝合要具备抗一定的张力。平片放置不过于松弛,也不过于紧张,要考虑术后活动时完全无张力。

实践证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理想术式,正被更多的患者接受。

[1]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3.

[2]Gilbert AI,Graham MF,VougtWJ.A bilayer patch device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Hernia,1993,3:161 -166.

[3]Rutkow IM,Robbins AW.Mesh plug repair and groin hernia surgery[J].SurgClin North Am,1998,78(6):1007-1023.

猜你喜欢
疝环疝囊术式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