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药产业链角度浅析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1-08-15 00:47裴志东谢明韩宇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生物医药医药

裴志东 谢明 韩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大连 116600)

从医药产业链角度浅析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裴志东 谢明 韩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大连 116600)

通过探讨医药产业链条的组成及其特征,分析影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强调产业链式的产业集群是我国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原动力,并在园区规划、功能设计、企业甄选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产业链 医药产业集群 对策

近1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从国际现代生物以及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来看,产业空间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是促进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培育新型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全国现有省级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园400余个,产业领域覆盖中药、发酵工业、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生物芯片、有机合成、化学制药等领域。以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无论在产业特色、科研队伍和公共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为带动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及繁荣地方经济发挥里重要作用。

但在各园区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没有体现出来。以下从医药产业链角度出发,对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医药产业链分析[1]

马士华等提出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1.1 医药产业链结构

完整的医药产业链为: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R&D)、医药产品生产(或制造)、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医药服务与医药产品消费。在医药产业链的4个链节中,每一个链节的工作都由具体的组织去完成。

1.2 医药产业链中各链节的关系

医药产业链具有一般产业相同的规律,都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价值增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产业链中的流动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因此医药产业链中各链节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是医药产品生产(或制造)的技术基础;医药产品生产(或制造)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是连接医药产品和医药产品消费者的桥梁;医药服务与医药产品消费则是实现价值增殖的关键[2]。

2 生物医药产业能否实现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是制约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瓶颈问题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ing)强调的是地理群聚现象对于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波特[3]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关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合模式。其存在较显著的特征:(1)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具有一个或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结。无论是生物制药、原料药还是中成药,都是围绕着一种性质的产业而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活动。(2)产业集群内部机构之间实行产业分工。如根据价值链形成的研发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委托合同研究机构等。(3)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

依据产业链式的产业集群是我国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制约园区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4]。

(1)集群内产业链上前后关联的企业通过在空间上的积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从而降低因空间距离造成的市场交易费用的消耗,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产品已呈分工合作态势,大部分企业可以在基地内找到所需要的原料药中间体。集群内的药企分工协同参与价值链的全部增值活动。

(2)集群内部的单个经济组织由于可以接近产业专门性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力、信息资源)以及共享制度资源和公共资源,使每个集群成员都可以低成本地使用互补性资产,因此,它们在不牺牲个体灵活性的前提下就可以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获取收益。

(3)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企业一般性的地理集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主要还在于它是一种区域内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它不但将许多原本无法组织起来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且由此也增强了集群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4)医药产业依据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条将新药开发所需的各个技术平台按创新流程形成紧密的逻辑关系,组成了产业的创新功能型模块链条。创新链中相关机构的集中和协作具有增值效应、加速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具有强大的区域内的资源组织能力的产业集群便是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一种组织模式,是寻求适合自身条件和有利于资源配置形成特色的医药产业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一种将多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5]。

3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园区)数量激增,但却忽视了园区产业集群的原动力—产业链条式集群。一些园区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园区中大多数公司依靠的还是原有的传统产业,并没有着力生产研发密集型的产品,或者缺乏产业链中的创新链条中的高成长公司,使园区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在园区创立初期,并没有认真考虑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缺乏细致的区域与功能划分,在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中介服务等产业布局上缺乏相应的制度、政策支撑。

(3)①一些企业家知识为了享受税收政策的好处和优惠的房地产合同,才被吸引到园区的项目中,企业本身并不具有为产业链条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②政府面临促进经济发展的压力,过多沉迷于园区企业经济活动而产生成功的表面现象,在招商引资环节,忽视对引入企业的资质审核,并不关心这些经济活动的引入对该园区而言是否是新颖的,或者仅仅是在园区内简单的重新部署而已。

(4)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认识不足,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过多的重视硬环境的建设,而忽视科技成果在园区内的转化、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人才培训与交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交互作用等软环境的建设。

(5)医药产业集群内产业链同化,缺乏合理规划与分工。园区内大、中、小企业之间基本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园区内企业互相竞争,资源低效率使用,开工不足。不同的医药产业园区由于产业模式和定位相似而自相残杀,这些都不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4 建设基于产业链条式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园区)的对策[6]

(1)培育创新型生物医药技术产业集群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过程中,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决定了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要想创新集群迈进,势必要大规模聚集世界生物医药技术人才、资金与技术,努力形成集聚效应,成为集群和创新要素融合的平台。

(2)确立优势领域,突出办园特色。

生物医药科技园(产业园)的建设关键不在大而在精,必须要突出地区比较优势与特色,以生命科学高等教育与研究、生物医药技术公共实验条件、特色产业布局、龙头企业、投资与中介服务等要素的集中程度为判断依据,发挥地方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3)构建完善的官产学研创新网络

应着力建设由研究机构、产业公司、政府部门组成的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创新网络,能够实现创新主体间创造性的组合集成,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协同。

(4)做好入园企业的创新服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联合社会力量、引入社会专业机构,按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安全评价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临床实验中心,聚集各类咨询公司、策划公司、产品形象设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资产评估公司、人才培训与服务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大力发展质量控制、测试、技术中介等创新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软硬环境,加速企业集群发展。

(5)建立由政府、科技专家学者与关联企业家组成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专家委员会,遵循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规律及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因果关系,借鉴吸取国内外生物医药集聚园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在园区定位与规划、功能区域设计、入园企业甄选等方面群策群力,使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都能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医药产业集聚区一样,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资源利用率及效益产出率最大化。

5 结语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对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园区规划、区域功能设计、入园企业的审核、配套服务与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动力-产业链条式集群,将不可避免使园区发展背离初始设计,对区域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带来损害。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姜卫,吴世玉,杨蓓,等.从医药产业链看医药市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J].医药导报,2004,23(11):879~880.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张晋之,徐怀伏.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形成动力机制研究[J].药业论坛,2008,17(10):8~9.

[5]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2.

[6]生物医药发展战略报告-园区篇.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J].科学出版社,2009.

The author analysed the bottlenec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dication industrial park in China via the constit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tion industrial chains,stressed that it is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hat is the motivity for medication industrial cluster,and put forward the approaches to the park layout,functional design,enterprise selection,etc.

Industrial chains;Medication industrial cluster;Approaches

R-01

A

1672-5654(2011)06(a)-0028-02

2011-05-24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生物医药医药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传统医药类非遗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