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不到位影响全科医生质量

2011-08-15 00:47本刊编辑部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34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全科

全科医生,被认为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世界各国对全科医生的职能定位大致相同。我国对全科医生的职能定位在社区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6个内容,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责任式的管理。

全科医生在我国已有16年,到目前为止,全科医学人才不足正在成为推进我国医疗改革的瓶颈。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呼吁,国家在两年内应在每个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配备1~2名受过良好教育训练的全科医生,以缓解看病难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从我国的卫生体系上来看,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意味着对医疗体系的重构走出了关键一步。然而,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培训质量不尽如人意,致使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居民要求,人才匮乏和医改的强烈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郭爱民曾表示,实现这一诉求有一定难度,要想打破这个瓶颈,急需解决学科建设问题。虽然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全科医学的建设,但是有些医学院校和医院的认识并不到位,对于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或教研室功能定位不清楚,甚至有所误解,导致学科建设不到位,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全科医学师资不仅数量明显不足,而且相当一部分师资对社区卫生服务性质了解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社区教学基地真正能够带教的高水平师资很少,也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还做不到像英、美等国那样对全科医生进行正规培训,我国在128所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中,到2010年底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只有63所。虽然其中有12所院校开展了社区实践,但平均实习时间仅为4学时,除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5家医院外,全国其他三级甲等医院都未建立全科医学科或全科医学教研室。

从颁布全科医生制度到目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均由地方财政投入,各地发展不平衡,东部9个省(区、市)全部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西部22个省(区、市)中有12个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自2006年~2010年总计招生近7000人。

全科医生的缺失与不足,其实更应反思当前的学科建设不到位,以及培养机制本身的不完善,只有真正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大纲),严格执行指导本地区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修订与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才能通过建立、实施全科医生制度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收到实效,让全科医生这个“健康守门人”真正有望归位。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全科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