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分析

2011-08-15 00:47王利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34期
关键词:糖苷抗菌药青霉素

王利云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药剂科 江苏 沭阳 223600)

临床医疗上最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真菌类、抗生素类、抗结核类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等。抗菌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最频繁的一类药物,相关数据显示,50%~60%的病人在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在医疗中应用以后,极大地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同时也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本文就滥用抗菌药品的危害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进行剖析。

1 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危害是很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通常指服用抗菌药物造成的生理异常、身体组织器官病变的状态,严重程度一般会随着服用剂量的增大和疗程的时间加长而加重,具有可逆性。该反应是滥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反应在胃肠道、肾、肝、血液、神经系统等地方。在神经系统的方面:氨苄西林、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有可能引发癫痫病发作。万古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以及多粘菌素类等可能会引起前庭神经和耳喉的毒性,我国有许多聋哑儿童,就是因为不合理利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导致的。

1.2 过敏反应

基本上每种抗菌药都可能会导致一些过敏反应,其中症状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人们应用青霉素、头孢素的范围最广,频率也最高,皮疹、荨麻疹、发热、关节痛这样的病症都是由于青霉素、头孢霉引起;万古霉素会导致红人综合征。除此之外,某些具有感光反应以及药物热等特异性的抗菌药会让少部分患者在使用后产生与药物作用差之甚远的反应。这样的情况往往因为患者体内缺乏遗传性酶。因为类似氯霉素、磺胺类、两性霉素和硝基呋喃类这样的药物在服用之后,血红蛋白会转化为变性血红蛋白,酶系统正常的患者,使用上述抗菌药是可以发生正常效果的,但对于缺乏遗传性酶,机体对上述药品即使只用一点点敏感性都会增强,从而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1.3 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指大剂量地或者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新感染。比较常见的二重感染有肠炎、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和肺炎。二重感染难以治疗、控制,导致的死亡率比较高。

1.4 联合用药不合理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给病患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是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本可以各种药物相辅,产生最大的疗效,但是,如果药物配伍不当,或者机体存在特殊的病理性,很有可能会引起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氨基糖苷类、利尿酸与呋喃苯胺酸联合用药时,毒性会增加。氨基糖苷类、乙醚和甲氧氟烷联合使用,会造成神经肌肉阻滞,引起呼吸疾病。阿替洛尔和氨苄青霉素合用会使阿替洛尔药效下降。地高辛和广谱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造成地高辛中毒;另外,日常食物中的茶碱与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合用可能会对人的机体产生中毒现象。

2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对策

2.1 加强了解药理学

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药理学的了解,对选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可以增大正确用药的可能性。医院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合理用药讲座,加强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以提升整体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共识,提高整体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水平。

2.2 坚持适量用药

在进行治疗之前,选用适合病症的抗菌药物,然后制定一个适当的配药方案,剂量、疗程都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以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以及增强患者免疫力为目的。

2.3 加强医院使用抗菌药品的管理

通常医院会将抗菌药品分为三类分级管理,即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以及特殊使用。对程度较轻的局部感染患者,应该先进行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感染程度较重、免疫力低得患者,在得到主治医生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生同意和签名后,可使用限制级的抗菌药物;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需要严格控制,如患者病情确实需要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品,需要经抗感染科相关专家会诊同意,出示临床用药指征或者确凿依据。

2.4 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

单一用药很难控制危及生命而且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而且长期服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容易导致病患机体产生抗药性。针对此种情况,联合用药可以增强药品间的辅助疗效,在进行联合用药的时候,要根据其作用机制、抗菌谱合理选用。

2.5 特殊病情区别对待

有些特殊的疾病不能滥用抗菌药品,否则会造成机体严重的伤害。例如,肝功能衰退患者,要慎重选用或遵医嘱减量使用似红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类、利福平、氯霉素、两性霉素B、林可霉素、氨硫脲、呋喃妥因、四环素、新生霉素、等药品,因为这些药品主要在肝脏内代谢,经肝、胆系统排泄的过程中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另如肾功能不全患者,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多肽类、乙胺丁醇、氯霉素、两性霉素B、异烟肼、林可霉素等也要减量慎用,因为这些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又经肾脏排出,如肾脏功能不好,药品毒性滞留在脏器内,长期下来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明确诊断病情的基础上,全面综合考虑具体病情,科学制定治疗计划,谨慎选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让抗菌药物发挥出最大的疗效,又尽量避免产生不良反应,从而达到真正的合理利用抗菌药,令病患获得最优的使用效果。

[1]易学明.执业药师必备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15~837,2.

[2]杨立仙.浅淡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0,30(1).

[3]柯会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J].家庭医生报,2006(4).

猜你喜欢
糖苷抗菌药青霉素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芍药黄色花瓣中黄酮醇及其糖苷类化合物组成分析
地榆成分3,3′-二甲氧基逆没食子酸-4-木糖苷对NIH3T3细胞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HPLC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