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7杨迎东周桂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肠炎胃肠道抗生素

杨迎东 周桂华

(1.广州市花都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广州市花都区雅瑶医院 广州 510800)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ACVD)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因素,胃肠道功能科发生紊乱,导致腹泻、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会产生休克、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到患者顺利康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整措施得到降低的。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从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ACVD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ACVD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51例,女27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7.1岁。其中高血压原发性脑出血41例,脑卒中21例,外伤性颅脑创伤16例。患者病前均无肾脏病史,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诊断标准[2]:腹泻天数持续2d以上;腹泻次数>3次/d;近期3个月内有抗生素使用史;有腹胀、腹痛、发热等全身伴随症状;大便性状呈稀水样、稀糊状或蛋花样等;停用抗生素后腹泻可减轻。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所有患者均有水样腹泻,大便性状为黄绿色稀糊样、稀水样、腹泻次数4~26次不等。25例患者大便伴有黏液及少许血丝,4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胀,23例患者有中下腹和脐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18例患者有呕吐症状。(2)全身症状:28例患者有发热症状,39例患者有全身乏力症状。对所有患者进行抗生素用药调查,实验室检查和相关治疗情况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1)抗生素用药调查:①抗生素治疗原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常规抗感染等。②抗生素种类: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头孢吡肟、头孢哌酮等头孢菌素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等青霉素类,以及氯林可霉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克林霉素等。③抗生素用药情况:用药时间7~23d,平均15.7d。18例使用1种抗生素,51例使用2种抗生素,9例使用3种抗生素。(2)实验室检查:包括隐血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和粪便培养等。便隐血检查阳性52例,弱阳性14例;粪便常规检查红细胞0~5/高倍视野,白细胞0~30/高倍视野。粪便培养检查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3例。(3)治疗及转归:所有例患者均停用正在使用的抗生素,病情较轻者给予口服甲硝唑0.4g,每天3次;病情较重者给予静脉滴注甲硝唑,同时配合十六角蒙脱石止泻,谷氨酰胺保护及修复肠道黏膜,地衣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肠道活菌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功能,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3 讨论

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患者体质因素。除创伤性ACVD外,其他患者多是由其他慢性新脑血管基础疾病进展而来,患者年龄普遍较大,体质和免疫力普遍较差,病毒入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所以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剂量也相对要高[3]。此外,由于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胃肠道功能低下,抗生素在体内浓度过大,代谢时间过长,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2)ACVD病情影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常需留置胃管、尿管等,这些入侵行操作,可能损失胃肠道,诱发各种感染。此外,患者多有饮水呛咳、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也会使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方向加大[4~5]。(3)抗生素使用规范性。由于患者ACVD病情普遍较重,为了达到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常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而且采用多种抗生素联用,不仅本身可能引起机体的严重应激反应和胃肠道功能失调,而且还可能提高病菌的耐药性,从而使治疗变的更为困难[6]。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于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抗生素,在使用前,要完善药敏试验,对有效性,安全性和特异性做综合考虑,选择出综合指标较好的抗生素,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降低相关的不良反应。此外,由于ACVD容易导致肠蠕动及肠黏膜的生长代谢异常,肠道黏膜缺血性损害增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削弱[7]。因此,还需要给予综合营养调理,恢复和维持肠道正常的菌群功能,通过加强患者自身的免疫体制和新陈代谢能力,提高杀灭病菌的能力和抗生素的排泄速度。

从临床统计来看,78例患者临床症状总的来说较轻,这与严密的检测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要加强观察,完善相关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及时停止使用相关抗生素,采取相关的对症治疗,总之,我们认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规范用药降低发病率,在发病后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可以使病情的严重程度得到有效降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R].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2]林辉.脑血管意外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25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10~111.

[3]宋雪艳.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7):49~50.

[4]张新苗,李海良.脑卒中并发腹泻50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92~93.

[5]马彦.脑血管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4):214~215.

[6]陈建荣,郭锡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6A):17~18.

[7]吴迪,沈可欣.危重患者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87~588.

猜你喜欢
肠炎胃肠道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抗生素的故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