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打造国家级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思考

2011-08-15 00:50王国虎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独山子奎屯开发区

王国虎

(中共奎屯市委党校 新疆 奎屯 833200)

2006年,自治区为进一步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统一布局,合理规划,整合了奎屯市石化工业园、独山子区石化工业园和兵团农七师石化工业园,批准成立了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实现了的“三园合一”。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又整合了奎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成立了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进行了前期资源的整合。自治区级的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与行政隶属关系,规划面积93.38平方公里,分为三大功能区:南区规划为石化产业区;北一区规划为仓储物流区和预留发展用地;北二区规划为轻纺加工基地和预留发展用地。重点发展石化产业以及轻工、纺织、精细化工等产业,壮大石化下游产业,加快产业聚集,力争建成千亿元产值的园区。这一重大举措,无疑为奎屯市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开创了地方与兵团、地方与石油企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逐步将区位优和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体制、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限制。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新疆开发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此,开发区建设必须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夯实基础、扩大开放与融合,全面提升园区建设和服务的水平。

一、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突破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园区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对新疆园区今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坚定了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发展信心。园区建设要乘势而上,在努力夯实自治区级园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实现开发区发展的战略空间新突破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支持产业聚集园区建设,支持新疆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建设,要将有条件的省级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统筹考虑油气外送与疆内加工转换的关系,增加当地下游产品开发企业所需油气供应。使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开发区要立足“金三角”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资源聚集的石化发展优势,紧紧围绕“打造自治区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工作重点,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努力创造条件将自治区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力求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争取更多的战略机遇和更宽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奎屯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建设要乘势而上,在努力夯实自治区级园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实现奎屯市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匮乏瓶颈的新突破

自然资源匮乏,工业经济总量小,制约了园区产业聚集。奎屯市虽然处在新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但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缺乏任何可供自身发展的工业资源,是个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城市。特别是开发区工业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产品的附加值偏低,企业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由于原料受到独山子国有大型石化企业的控制,已有的石化企业多为小型的以生产润滑油为主的企业,只能在石化行业的边缘徘徊,还不能起到延长产业链条和带动产业集聚的作用。

乘势而上,实现区位优势转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新突破。目前,园区近期发展所需的20种原料有11种获得中石油承诺足额供应、5种部分供应,但事关园区长远发展的碳五等关键原料还在积极争取中,这是关系园区加快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要积极地充分利用中央政策和自治区、自治州领导高位推动的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进一步加强与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的衔接和“博弈”,争取原料问题在近期有所突破。要不遗余力地争取液化石油气制丙烯等龙头项目落户园区,争取在独山子老炼油厂技改中落实园区发展的关键化工基础料,确保从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和周边石化企业产品中得到稳定优惠的关键原料供应。从而突破奎屯市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匮乏的瓶颈。

(三)寻求“金三角”区域更深层次和宽领域融合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想孤立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只有自觉地融入到区域经济中,与其他地区或城市共享资源,广泛开展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无论欧盟、东盟、北美经济圈等世界级的经济共同体,还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内三大经济圈,都是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不同地域、形式、规模的区域协作区正在相继出现,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成本降低,实现了区域资源的共享和价值的最大化。区域经济的崛起,提升了宏观经济竞争的档次和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区域经济合作概念开始向深层次的区域经济融合方向发展。融合型经济是对以融合为显著特征经济运行趋势的描述。以培育产业主体和支柱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为目标,打破行政隶属关系,融合各方优势,实行一体化运行的经济机制和发展模式。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奎屯、独山子和乌苏就被我国的经济学家誉为新疆经济发展“金三角”,各城市产业结构特点明显,互补性很强。据有关研究认为:人均GDP实现3000美元主要靠“城市核”(即城区)发展;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跨越时,主要依靠“城市圈”(即城乡一体化)发展;当人均处在GDP5000美元在向10000美元跨越时,区域经济已进入到一个必须依靠“城市群”发展的阶段。2008年,“金三角”区域人均GDP已经接近5000美元,该区域进入到了“城市群”抱团发展的新时期,进入到了一个区域经济深层次和宽领域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石化下游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无疑就成为了“金三角”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试金石”。

二、扬帆打造国家级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思考

(一)吃透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申报国家级园区工作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对园区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园区产业聚集作用,是奎屯市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七届八、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力推动奎屯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大园区宣传力度。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部要素(政策、资金、人才)流向“金三角”区域,重点宣传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宣传园区的产业规划,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座谈会关于入园企业在土地、税收、其它收费等方面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和在发达地区开展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引导符合产业布局的企业进入园区。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提高市民参与园区建设意识,寻求社会的大力支持。

做好国家级园区申报工作。一是要集民智、问民计、聚民心。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使申报工作更切合奎屯实际,进一步增强申报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务实高效。要以全国、全疆的角度审视园区工作进展水平,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未来几年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三是要抓好落实。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同心、同向、同调、同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重大意义,认真梳理各项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保持优势,弥补不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填平补齐,要以申报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不断夯实园区基础,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二)突破行政区划,推动融合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转移机遇,用好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共谋“金三角”区域发展。首先,不断拓展兵团与地方、中央企业与地方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为原则,树立起“兵团、地方、中央企业一盘棋,”的思想,在资源共享、产业布局、信息交流上加快合作;其次,园区间还应加强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加快园区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建立园区与疆内、疆外园区的沟通机制,共享招商引资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园区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第三,借助园区平台和区位优势,加快主导产业形成,积极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四大产业合理布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打破地区分割和体制分割,提升融合性经济的层次。“金三角”区域地区市场分割效应突出,中央企业、兵团和地方体制分割现象也十分明显。但“三地四方”为推动区域发展,融合型经济理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了各界的共识。今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拓宽融合领域,提升融合层次,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打破条块分割,打造以市场为纽带,以“双赢、共赢”为目标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融合型经济新格局。

(三)夯实园区基础,完善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夯实基础设施。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提高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的整体水平,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速度,全面实现“六通一平”道路、绿化、通讯、供电、供热、供排水系统的工业走廊建设,加快园区铁路专用线规划编制,为项目进入园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完善产业布局。立足园区发展实际,紧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机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编写的园区“十二.五”规划为蓝本,组织编制好四项规划。一是以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和周边企业石化企业所能提供资源为依托编制园区石化产业发展规划;二是立足现有的冶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编制冶炼产业发展规划;三是依托地缘交通优势,积极推进出口产品加工区建设,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四是编制整合传统产业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在于能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利益和便利,这些好处包括提供协同效应和创新环境,共享辅助性服务支持和高水平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方面。各类石油、天然气和煤气等资源源源不断在“金三角”聚集,为园区产业聚集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园区的发展就是产业聚集释放效益的过程。

(四)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招商、惠商、安商良好投资环境

加强园区规范管理。园区各部门要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严格履行职责依照程序行使权利,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企业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上来,真正做到该管的不缺位,不该管的不越位,所有的服务要到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投资决策、审批程序、招投标和验收决算制度,积极推进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切实为企业和投资商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的“一站式”服务。

提升园区服务水平。树立“互利、双赢”的理念,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律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困难问题。一是重大项目要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地方各项优惠政策。三是积极推进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关系和谐发展,努力为企业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通过强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措施,建立高效廉洁服务体系,营造良好“亲商、惠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使企业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把园区打造成企业投资的福地、成本的洼地、效益回报的高地。

园区经济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潮流,目前,新疆有形成规模和特色国家级园区8家,自治区级园区30多家,园区已成为了新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良好的工业园区对周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范围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扩大,已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因此,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发展与突破就成了奎屯市和“金三角”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潜力、和关键。

[1]徐世义:2020年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2]艾里.阿西尔,姬肃林:面对新跨越的思考【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3]郭逸新,陈锁龙 :对奎屯市产业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9

[4]高培元 ,杨筱黎,黄玲娣:对新疆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新疆财经,2006(2)

猜你喜欢
独山子奎屯开发区
浅析低压蒸汽线膨胀节消漏工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中石油下属分公司惊现窝案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独山子短章
棉田播种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新疆奎屯迎来首趟中亚国际货运回程班列
奋力打造转型升级样板—写在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创业80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