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考

2011-08-15 00:50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新疆工业

覃 奋

(准东油田准东采油厂企业法规科 新疆 阜康市 831511)

一、当前新疆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工业化推进缓慢

2009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27.24亿元中,第二产业投资1266亿元仅占44.78%。国家的国债和财政资金对新疆工业的扶持力度十分有限。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呈下降趋势。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新疆特色产业发展不足,工业增长乏力、工业化推进缓慢,新疆工业在全国的相对份额趋于下降,工业化推进缺乏长远的产业发展支撑。

(二)工业产业链条短,资源综合开发能力低

新疆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但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的一些特色产业,大都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较低。在这些资源型的特色产业中,初级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过大,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大量优势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产业优势和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一些资源开采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采、选、冶的总回收率很低,矿产资源开发浪费非常严重,如普通煤矿的回采率不足50%。一些地区只顾跟前利益,搞掠夺式开采,严重破坏了矿产资源及其开采利用。

(三)产业配套能力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产业配套条件,但目前新疆无论是基础设施和生产配套,还是生活和创业环境的配套,均不能适应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沿海地区具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各类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技术、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中介机构不发达,严重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四)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

一是工业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新疆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2009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总人口为501.04万人,只占新疆总人口2158.63万人的23.2%,而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265.01亿元,占新疆国内生产总值4277.05亿元的52.96%,工业增加值1032.10亿元,占新疆工业增加值1555.84亿元的66.34%。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库车县、哈密市、吐鲁番市、伊宁市等区域中心城市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3.42亿元,只占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001.12亿元的15.08%。而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09年总人口为635.88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29.46%,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只有65.21亿元,只占新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3%,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二是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新疆工业是一个资源型结构,主要集中于以石油勘探开采为核心的采掘工业,轻重工业比约为1:13.6,石油工业的比重超过60%,形成了对重工业,尤其是对石油工业的过度依赖,以至于石油工业的投入产出对新疆工业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工业发展这种严重的区域不平衡和产业不平衡将制约新疆工业化的整体进程。

(五)企业管理水平低,外部发展环境较差

总体上看,新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由此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实现单位产出所花费的工资额即效率工资水平反而高于沿海地区,直接影响到新疆低工资成本优势的发挥。此外,行政办事效率低,手续复杂繁琐,计划经济观念浓厚,地方政府对企业随意干预,企业自主权难以落实,“三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六)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对工业化的严重制约

新疆经济活动中长期存在着中央企业、兵团和地方三大经济利益主体,都有着各自的集团利益,各自为政,不仅在机构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而且更突出的是在工业发展项目上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新疆工业企业单位布局过于零乱。加之新疆工业经济长期以来始终是资源主导型结构,各利益主体为了各自的短期利益不可避免的把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如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提出要投资建设西部棉纺城,同时,相距几十公里的兵团阿拉尔市也在建市之初就规划兴建棉纺厂,类似这种产业和产品同构的现象在全疆范围内随处可见。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耗费,环境的大范围污染、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这种行为从短期看,能给当地或部门带来利益,但严重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没有达到最优规模效益,给全区整体利益造成巨大损失。

二、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加大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的力度

新疆经济的振兴,其根本在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改变目前新疆整体科技水平低,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低,教育投入少,劳动力素质低,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的现状,就必须全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全社会形成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坚持以教育为本,增强科技实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科教事业的氛围。优先发展应用于优势资源转换的科学技术,重点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科技兴贸和科技为先导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集中力量解决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优势,为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开展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抓好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抓好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全面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紧缺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

(二)加快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建设

当前,促进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新疆应紧紧围绕石油、天然气、纺织、电力、矿业、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支柱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要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南疆石油化工带为平台,构建新疆特色经济的产业集群,同时还要注重打造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企业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战略组合和扩张,实行强强联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结合新疆实际,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的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聚集生产力要素,形成发展高地,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重点建设独山子—奎屯核心石化工业园区,及对口援疆省市和国家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引进内地项目及承接产业转移的“外向”、“双赢”项目为主的工业园区,打造几个销售收入过百亿、上千亿元的工业园区,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及各类商会立足自身优势创办园区,招商引资,形成企业和商会办园区的良性市场运行机制,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高度重视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究开发、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能够在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市场反应快速等特点的工业门类,是解决中心城市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针对新疆实际,重点发展乌鲁木齐、昌吉、库尔勒、石河子、伊宁、喀什等大中城市的都市型工业,在中心市区形成以电子产品加工、软件开发、广告印刷、服装服饰、食品加工、钻石工艺品等制造业为主,大力推进“有税收、有就业、有环境、有形象”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激发中心城市区域经济活力,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思路和做法,加强区域经济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和融合发展,集聚优势资源,构建以乌昌城市圈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使之成为辐射功能最为强大的区域经济中心,带动北疆地区乃至全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二三产业相对集中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聚集,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的非农化进程。

(四)调整所有制结构,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是新疆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滞后的重要症结之一。为此,应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除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以外,积极推行股份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违背产业政策的行业、领域和产品,均允许各类民间资本经营,特别是要吸引内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新疆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参与新疆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激发新疆经济的活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五)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主要依靠两个重点途经:一是实施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支持石油、石化、电力等与钢铁大企业大集团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引进区外、大企业参与新型资源优势持换,采取多种方式联合与合作,借外力实现快速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已引进神华、宝钢、鲁能、新汶等40多户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参与新疆经济建设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天业集团、有色集团等一批地方优势企业也迅速做大做强。特变电工、屯河投资、美克股份、中泰化学、新康番茄等一批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也取得明显成效。金风科技、新疆众和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发展速度加快。2007年,新疆大中型企业拉动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左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已达10户。

(六)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新疆具有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为此,要树立大市场、大开放的观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要坚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周边国家资源的引进和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去投资办厂,开发当地的各类资源,建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要吸引内地企业参与新疆的出口加工区和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要以石油、天然气下游产业、能源和矿业开发、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旅游等为重点,以各类口岸、开发区、工业园、中心城市、重点会展和招商网络平台为载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大提高引资力度,力争引进疆外资金、项目和利用外资有大的突破。

(七)实施名牌产品战略

名牌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新疆具备创名牌产品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研制开发优质新产品,大力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带动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做大现有地方名牌产品企业为基础,以全方位营销为手段,以挂靠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育10个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20个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使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新疆日报,2010.10.28

[2]温家宝《在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N]新疆日报,2011.3.16

[3]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M],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编著《新疆工业化问题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7

猜你喜欢
工业化新疆工业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工业人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新疆多怪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