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管开创乌伦古河流域管理新局面

2011-08-15 00:50马英霞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防洪流域

马英霞

(中共阿勒泰市委党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东段南麓,是一条内流河。流域内灌溉面积110万亩,涉及人口16万人,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工农业用水的增加、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水量短缺并分布不均衡之间存在种种矛盾,致使流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一、乌伦古河流域管理的现状

(一)建立健全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为实现乌伦古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统筹解决好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用水供需矛盾,阿勒泰地委、行署决定对乌伦古河流域实施统一管理,于2007年底成立了乌伦古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和乌伦古河流域管理处。乌伦古河流域管理委员是总的领导机构,乌伦古河流域管理处是委员会的行政职能机构,对委员会负责,在乌伦古河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和授权下,负责对乌伦古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监督和管理。

(二)流域管理机构的内部管理职能日趋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的水行政管理职能涉及防洪、供水、水工程管理、规划和施工等多个方面。随着乌河流域管理水平的提高,水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得到加强,流域管理机构水行政管理职能的范围和领域在不断拓宽,管理力度在不断加大,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二、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乌河流域面积3.79万km2,宜农宜牧地1760万亩。流域内现有人口近16万人,灌溉面积110万亩。流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也是供水矛盾十分突出的区域。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流域独特的自然、社会条件,决定了乌河流域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流域管理机构地位不高,导致其管理能力和行政权威性受到影响。乌河流域管理处作为地区水利局的下属机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县和部门仅仅将流域管理机构视为附属于地区水利局的技术服务性事业单位,这一定程度的削弱了流域管理机构的行政权威性。

(二)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仍需加强。乌河流域的干旱、洪涝灾害主要是因水量极度不均造成的,由于年径流量变化极大,有时相差8倍以上,致使供水矛盾极为突出。经过多年建设,流域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流域水资源监测预警能力不强,特别是现有的监测、监控设施不足,水利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河道沿线城镇、乡村防洪工程体系偏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三)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仍需完善。乌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三县、兵团等多个单位,部门之间、兵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流域机构的管理协调难度很大。由于流域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不足,对于用水单位乌河流域管理处只能侧重沟通、协调,制约、制衡力度严重欠缺。每年水费都是屡屡催缴但仍有欠费,特别是2010年水费目前欠缴超过60%,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流域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流域内缺乏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乌河流域灌溉面积占阿勒泰地区的36%,人口占总人口的24%,流域内年生产总值占全地区的35%,而且乌伦古河年径流量变化极大,但目前却没有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严重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河谷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严重缺水。受乌伦古河水量减少的影响,河谷周围的苇湖、沼泽干涸,不仅耐水湿的毛柳、柳树成片死亡,而且耐旱的沙枣林也出现萎缩。河谷次生林中林地面积也大幅减少,仅存的6万多亩乔木林等树种面临严重威胁。

三、努力开创乌河流域水利工作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乌管处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核心,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为加快乌河流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完善流域防洪工程布局,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要坚持“蓄泄兼筹、洪涝兼治”和“引排结合、量质并重、综合治理”的方针,统筹流域防洪工程和水资源调控工程建设布局,统筹流域与区域防洪工程布局。努力推进《乌伦古河流域防洪规划》的审批进度,积极参与流域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调度系统建设,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流域与区域防汛抗旱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二)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洪水调度与资源调度相结合、汛期调度与全年调度相结合,实行科学调度、优化调度。协调好流域上下游的关系,统筹好兵地之间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改善流域和区域水环境。在合理调配水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并辅以人工修复措施,恢复生物多样性,使流域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为更有效的使用水资源,保证供水的公平性、合理性,今后应加强对干流段各枢纽供水量的检查监测力度,在乌伦古河未实现全部自动化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的时段内,可以通过邀请地区水文及相关部门,对乌伦古河所有取水枢纽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回检测。

(三)强化水行政管理,提高流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有效实现形式,搭建流域水事协商与协调平台,进一步理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事权。积极推进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务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流域依法治水管水和依法行政,加强与有关部门、用水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发挥流域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约束性作用。建立健全水利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制定相应预案,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管理能力。

(四)强化水利科技支撑,建设高效防洪与水资源调度系统。要结合流域水利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成果,扩大流域水利信息采集范围,对流域重要渠首和水资源实时监控,建成覆盖流域、高效可靠、先进适用的防洪与水资源调度系统。同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促乌河流域唯一的一座多年调节、控制性水利工程——萨尔托海水利枢纽工程早日立项、早日上马。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防洪流域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压油沟小流域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沙颍河流域管理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