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敏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1-08-15 00:50刘晓琼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设施蔬菜农民

刘晓琼

(中共额敏县委党校 新疆 额敏县 834600)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是半农半牧县,有可耕地面积263万亩,耕地面积为88.8万亩,如何进行设施农业区域布局、规模生产、产业开发、社会服务对其他县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额敏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

额敏县的设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蔬菜产业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但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设施栽培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近几年,在政策调动、科技驱动、扩大面积,优化结构,技术推广方面下了大力气。

(一)政府鼓励、积极引导,不断增加蔬菜产业设施农业投入。额敏县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该项目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目前,乡(场)建日光温室100座(0.5亩/座),城镇建日光温室100座(1亩/座),仅2009年就建成温室715座,总面积655亩,其中日光温室358亩;拱棚730座,面积297亩,当年实现设施农业产值1506.5万元,纯收入1113.5万元,平均亩产值2.3万元,亩纯收入1.7万元。建造的日光温室大棚,每棚补贴6000元,农民也从设施农业中得到了实惠,种植积极性有所提高,设施农业由零星分布到规模化发展,形成了蔬菜规模生产能力。

(二)设施农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是本县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大。额敏县镇人口15.3万人,日消耗量为46.34吨,每年蔬菜需求量15637吨(净食部分)。本地蔬菜生产淡季从当年12月至次年4月约150天,日均调入量为80吨,本地蔬菜只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本地蔬菜生产旺季,日均调入量约30吨,年调入额敏市场的量为10530吨。目前,蔬菜种植面积为8200亩,大棚、温室蔬菜仅900余亩,按面积产量和同年蔬菜消耗量比较,需求缺口大,发展蔬菜产业、设施农业具有很大潜力。其次,发展蔬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额敏县内可占据克拉玛依、奎屯乃至乌鲁木齐市场,外出可凭借巴克图口岸开辟中亚市场。蔬菜种类以秋季蔬菜为主,调出量约占秋菜的70%(以订单为主),果菜类以辣椒为主,总量约为1800余吨,其它果菜类调出量约1000吨。因此,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是大有作为的。

(三)设施农业管理、技术还不成熟,效益不明显。额敏县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小,分散,品种多,拳头产品少。蔬菜种植分布在7个乡镇,规模优势不突出,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短,品牌不强,技术含量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差。温室种植主要以春提早和秋延迟为主,种植作物多为叶菜类,并附带给番茄酱厂进行育苗(温棚每年1月至3月多为育苗棚,3月至7月以果菜生产为主,8月至10月以叶菜为主),温室的利用率不高。没有蔬菜初级加工企业,蔬菜的加工增值环节薄弱,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运销企业,没有一家以蔬菜销售为主的公司。目前,全县设施农业经营户与市场之间主要依靠上户路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批发、零售和个别蔬菜收购商的收购进行消化,没有蔬菜收储公司和蔬菜协会,这很大程度地制约果蔬产品走向区外、国外市场,这与做强、做大蔬菜产业不相适应。

(四)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短缺,对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依赖性强。由于多年从事大田农业服务,大部分农民对设施农业接触了解甚少,对发展高效农业认识不足,对大田种植传统农业依赖性较强,投入多、产出低。温室秋季栽培蔬菜多为叶菜类,11月休棚,来年2月中旬进行育苗,以茄果类和瓜类为主,西红柿、辣椒、茄子、西葫芦、黄瓜等。在茬口安排上一般以叶菜——茄果类——叶菜类循环。设施农业基地的环境卫生比较差,助长了病虫害的传播。由于在盐碱地上建棚,多发生生理性缺素症(西红柿、辣椒跻腐病)、碱害以及轻微的疫病。老棚虫害以斑潜蝇、蚜虫、粉虱为主,病害发生较严重,黄瓜霜霉病、白粉病,西红柿、辣椒的早疫、晚疫病,西葫芦的白粉、病毒病等。这样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果蔬产品的品质。此外,由于没有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的认证,品牌的注册,导致蔬菜的附加值较低,难以实现增收目的。

二、额敏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措施

当前,土地广阔,农业产品质量不高是新疆多数县市存在的共同问题,而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是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坚持因地制宜,扩大规模,形成产业优势。加大设施农业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深入持久地宣传政府政策和设施农业的好处,运用身边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加快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资金、技术上支持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农民积极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对设施农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各村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立足实际,分类指导,集中连片,扩大种植规模及辐射带动能力。以大力培植设施农业特色村、发展设施农业专业大户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

(二)坚持品牌战略,提升产业水平。增强群众发展绿色、生态和特色农业的先导意识,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光合有效能大,水、土、大气、洁净程度高的地理环境优势,全面推广无公害瓜菜生产、育苗、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等技术,推进设施蔬菜绿色化、有机化发展。尽快完成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认证,注册我县蔬菜品牌,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规范无公害标志管理和使用,靠质量品牌创新。

(三)加大培训力度,为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前,新疆各县市在发展设施农业工作中都存在着农业技术人员匮乏、农业知识落后的局面。据统计,额敏县全县农业技术人员中园艺专业的不足10人,而额敏县全县有17个乡(场)镇,农民10.3万人,示范推广新设施、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设施栽培效益的的宣传工作压力很大。为此,我们一方面坚持引进人才,通过“外输血”的办法,快速地引领广大农民掌握新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从本地设施农业工作者、农业示范户中培育人才,通过“内造血”的措施,坚决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知识和田间管理能力的路子。利用冬季农闲时机,依靠“科技之冬”培训这个学习载体,扩大培训规模,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大轮训”。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力度,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共建的方式,建立蔬菜、果品高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农业生产前沿的新品种、新技术,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以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设施农业规模发展。

(四)畅通设施农业产品营销渠道,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紧紧抓住地缘优势,一面开拓外向型消费市场,凭借巴克图口岸开辟中亚市场,一面畅通国内农产品销售渠道,把品牌农产品送入克拉玛依、奎屯、乌鲁木齐市场。组织专门力量常年收集、分析、研究周边市场农产品需求信息,建立起蔬菜种植和销售窗口,保持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映。成立、引进蔬菜销售企业,通过组织供需见面,产品洽谈等形式,使广大菜农和蔬菜营销商签订购销意向协议,稳定蔬菜生产,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加大本地蔬菜加工企业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引进、开发蔬菜加工新品种,加强蔬菜上市前的处理、保鲜、包装技术推广,延伸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设施农业扩大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设施蔬菜农民
民生设施非“摆设”
奇怪的蔬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蔬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机电设施非正常损坏理赔修复的思考
蔬菜也“疯狂”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