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51吴国芳侯明昊张爱书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师资队伍交叉

◆吴国芳 侯明昊 张爱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吴国芳 侯明昊 张爱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根据交通学院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从建设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迫切性、教师具有的学科背景与交通学科的融合、学科交叉类科研课题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保障措施几个方面,介绍了交通学院的一些做法,力求与相关学院进行交流,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做出应有贡献。

师资队伍 学科交叉与融合 支撑作用 保障措施

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是世界一流大学最显著的标志。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学生的培养需要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教师。如何在学科建设发展中,引进具有与交通相关学科的人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交通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建设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迫切性、教师具有的学科背景与交通学科的融合、学科交叉类科研课题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保障措施几个方面,对建设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建设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迫切性

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在传统的道桥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依托哈工大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俱备利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交叉学科资源的条件。为此,交通学院自2005年开始,引入了具有管理、计算机、信息、环境等不同学科的博士作为教师,这些教师通过交通专业与原有专业的交叉、融合,在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培养交通学科符合型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随着学院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教师增多,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学科交叉优势,建设一支凝聚力强、有利于学生培养的师资队伍是当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保障学科交叉类教师健康发展是我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交通学院拥有教师96名,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教师21名,这些教师进入交通学院以后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较快地找到切入点与交通学科对接,从而顺利地在交通学科起步;另一种是没有很好的找到切入点与交通学科相融合,这些人往往游离于交通学科之外,甚至某些青年教师仍然和原来的导师从事原有学科的工作。我们说,前者是符合交通学院建设发展需要的,而后者不但是对交通学院利益的侵害,长期下去,对教师个人的学术成长和发展也极为不利。建设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是交通学科大发展、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但如何建设好学科交叉型的师资队伍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具有的学科背景与交通学科的融合

交通专业涉及管理、信息、计算机、环境等领域,交通学院引进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后,其与交通专业的融合问题很重要。交通学院现有教师中,来自环境学科1人、信息学科3人、计算机学科2人、材料学科8人、管理学科3人,土木学科4人,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教师共21人,占现任教师总数的21.8%,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5.9%。为此,我院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学科背景如何与交通学科相融合,以更好地符合交通学院教学、科研的需要,主要做法有:

1.鼓励新教师在学院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从相关学科进入我院工作的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进入学院以前,就与学院的教师有过合作或有意向性合作,这类教师已经找到了原有学科背景与交通学科相融合的切入点。另一部分老师,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由于当初对进入交通学院后的切入点没有深入思考,致使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真正实现与交通学科的融合。为此,学院鼓励新到学院工作的教师在学院内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尽快地实现学科融合。

2.安排新教师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

新教师到交通学院后,我院将组织相关专业的老教师对其未来可能承担的教学任务进行研讨,为其安排适合原学科背景的教学任务,并指定老教师进行指导。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助课、参与教学研究和讨论、指导学生等教学环节的锻炼,新教师将逐渐找到原学科与交通学科的切入点,并逐渐做到学科的融合。

3.支持新教师合作申报科研课题

新教师进入学院以后,不仅要承担起教学任务,从教学方面完成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且要在科研上逐渐起步,进一步完成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此,学院支持新教师与学科方向有交叉的老教师合作申报科研课题。通过科研课题的合作申报,新教师将进一步了解专业,了解交通领域的研究前沿,从而找到切入点,将原有的学科背景与交通学科相结合,努力实现学科的融合。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院的一些新教师已经通过学科交叉,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2010年,我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项,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交叉学科的研究。

三、学科交叉类科研课题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学科交叉型教师从事的科研工作,大多是突破传统的交通专业思维的一些创新性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在学科交叉点上产生创新性成果。为此,需要研究如何将这些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包括结合“大学创新性实验”等学生科技项目,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这方面,我院非常重视学科交叉类科研课题对教学的支撑作用。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例,我院一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承担学科交叉类科研课题的教师已经指导学生参与了此项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推动了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2010年春季,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十分高,获得校级立项11项,国家级立项1项。此外,学科交叉类科研课题有利于通过授课、学术讲座及讨论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的保障措施

学科交叉型的师资队伍应该是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群体,承担利用学科交叉创新、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使命,应该是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新生力量,如何保障这支队伍健康、稳定、高水平地发展很重要。为此,不仅要利用学院现有资源,通过鼓励其在学院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安排其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支持其合作申报科研课题等途径完成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我院更加重视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国际化视野的打造,已经通过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际知名教授讲学、派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访问学习等措施,保障这支队伍的健康、顺利发展。应该说,按照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新问题,在此,也希望相关院系和我们做有益的交流,以求这个问题研究得更深入,实践得更成功。

[1]沈宣,陈征,杨柳燕.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科技信息,2008,(30).

[2]安实,王晓宁,孟祥海.关于培养交通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

[3]胡巧多.建立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平台的改革研究.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08,(19).

[4]蔡兵,马跃.交叉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师资队伍交叉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连数
连一连
科研课题质量风险管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