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病辨析题的十个切入点

2011-08-15 00:49柯加瑜
中学语文 2011年35期
关键词:数量词语病语意

柯加瑜

语病辨析题是高考语文必考题,虽然这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命题者有意增加其迷惑性,但是只要考生积极关注句子的易致病的部位,熟练掌握常见易错结构和常见类型标志,就能够快速判断出这道题中每个句子是否存在语病。下面就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病句为例,谈谈病句辨析的常见切入方法。

一、从两面词切入

两面词是指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的词语。句子中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好不好”、“成败”、“得失”、“高低”等词语时,要注意语句的前后是否有照应的两面词,不能犯“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例1】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2011年江西卷第5题B项)

解析:此句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应删掉“是否”和“能否”。

【例2】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2008年四川卷第3题B项)

解析:此句不合逻辑,句中有两面词“强弱”,而后文没有相应的两面词相搭配。

二、从否定词切入

否定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具有否定意思的副词 “不”、“莫”、“没有”等形式的一重否定,一种是具有否定意思的动词“否认”、“防止”、“避免”、“忌”、“禁止”等形式的一重否定,还有一种是反问语气的一重否定。很多句子的语病就出在否定词上,这些句子因否定词的出现而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了,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同时,要注意“被”和“把”与否定词“不”连用时,否定词要在前。

【例3】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2008年北京卷第4题B项)

解析:此句属于语意重复,“防止”与“不要”都有否定的意思,应删除“不要”。

三、从表并列的词(或表并列的标点符号)切入

句子中一旦出现表并列的词或表并列的标点符号,如“和”、“与”、“及”、“同”、“跟”等词或顿号与逗号时,我们就要注意判断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排列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等。

【例4】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2011年辽宁卷第14题C项)

解析:此句属于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句中“发现并感受”应改为“感受并发现”。

【例5】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2011年江苏卷第2题A项)

解析:此句属于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句子应改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例6】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11

年湖北卷第4题B项)

解析:句中“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存在种属交叉的问题,不可并列。

四、从表因词切入

有些句子在解释原因时,误用表因词语“由于”、“为了”、“所以”、“原因”、“造成”、“导致”等,造成语意重复、搭配不当或句式杂糅等问题。

【例7】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2011年北京卷第3题A项)

解析:此句属于句式杂糅,应删除“的主要原因”或“造成的”。

【例8】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和睦与幸福。(2007年四川卷第4题C项)

解析:此句语意重复,把“的目的”去掉,或去掉“为了”。

五、从介词切入

做题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在”、“由于”、“通过”、“经过”、“关于”、“对”、“对于”等介词时,我们就要考虑句子是否因误用介词造成了主语残缺、搭配不当或主客体颠倒等问题。

【例9】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2011年天津卷第4题C项)

解析:此句属于主客颠倒,应改为“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来说”。

【例10】2010年 4月 10日,第 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2011年四川卷第4题B项)

解析:此句属于介词使用不当,可把“对火箭起飞前”改为“在火箭起飞前”。

六、从关联词切入

做病句题时,如果看到句子中出现关联词语,首先要检查关联词之间是否搭配得当,其次就要注意它们的位置,如果搭配和位置都没有问题,那么就要检测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例11】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2011年辽宁卷第14题A项)

解析:此句是成分残缺,缺乏和“无论是”相照应的关联词“还是”,“还是”可放在“本科生”前。

【例12】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2008年天津卷第4题B项)

解析:关联词语“不仅”的位置不当,应把“不仅”调到“我们的城市”前面。

七、从数量词切入

做题时,如果看到句子中出现数量词,就要想想数量词有没有用错。数量词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表示数量词减少不能用倍数,数量词不能修饰集合概念,约数表述不能重复或矛盾,同时还要注意数量词的位置。

【例13】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2008年湖北卷第4题A项)

解析:此句不合逻辑,“缩短”不能用倍数。

八、从代词切入

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句中出现了代词,可能产生的语病是语意不明或重复。

【例14】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2010年全国卷Ⅱ第3题C项)

解析:此句中“这”指代不明,应将前半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

九、从修饰(或限制)词切入

做题时,如果句子中某中心词的修饰(或限制)成分较复杂时,应留心其排序是否得当、语意是否重复、组成是否合理等问题。

【例15】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2011年北京卷第3题C项)

解析:此句属于状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因五十年前最初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例16】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2011年广东卷第3题D项)

解析:此句属于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是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

【例17】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2011年天津卷第4题B项)

解析:此句属于成分赘余,“愈发”和“弥”语义重复,可删除“愈发”。

十、从动词切入

做题时,如果句子中有动词,就要首先分析其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接着就要看看其能否和前后的词语搭配,如不能,则可能是出现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缺少主语或缺少宾语等问题。

【例18】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2011年湖北卷第4题D项)

解析:此句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句中“发生”改为“产生”。

【例19】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2011年北京卷第3题D项)

解析:此句属于宾语残缺,应加上宾语中心词,可改为“可改善营养缺乏的状况”。

猜你喜欢
数量词语病语意
数量词在双数量结构中的影响与作用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感知语言形式,探究深层语意——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会叠罗汉的数量词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语病及矫正策略研究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巧记数量词
谈古代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高考语病题辨析三部曲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