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英语教学隐性知识的培养研究*

2011-08-15 00:45胡恒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学习者

□胡恒

远程英语教学隐性知识的培养研究*

□胡恒

本文尝试将隐性知识理论引入远程英语教学实践,从分析远程教育体系中隐性知识的类别开始,考察隐性知识理论对英语专业教学的指导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远程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隐性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在“目标呈现、问题设置、引导实践、监控反思”这一教学路径中的具体实施,以探求隐性知识理论对远程外语教学的启示。

隐性知识;远程教学;英语专业;文学教学

一、远程教学系统中隐性知识的分类

1958年,英国学者波兰尼(M.Polanyi)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的概念,他说:“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字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根据这一划分,显性知识可以理解为通常意义上能够运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如事实、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等,亦即存储于书籍中的被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则用来指那些很难用言语、文字传递和表述的技能、技巧、经验、诀窍等,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

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从类型上来看,既存在着教授个体(教师)的隐性知识,也存在着学习个体(学生)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有关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也存在着有关教授和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还存在着有关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交往的隐性知识。远程教学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与传统教学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由学习者、教师、多媒体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媒体四部分组成。按照对学习系统四个要素的分析,远程教学中隐性知识可分为以下三类:

1.教学个体的隐性知识

远程学习者和教师,是远程教学系统的教学主体,他们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构成了教学系统中教、学主体的隐性知识。个体的隐性知识与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它含有技术要素、认知要素、经验要素、情感要素等。例如,从技术要素来考量,远程教育体系中个体的网络信息技术类隐性知识是指教师、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工具,开展教与学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等的技术能力。教师可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显性化教师或优秀学生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类隐性知识,引领其他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实现知识共享。

2.与学科内容相关的隐性知识

目前,远程教学关注较多的是学科显性知识的设计、组织与呈现,即有关学科知识中定义、概念等显性知识的电子化,而大量与学科内容相关的隐性知识在编写课程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没有被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些隐性知识包括:第一,学科显性知识学习及运用的方法策略类隐性知识。不同的学科有自己不同的学科特点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在学习、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第二,学习者的相关经历形成的有关学科的隐性知识。学习者在生活中的相关经历,将促使自己形成一套关于某学科的隐性知识,它们对学科显性知识的学习具有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第三,教、学主体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学习个体间诸如经历、籍贯、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影响不同学习者对同一学科显性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

3.学习群体的隐性知识

远程教育学习群体的隐性知识指学习者和教学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在线上或线下的相互接触、直接沟通中,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所形成的彼此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主要表现为群体所掌握的学习技能、群体成员之间形成的默契和协作能力,以及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群体的学习思维观念。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对群体合作学习可能并没有进行过明确的交流和讨论,但是在教师建立合作学习模式的熏陶下,他们会对整个学习过程、对如何开展网络学习等,有一个全面的内隐的理解。对学习群体的隐性知识的培养有助于在学习群体内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观念,并由此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

二、隐性知识理论与外语教学

根据波兰尼的理论,当把语言作为一种既定的、客观存在的客体来进行静态考察时,它具有显性知识的特征,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特定的、内在的系统和规则,并且可以用文字加以明确表述。书面文字在时间维度上的历史继承和空间维度上的交互流传证明了它作为显性知识的相对稳定性和客观性。但语言终究是一种技能,人类个体通过它交流信息、表达感情。我们在运用该技能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遵从某个规则,但无不受内在经验的驱使,通过能让对方心领神会的言语方式达到沟通表达的目的,因此,语言也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

外语与一般语言的共通性决定了它兼具显性和隐性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于其中的显性成分和隐性成分相对于母语的多寡之分。外语学习者一般没有充分的语言浸润环境,相对于母语习得,外语学习中的显性知识成分较多。目的语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规则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等都会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出现。这也是处于学习初始阶段的外语学习者要以掌握显性知识为主的原因。

但是,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专业知识课的目的已然不能囿于掌握语言规则和积累显性知识,而应能深入目的语语言的思维方式,观照语言体系承载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哲学思潮,以隐性的认识来获得语言感觉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很多学习者在进入英语语言专业的学习后,仍然习惯于把语言形式看作学习的最终目标,不容易超越形式来达到掌握内容、领会精神的更高要求。同时,对于显性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还是以识记的方式来开展学习,面对大量陌生而繁杂的语言文化知识和专业术语,多以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消极应对。长此以往,学习者在与语言显性知识的记忆与遗忘斗争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迷失了语言文化学习的终极目的。语言教学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学习的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者的显性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发掘其潜在的直觉、灵感和智慧,以隐性知识的培养和积累达成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隐性知识理论指导下的远程英语文学教学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远程教育中的英语文学教学具有不同特点:一方面,远程学习者多为成年人,面临工作、学习的双重压力,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希望工作之余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能带出实践效应。而英语文学课程内容庞杂,对语言程度要求高,学习难度大,其中包含的“显性知识”在就业谋生、应对市场竞争上起到的效果不如交际语言学习来的明显。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师生准分离的教学形态造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人际交互,教师和学生均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对语言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的认知、情感、环境等有利因素,学习者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化的过程中,缺乏外部激励和引导。

远程英语文学课程教师应本着扬长避短的思想对课程计划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良,调整课程内容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比重,使显性知识更有效地为学生隐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创造条件,使学生能通过网络教学活动来弥补因时空分离所缺漏的隐性知识传递,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

1.创设情境,激发隐性学习能力

英语文学课程学习对学生语言程度要求较高,课程内容一般遵循历史发展脉络,学习伊始学生就必须面对艰深晦涩的古典篇章,容易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隔阂。鉴于此种情况,笔者向该课程平台上传了短小精悍、平易近人的经典短文,并配以音频,供学生在业余时间收听、阅读,使学生愿意亲近英语文学。为保证这些资源能真正为学生所用,笔者将其纳入课程形成性考核,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状况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形成不同的学习成果(模仿朗诵、篇章摘记或心得评议)。这一教学活动旨在激活学生的隐性学习机制,使学生在无意状态下贴近文学语言、获得英语文学的感性体验,同时,教师通过考核方式向学生传递出文学学习的目的是意义建构、领悟理解而非语言形式之类的显性知识。

同时,考虑到远程教学中语言环境的缺失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造成的不利影响,笔者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构建体验性语言环境。为此,笔者收集了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资源,如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由文学名著改编成的电影视频等,上传于课程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登录课程平台学习体验的兴趣,依靠情境的潜移默化,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无意识学习机会。

2.设置议题,导入隐性学习方法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之所以为师,不仅是因为教师掌握的知识量超过学生,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掌握了大量的隐性知识。在教师所拥有的学科隐性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教师长时间的学习、思考等经历分不开,比如对学科前沿、动态、发展的理解,对学科的总体把握能力等,这些都很难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时间慢慢积累。而有些隐性知识,比如学习策略、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等,则可以通过运用合适的教学引导策略,隐性地传授给学生。

笔者采取设置问题,指引学生在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寻找阅读和思考的路径,以知识流程图的形式将网络学习信息技能类隐性知识显性化,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① 学生自学显性知识。教师在课程教学平台上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或资源索引,要求学生于面授辅导课前阅读,并整理出这部分学习内容包含的显性知识,如作者的基本信息、作品的创作背景等;② 教师设置问题,指引学习路径。教师将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以问题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③ 教师示例。在面授辅导或在线讨论环节,结合课前设置问题的答案,对相关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进行阐述,解释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联,将学习思路和方法外化,并进一步结合现实中的文学现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研究,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讨论;④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可指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强化学生正确的思维过程。

教师设置的引导性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可言,因为设置问题不是要难倒学生,而是要通过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使学生获得学科策略方法类隐性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互帮互助,实现隐性知识共享

在远程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要网上学习行为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下载保存、收发邮件、论坛交流、电子笔记等,这些学习行为在不同的学生个体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有的学生行为效率高,学习效果好,而有的学生对网络学习适应性低,学习效果不理想。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看,学生的网上学习行为其实质就是学生在自己的隐性知识的指引下寻求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学习技能类隐性知识的外化。

远程学习属于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搜寻到自己最需要的学习资料,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人际交流,包括与同学进行交流或接受教师指导。理想状态下,学生已有的隐性知识会指引学生进行正常的网络学习,同时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其隐性知识会得到提升并将良好效果延伸至下一步的学习当中。不可避免的是,每一个学习群体都存在着个体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学习能力水平有欠缺的学习个体,教师可通过学习群体内的互助协作,以亲身示范、典型示例等方式,把暗藏在自身或优秀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中的隐性知识挖掘、转化出来,显性化为可以借鉴使用的学习案例,供这些学生参考使用,以实现知识共享,进而整体提高学习群体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效率。

笔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群体内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学生被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在网上建立论坛,组间的论坛相互链接,便于各组间互相访问交流、观察体验。在学习周期的各个阶段,指导教师为各小组设定不同的讨论主题,将其公布在论坛上,各小组可以共享资源,相互讨论。在任务的后期阶段,各小组分别撰写主题论文,师生共同推选优秀论文。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学习表现,明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先前掌握了什么知识,寻找了什么学习资料,以及接下来使用了什么学习资料,可能习得了什么知识等。教师通过详细分析记录下来的网络学习过程,挖掘、展现优秀学生的网络学习信息技能类隐性知识,对隐性学习技能较弱的学生给予点拨,在强弱对比中引导学生对学习行为进行反思,隐性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4.改进考核形式,转变学习认识

考核在教学体系中处于一个异常重要的位置,推行任何一项教学改革或者教学创新,如果不改革其考核形式,使之与其匹配,此教改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将会流于形式。英语文学课程通常采取的考核方式是“一锤定音”式的笔试形式,考试内容以文学史和文学概念这类显性知识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导向的是对显性知识的默认和识记,忽视了学生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和判断。对于开展远程学习的成人学生来说,对课程内容的识记并非学习的终极目的,它将随着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消失殆尽。开设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和作品承载的价值观念,包容文化差异,同时,通过分析作品、讨论交流、阐述观点等活动,使语言技能得到真实而有意义的运用。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设计应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难点,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从而达到掌握显性知识,培养隐性能力的目的。在文学课程的考核设计中,笔者主要以加大形成性测评比重、突出学习过程监督的方式,将考核细化至各个教学步骤,强调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在考核形式上,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选项,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任务等各个方面,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不同选择。学生平时的学习笔记以及学习进度汇报等材料都可以成为考核的依据,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确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例如考察前一段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是否要重新来过,或是制定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方案等。

四、结语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进行显性知识传递,当学习者获得了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等隐性知识时,学习个体长久持续的发展和知识的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显性知识像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尖端,隐性知识则是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隐性知识才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创造价值。远程教育在知识呈现、转化和传播方面拥有强大优势,课程教师应将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转为能力培养,深入探索隐性知识的构建和转化策略,将网络变成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习得和共享的平台,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1]Bialystok,E.Some Evidence For the Integrity and Interaction of Two Knowledge Source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Polanyi,M.Personal Knowledge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4]Polanyi,M.Study of Ma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5]Polanyi,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66.

[6]Polanyi,M.Konwing and Being﹙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7]Krashen,S.and H.Seliger.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l instruction.[J]TESOL Quarterly.1981.132.

[8]Reber,A.S.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9.118.

[9]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10]皮连生.教学设计—一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11-03-15

胡恒,讲师,硕士,湖北广播电视大学(430079)。

责任编辑 石 子

G40-034

B

1009—458x(2011)05—0062—04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之探究”(项目批准号:2009d049)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