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开发的生成性策略浅析*

2011-08-15 00:45孙西朝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预设资源

□ 孙西朝

精品课程开发的生成性策略浅析*

□ 孙西朝

随着精品课程的规模建设与普遍使用,其教学效益备受关注,生成性策略成为精品课程的开发理念之一。高校新一轮精品课程开发的生成性策略落实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生成性资源设计、生成性教学设计和生成性学习设计三方面,并能有效改善精品课程的开发效益。

精品课程;生成性策略;浅析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截至2008年,共有2421门课程被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资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在延伸学校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有效缓解了高校由于扩招而引起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当前地方高校推行应用型人才战略,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新一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可是,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其资源更新、教学过程和课程学习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课程建设者能够使用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精品课程为他人所使用的情况,更没有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大部分建设者没有更新过自己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教学效益不容乐观。

一、精品课程的生成性资源设计

(一)课堂生成性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并伴随着教学活动而产生的、能推进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能够推动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叶澜教授)。

(二)基于网络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所谓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第一,它是能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它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熟悉,充分利用之进行教育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生成性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取可用,每一点一滴亦能生动成形。它较之模糊抽象的教学资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网络信息资源正在以其无限性、丰富性与新颖性、广泛性与无序性、廉价性等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伴随着网络教学的实施与普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资源型学习,它是指学生主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网络资源型学习过程一般包括确定问题与目标、提供资源与工具、搜集信息获得问题答案与结论、评价展示学习成果等步骤,该模式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了保证网络资源型学习的效果,有人借鉴国外的WebQuest制作了教学模板并提供下载:短期的WebQuest是专门为1—3课时的教学单元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较长期的WebQuest将持续到一周或一个月,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在WebQuest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得以动态整合,协作意识得以培养,自学能力得到锤炼。WebQuest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得到迅速的丰富与发展,其价值性逐步彰显。

(三)精品课程的生成性资源设计

1.重视学生需求——更新理念

精品课程生成性资源设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注重活动人性化、资源个性化设计。

(1) 面向师生、生生之间的同步、异步交互,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网络学习时不感觉到孤立和无助,感觉到自己的学习行为时刻在被老师和他人所关注,有问题可随时和同伴讨论及请教老师;

(2)提供过程性网络学习记录和评价工具,在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之后,及时更新设计适应学生个性特征的网络活动。在精品课程网站上可以设计一个窗口,用于收集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意见和开发建议,以体现精品课程的与时俱进。

2.加强维护和更新——形成机制

精品课程生成性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地维护和及时地更新是实现精品课程长期开放与共享,更好地满足师生需求的根本途径。维护和更新需要精品课程所属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也需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与使用的师生的共同努力。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首先应制定有关配套管理制度,在机制和投入上采取切实措施。

3.重构开发团队——提供保障

根据当前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精品课程建设仅仅依靠任课教师团队是不够的。一般精品课程开发往往由课程教师来主持,网络技术人员和美工人员提供支持。这样的技术支持没有问题,但技术应用存在若干缺陷:教学设计不足和忽视学生需求。精品课程生成性资源设计应该重构开发团队,增加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和学生代表。课程主持教师负责课程的策划、学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学生代表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使用需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根据教师和学生意图进行生成性设计,选用最合适的方式组织、呈现和更新课程资源;美工人员则负责精品课程页面的美化。重构团队分工明确却目标一致,尤其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充分熟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地设计和表现。

二、精品课程的生成性教学设计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中“生成”的释义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崭新概念,即生成性教学。相对于预成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相对于预成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超越,是对“预设性”的修正。“生成性教学”的提法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精品课程是具有五个“一流”特点并具有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其教学过程必然要体现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一)学程设计

精品课程以生成为本的教学理念促成了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确立了“为学习而设计”的学程设计观。从系统思维论出发,学程设计观强调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的互动影响,主张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非线性思维角度,学程设计要形成一种非线性联结,其思维表征就是多向性和多样性。学程设计遵循学生的需要与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学程设计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入手而不是从教师的假想经验出发

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已有经验与新学知识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2.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当中

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接受者,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发言权。即使有主动性也是预先设计好的,是为了配合教师教的需要。在学程设计中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任何学生都要参与到动态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并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独特认识在这里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弹性设计

精品课程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因此,教学预设应该注重宏观设计,着眼动态生成,突出系统开放,强调互动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给师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自由度,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

1.在教学设计中自觉“预设”各种可能的教学“生成”

基于网络的精品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既预设各种具体解法,又预设思路的探索过程;既预设通性通法,又预设巧解特法;既预设正确解法,又预设错误解法;既预设教师的解法,又预设学生的解法;既预设解题中的分析,又预设解题后的反思;既预设解题过程和方法,又预设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样的教学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潜在地隐藏着教学创造。

2.以弹性化的教学预设为教学生成留足空间、留下时间

有效的教学预设为教学留有足够空间,包含着丰富的生成性,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宏观设计,将教学中各环节、各种情况设计成板块,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设条件。事实上,只有成功的教学预设,才可能有可持续的教学生成。

(三)动态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分解成两种活动,使“过程”演变为“流程”,给教学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机械性,不能适应精品课程交互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

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组织性、复杂性和生成性,教师只有在教学情境中及时地对教学进行感知,按照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动态地设计教学方案,并使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并引导教学走向深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使教学生成的基本理念得到落实。另外,强调教学方案的动态设计,并非全盘否定静态方案设计,而是要根据精品课程教学情境的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静态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预设方案随教学过程的推进不断得到改变和重建。

三、精品课程的生成性学习设计

(一)“生成性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最早提出“生成性学习”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或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新课程教学中的生成性学习“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品课程的生成性学习是在生成性教学环境下,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所进行的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生成性学习具有如下特征:

(1)自主性,学习活动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实际需要自主发起;

(2)需求导向,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实际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学习进程;

(3)自我调节,学生自我安排学习计划、内容,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学习结果,控制学习状态完全靠学生自己。

(二)精品课程的生成性学习设计

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旨在解决高校扩招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课程、教学决策、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的重大举措。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忽略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谁服务?让谁受益?最终实现什么目标?为此,精品课程的生成性学习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

1.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的生成:目标与需要的契合

精品课程是具有“五个一流”的示范性课程,具体到每一门学科课程中教什么,取决于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因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选择“教什么”要由学生需要什么来确定。内容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取决于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只能由学生在学习现场生成,这是唯一正确的教学起点和学习起点。

尽管每个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会完全不同,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无法预设。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会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本身不理解,二是学生只有感觉和体验,缺乏对所学问题的分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按照专业定位确定每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内容安排上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2.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生成:数字化有援支持学习平台

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资源模块建设,注重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

(2)支架模块,生成真实有效的“有援”学习环境;

(3)探究模块,探究方法的指导和探究思路的引领;

(4)评价模块,给学生以真实的评价权利;

(5)流程设计模块,在与时俱进中创生新思想。

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数字化“有援”学习环境,包括 “资源支持”、“交流互动”、“合作探究” 三个学习模块,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需要“援助”而设计的。在这里不是每位学生都用到其中全部的援助,但当他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能够很轻松地在学习平台上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支架”。 这种“支架”不是提供现成答案,而是提供启发、咨询、资源和示范,教师也是学生可用的活的资源。学习伙伴也作为“有援”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实际上,数字化“有援”环境本身就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环境下的变式。

[1]李祎,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1-44.

[2]赵杰,王朋娇.网络课程资源的层级设计与管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7,(6):58-61.

[3]张广录.数字化平台下《项链》生成性学习课程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6,(10):32-34.

[4]百度百科,生成性学习[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85788.htm

2010-11-30

孙西朝,副教授,河北邢台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054001)。

责任编辑 三 川

G423

B

1009—458x(2011)05—0083—04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0130019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预设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