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助呼吸临床护理

2011-08-15 00:42王立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1期
关键词:动脉血插管呼吸机

王立辉

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但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涉及患者、呼吸机以及人、机协调等多方面的护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34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34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住院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36~67岁,平均52.41岁,其中严重创伤11例,重症哮喘6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7例,中毒8例,吸入刺激性气体2例。应用无创呼吸机12例,有创呼吸机22例,其中气管插管17例,气管切开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上机前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湿度在56%以上,紫外线消毒;患者取舒适体位,消毒呼吸机及相关设备、用品,连接通气管道,初步设置呼吸机工作参数及报警阈值。

1.2.2 上机中护理①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及强弱等,定期观察记录呼吸机参数和动脉血pH值、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情况,以了解人、机协调性,并根据呼吸机报警及时调整设置,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合并血pH值下降,应增加通气量;如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应提高吸氧浓度,必要时加用PEEP,潮气量及每分通气量降低应在排除管路漏气的情况后,增加辅导通气参数;气道压力增高或降低应仔细检查管路连接、插管位置、是否有痰液阻塞等情况,并对症处置[1]。②气道护理:呼吸机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后,气管正常生理功能减弱,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等,必须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一般采用化痰、抗菌药物加入呼吸机雾化器进行雾化,2次/d,每次30 min。对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使插管固定,随时检查紧压皮肤区域,防止发生坏死[2]。③吸痰护理:根据患者表现及呼吸机参数,及时发现并排除痰阻现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动作要轻、稳、准、快,由下向上转动吸痰,成人吸引压力不超过80~120 mm Hg,吸痰时间应控制在10~15 s内,危重和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吸痰时不宜一次吸净,应将吸痰与吸氧交替进行,防止发生低氧血症。

1.2.3 撤机严格把握撤机指征,采用过度撤机法,逐渐撤机。撤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幅度,连续监测ECG、BP、SpO2等,如平稳可逐渐撤机。

2 结果

本组34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死亡5例,死亡原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29例全部安全撤机,恢复正常呼吸功能。辅助呼吸时间7~36 d,平均19.45 d,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插管滑脱1例。1次性撤机成功28例,2次撤机成功5例,3次撤机成功1例。

3 讨论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可以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提供呼吸支持,以延长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临床使用的呼吸机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类型,无创呼吸机操作相对简单,护理内容较少有创呼吸机涉及内容广泛,护理操作复杂,是急诊内科、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的难点。我们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注重人、机协调,以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为护理要点,取得满意效果。本组34例患者生存29例,全部安全撤机;辅助呼吸过程中出现并发症3例,占8.82%,低于国内相关报道。

猜你喜欢
动脉血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