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黑色旅游地的开发

2011-08-15 00:50贾姗姗李经龙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黑色遗址旅游

贾姗姗 李经龙 孟 飞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我国黑色旅游地的开发

贾姗姗 李经龙 孟 飞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黑色旅游地是可供人们前往游览参观的人类死亡或悲惨事件的发生地或纪念地。近年来,这些与战争、死亡、灾难、暗杀、种族灭绝、恐怖事件或其他悲惨事件有关的地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旅游亮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黑色旅游地特别多。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黑色旅游地的类型与开发现状,并对我国黑色旅游地的深化开发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中国;黑色旅游地;开发

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是指人们前往人类死亡或悲惨事件发生地或纪念地游览参观的一种旅游现象。近年来,这种现象在国外,特别在北美地区的旅游学界,已成为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1]。虽然目前对其研究的并不多,但是黑色旅游远不是一种边缘形式的旅游类型,它是一种影响广泛的、早已存在的旅游现象。因为基督教徒们早就作为朝圣者去了耶稣殉难处、古罗马也早就存在了角斗场,另外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犹太殉难者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平之门纪念碑和长崎原爆纪念碑、美国的夏威夷珍珠港亚利桑那纪念馆和“9·11”事件后纽约的零地带(Ground Zero,美国世贸中心废墟)等也都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安排必不可少的部分[2]。近年来,这些与战争、死亡、灾难、暗杀、种族灭绝、恐怖事件或其他悲惨事件有关的地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旅游亮点,经常还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一、我国黑色旅游地的类型

从基本属性看,我国的黑色旅游地可以分为自然类黑色旅游地和人文类黑色旅游地。自然类黑色旅游地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灾难遗址、遗迹,譬如青海省的喇家史前灾难遗址(地震、洪水)、四川省的叠溪古镇遗址(地震)、江苏省的古泗州城遗址(洪水)、河北省的唐山大地震遗址和四川省的汶川特大地震遗址等。人文类黑色旅游地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灾难遗址、遗迹,譬如黑龙江省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江苏省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安徽省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和淮南大通的万人坑遗址等。

从区位属性看,我国的黑色旅游地可以分为黑色事件发生地、纪念地和演绎地三种类型。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开始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屠杀地点遍布全城,较为集中的地点有江东门、汉中门外秦淮河边、鱼雷营江边、中山码头、大方巷和鼓楼四条巷一带等20余处。这些地方都是黑色事件的发生地。1985年,为了纪念这段充满血泪的历史,缅怀惨死先人,警醒世人,政府在江东门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里就是典型的黑色事件纪念地。近年来,浙江横店影视城推出的暴雨山洪和火山喷发项目以及浙江岱山的台风乐园和中国台风博物馆,都属于黑色事件的演绎地。

从旅游者的行为方式看,我国的黑色旅游地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第一,可以见证公共死亡与灾难的现场。譬如台风来临,许多旅游者前往沿海观看台风;汶川发生地震,一些志愿者前往观看灾情;美国进攻阿富汗,一些好事者前往边境关注战况等。第二,以前发生的大规模的或者个人的死亡地。它包括暴行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淮南大通万人坑遗址)、灾难地(喇家史前灾难遗址、唐山大地震遗址)和战场(垓下古战场、平型关)等。第三,死难者的拘留处、安葬地或纪念地。它包括监狱(重庆渣滓洞监狱)、墓地(雨花台知名烈士墓区)、纪念碑(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和衣冠冢(史可法衣冠冢)等。第四,死难者的遗物或象征性的纪念物。这类黑色旅游地主要是一些展示被害者的武器、衣服、受害的刑具和其它人工制品的博物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第五,对死亡或灾难的演绎和模拟地[3](横店影视城的暴雨山洪)。

二、我国黑色旅游地开发现状

由于黑色旅游发展的阶段性,黑色旅游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国内尚未将黑色旅游作为真正的旅游产品提供出来,尽管属于黑色旅游范畴的服务和旅游活动早已存在,但业界和理论界对黑色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仍处于探索之中。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人文类黑色旅游地特别多,譬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第731细菌部队罪证陈列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重庆白宫馆和上饶集中营等等。另外,由于天灾的原因,我国的自然类黑色旅游地也不少,特别是最近形成的汶川特大地震遗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在地震发生的短短一分多钟时间内,地壳深部的岩石中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大断裂,其中的200余公里出露地表,形成沿映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

但是,目前这些黑色旅游地的管理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保护极为不力,破坏颇为严重。譬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被人拆移,毁为三块;淮南大通“万人坑”遗址残破不堪,门可罗雀;辽宁“万人坑”遗址无力维护,濒临湮灭;北京大学革命纪念碑被游客留字,写观后感;淮北市相山公园淮海战役纪念碑身首两处,被人踩在脚下;洛阳市烈士陵园开发公墓,烈士墓被夷为平地等。而且,许多黑色旅游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受到风、沙、雨、雪、气温等自然力的侵蚀、冲刷、掩埋、冻融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很快消灭殆尽。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一些黑色历史濒临被遗忘的危险。譬如,1944年5月至9月发生在云南省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血战,歼灭日军1200多人,我军官兵阵亡8000余人,伤者逾万。如今松山每个月都有日本游客前来祭拜,虽然我们阵亡人数是他们的好几倍,但除了清明节有附近的学校、单位组织人上山外,平时很少有游客去,人们已经把这里忘却了。当地居民对于这些遗址和历史,也没有丝毫兴趣,他们也淡漠了。

三、我国黑色旅游地的深化开发

为了使我国悠久的黑色历史不被忘却,也为了使我国众多的黑色旅游地不被破坏,达到科研教育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我们应该对我国的黑色旅游地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黑色旅游地的过度开发和商业开发都是我们所反对的,但是不能为此就停止对黑色旅游地的开发利用。这些地点作为旅游新亮点,接受与否只是时间距离远近的问题。这里需要明确的是:黑色旅游地建设的初衷并不是发展旅游,教育才是第一位的。黑色旅游地的发展使得管理员成为历史的监护人,他们绝不能操纵黑色旅游地去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也不能为了娱乐或商业宣传的目的而歪曲历史原真性,他们应该真实地把历史介绍给旅游者、传递给我们的后代。

目前,我国许多黑色旅游地的旅游活动还停留在被动展示阶段,让旅游者看图片、观遗物、听介绍,缺少高新科技的应用,没有现场感。而美国环球影视城却利用高新科技把地震、火山喷发、暴雨山洪、火车脱轨、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黑色事件制作得惟妙惟肖,使游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欧洲一些国家近年来每年都会在滑铁卢战役的纪念日来模拟这次举世闻名的战役。譬如2005年6月18日至19日,来自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24个国家的2200多名志愿者在滑铁卢模拟了190年前滑铁卢战役的情景,数万观众冒着酷暑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这一历史重现。事实上,我国也有许多重大的黑色旅游地,完全可以让它们历史再现,譬如垓下古战场(是楚汉相争最后的决战场地,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有东方滑铁卢之称)、淝水之战古战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役)、三河之战古战场(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逍遥津(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平型关(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等。对这些事件的真实模拟,将极大地增强黑色旅游的观赏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事实上,许多黑色旅游都是出于旅游者对不寻常的、古怪的事情的好奇以及强烈的偏好,甚至是出于教育或伦理的原因想认识人类所有的残忍与痛苦。因而说,黑色旅游的动机是隐晦的,难以解释而且难以拆散,是探险、求知、瞻仰、好奇、甚至面对死亡心理的混合。所以,黑色旅游地在市场推广和营销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低调化的原则[4]。但是,活着的记忆对于黑色旅游地的吸引力是很有帮助的,譬如《辛德勒的名单》、《珍珠港》、《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影片就使得相关事件没随时间的逝去而逝去,而且经久不衰,事件发生地也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由于作品的影响深入人心,也使得历史的真实性不易被随意曲解。

另外,黑色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其经营权与管理权绝不能分离,而且还应该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通过政府部门的专项补贴、社会募捐予以逐步完全免费开放,从而真正体现黑色旅游地的公益性和教育性。同时,必须尽快立法保护,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媒体、舆论等多渠道的监督作用,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黑色旅游地的商业开发,也可以避免为迎合游客而对历史的歪曲。

[1]李经龙,郑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9-112,120.

[2]贾姗姗,李经龙.安徽省黑色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开发[J].科技促进发展,2010,(1):252-253.

[3]Seaton,A.War and Thanatourism:Waterloo 1815-1914[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 26(1):130-158.

[4]胡传东,罗仕伟.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9-125.

Preliminarily Discus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Dark Tourism in China

Jia Shan-shan,Li Jing-long,Meng Fei
(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China)

Dark 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that has been under-researched,particularly in North America.It refers to a kind of phenomenon which to the sites associated with death,the disaster,the pain,the terrorist event or the tragedy.In recent years,these places relevant to war,death,disaster,assassinating,genocide,dreadful event or other miserable event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important tourist attractions.There’re many destinations of the dark tourism because of history in China.Based on analyzing the types and development of dark tourism,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ark tourism.

China;destination of the dark tourism;development of the dark tourism

F590.31

A

1672-0547(2011)03-0032-02

2011-04-15

贾姗姗(1987-),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

李经龙(1978-),男,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编号:2010sk059),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SKQN01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黑色遗址旅游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黑色
漆黑一片
旅游
那个黑色的夜晚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