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建构主义的框架结构揭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验了什么”实验研究

2011-08-15 00:50汤利军河海大学江苏0098华东师范大学上海0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育过程老师

汤利军 季 浏 (、河海大学 江苏 0098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00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体育运动习惯。对于每个水平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都给予了具体设置,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完全达到这样的目标。“这种目标设置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不符的事实就要求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体育学习的以及学习体验是什么。”[1](Stegeman,2004)“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很重要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基于学生对学习任务理解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话,会更加容易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体验,可以给体育教师复杂的教学过程提供宝贵的深刻见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2](Dyson,2006)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者已有的技能、学生的体验和学生解释教育的方式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体育学习中,学生在运动中的体验是宝贵的,这种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在体育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体验感受。“相关研究发现了孩子对同伴接受新技术能力的感受与接受体育教师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有着紧密联系。学生的这种体验感受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很重要的。”[3](Grenier,2006) 本文研究目的是运用建构主义框架结构去揭示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是思考了什么,是如何感受体育学习过程?研究结果暗示了什么?以期对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1、研究方法

选择33名学生的时候考虑性别(男、女)、运动水平(好,中,差)的差异。年龄10-13岁(5-6年级)。研究工具是“一对一”半结构访谈(基于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对一”半结构访谈(基于学生描绘的图片和写下的信息),“集体”访谈。访谈数据被记录和编码。学生的信息被保护。第一阶段11个男生7个女生参加第一阶段的一对一结构访谈。第二阶段一对一访谈是22个男生,9个女生。第三阶段集体访谈,分成两组进行深度访谈。每一阶段的访谈都基于上一阶段的结果具体分析。

2、数据处理

运用持续比较法(Charmaz,2006)分析每一阶段的数据,每一阶段数据被记录收集。针对学生对体育学习中的体验的描述,增加或改变下一阶段的访谈计划。在三阶段分析完毕后,出现了重叠主题,也就是文章所要解决三个主题:体育学习经验;基于体育教学的学习感知;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体育学习的感觉。对于他们的评论和主题进行描述来揭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想法与感知。

3、结果

3.1、“一对一”半结构访谈(学生阐述的信息)

3.1.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育学习体验

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描述指向特定学习结果,他们认为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目标比学习过程更重要。例如:学生1描述:我认为我做不到,我也不能确信那个技术是否很困难,但是我看到我的同伴都会做,我想我能的,但是当我自己练习的时候,每个部分都会出错误,我只有放弃,去做别的了。学生1的体验是能力缺乏导致在运动中没有体会到学习过程和提高技术所遇到的挑战。其他同学的成功在学生建构自己运动体验的时候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它可以使一个人的体育学习失去信心,也可以鼓励一些学生去参与体育运动。例如学生2在学习体操的时候说,刚开始我认为这项运动很无聊,我慢慢了解一点,我看到我的同伴都玩的很好,就想与她们一起玩,慢慢的也就产生了兴趣,也就喜欢这项运动了。

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学习体会的时候都强调了在学习新任务之前和任务之中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对于他们的答案我们分析出他们所学的技能是镶嵌在已有相似的技能之中的。同时,学生定义的学习,是指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新的任务。学生3描述:老师说了一个新的任务,给予了指导,并且我们自己想象,我对这个运动项目一无所知,然后开始学习,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我还是不会。在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技术的学习基于对任务的理解,要明白学习任务的规则和正确示范。学生对于学习的体验认知还停留在教师的指导上,还停留在她们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什么。例如学生4描述:这个技术很容易学习,只要老师讲解的清楚或者给一个完整漂亮的示范。有这样说法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很流畅的,他们认为学习是很自然的。例如学生5:每次我认为这个球能投进去,基本都能投进去,一般不会错。当问他在哪里投都可以吗?他自信的说可以。对于这些学生学习过程是不困难的也不复杂的。一般来说学生回答学习的体验还是缺乏细节。他们还仅仅在描述他们看到的与他实际练习之间的差距。例如学生6对于学习新技术的体验。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我会一直观察,在老师讲解示范后我自己做,看起来很容易,自己做的时候觉得很难。当被问及老师的指导对于他们的学习帮助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反映。当被问及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时候。也很少有词语表达。学生说:老师的讲解是很少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们自己练。我明白该怎么做,我也尽力的去练习。我常常是成功的,我就知道了如何进行这个项目的游戏。许多孩子没有注意到体育运动是作为一个锻炼项目,可以使他们明白一些复杂的规则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获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方法。学生表达的水平似乎受限,他们似乎还不能完全表达他们的思想。

3.1.2、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老师输入信息的体验

谈及老师在他们学习中的地位和贡献时,许多学生的观点认为,如果老师能很有技巧的、很清楚地表达技术要领的时候,他们会学的更好。例如,学生7被问到在你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贡献如何?他比较了两位体育老师。一位老师表达的很清楚和简洁。另外一位老师表达的很冗长也不清楚,让人很难理解与接受。这个例子说明了老师对运动技术简明清楚的表达很重要。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清楚,老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不可能协调一致。例如学生3,学习体操的时候我就是学不会,老师说的不清楚,我对技术更不清楚,我只有放弃其学习体操去练习其他的项目。这与(George Graham,2008)研究相符合。“对于自己体育学习的帮助排序为(1)同伴(2)父母(3)职业运动员(4)体育教师”[4]

3.1.3、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体验

当被问及他们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的什么?结果得出同学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对它们影响很大。这与(George Graham,2008)研究结果相一致。研究中暗示了团体组成的重要性。例如,在他们被要求分散完成某个任务的时候,完成的效率就会很低。一个同学在分散练习的时候没有被同意参与他们的团体,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去学习运动技术很可能就会有障碍或者给他造成不良的影响。学生10描述了他在团队的鼓励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体会。体育运动是很有趣的,当我和我的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我感觉很快乐也很愿意去玩耍,但是如果不和我的同学在一起玩耍,我就感觉体育运动没有多少乐趣。因此,如果不予我的朋友在一起玩耍,我也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结果还显示:当学生被分到不遵守规则,不喜欢体育运动,还喜欢相互争论的团体中,他们也不会感到体育学习的快乐。由此可以看来,团体的组成在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3.2、“一对一”半结构访谈(基于学生描绘图片和写下的信息)

3.2.1、学生自我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

他们描绘大多是老师介绍过的游戏或运动项目,大多数孩子也给自己描绘的东西做了说明,但是与第一部分相似的是孩子在表达方面还是受到词语的限制。他反应的是喜欢什么运动而不是表达出体育学习过程的体验。当问及他们不喜欢什么运动的时候,他们说不喜欢丢手帕,因为丢手帕有欺骗感。当问及他们如何学习体育运动的时候他们都倾向于不提供细节。学生能区分欠缺某种运动能力和有意思的运动。例如,学生说,我篮球技术不好我也不喜欢这个项目,认为没有意思。当然,有的项目我技术不好但是我还是喜欢的,例如羽毛球。通过学生的描绘能探测到学生潜在体验。学生似乎有更多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学生能表达出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与障碍。例如:学生描绘练习倒立时候说,我发现练倒立相当的困难,即使靠着墙倒立还是很困难。”问:你认为困难在哪里呢?答:面对着墙练习我很恐惧,我靠着软垫可以进行倒立,当我背对着墙的时候我就害怕。

3.2.2、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老师输入信息的体验(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没有过多评论)

3.2.3、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体验

关于与同伴一起运动的体验,学生描绘的图片、记录下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都显示了学习体验多样性。许多学生都强调为了提高在一起合作的效率,合作规则的科学性很关键。例如,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需要某一个人出去做这件事情,但是没有人原意,大多数时间就会被浪费在争论上。团队的组成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很重要,而且团队中学生的表现对于他们体育学习也很重要。例如学生描述了他对团队学习的体验:许多学生说你不能参加这个练习,你没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让你参加了这个项目,你就会变得很自信,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功。问:你什么时候感觉自己特别的好?回答:我做足球守门员的时候,我扑出了点球,许多学生都说“好极了”,那时候我很自信。问:你认为其他学生的评价重要吗?答:当然重要,因为他们信任我,我能做到,我会成功的。

3.3、集体访谈

3.3.1、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集体访谈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关于孩子在学习技术时候体验与感受。集体讨论是自发的组织代替了深思熟虑的讨论主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孩子谈话的深入。例如,在谈话的过程中关于跳高的话题。学生说:跳高确实比较烦人。问:当你说跳高比较烦人的时候,你想表达什么?答:因为我完成不了任务。问:原因是什么呢?答:我害怕杆子打到自己,搞得自己像傻瓜一样。问: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你怕其他同学笑话你。答:是的,我会有一种奇怪的恐惧和反应。问:什么反应?答:胃疼。问:你是否只是在跳高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情况呢?答:其他事情也会有,只要我感觉到压力的时候。问:你什么时候会感觉到压力?答:当我迟到的时候或跳高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压力,因此不敢跳,跑到面前又回去重来。有9个学生有类似感觉。学生继续说,每次跑道杆子面前感觉好高啊,不敢跳就回去了。另外,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学生还不能清楚的表达他们所学的技术,他们还只是认为多实践、多训练就会做的更好。奇怪的是,在谈论的过程中,孩子很少试图改变这种理念。

3.3.2、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老师输入信息的体验

在集体访谈的时候,学生很难表达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他们在表达老师的思想和意图的时候表达不是很清楚。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说的是合理的,但是不见效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指导没有具体化的感受。教师是技术的指导者,学生并不能说出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的教学体验,而且学生很少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他们对于老师的指导与学习体验之间还没有建立联系。学生说:老师说什么,我就说是,但是许多时候我不知道我所学技术的意思。

3.3.3、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给予了更多的体验细节。她们很喜欢与朋友在一起运动,他们也知道老师不可能在每一次的体育课上都把他们分在一起的。他们还说如果自己不在自己朋友的团体里练习,那么自己练习的机会都会变少。很少学生表明自己在其他团体里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也暗示了学生团体的体验对于未来的活动是有导向性的。

4、讨论

这篇文章主要是探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何思维的,揭示了学生的想法,显示了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是如何构建自己学习任务。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使用的方法和孩子在实验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学习体验。

方法讨论:深度访谈是基于半结构访谈“关于学生学习经历”描绘下来的、写下来的和说出的相关问题。学习的感知是基于教师的输入和与同伴一起。研究表明群组访谈结合学生描绘的和写下来的关于学生学习体验的经历比单个学生的访谈效果要好。群组讨论降低了教师对学生输入的作用。群组访谈缺点也许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忠诚原因,学生不愿意自由的发挥关于教师的一些作用。当他们在单个面谈的时候也许会说的自由轻松一点,在群组面谈的时候,他们还担心有些同学与老师的关系很好等问题。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群组访谈还是最杰出的应用工具。

孩子表达出来的真实体验隐含了什么?研究揭示了学生在访谈、描绘等过程中倾向于具体结果阐述。学生是想知道如何进行真实的运动?并不想进行探究式的挑战。例如,学生表达他们知道了规则,但不愿意解释过程,在描绘的过程中倾向于描绘体育活动和器材。当孩子表述自己学习经历的时候与学习结果等同了。在她们描述体育学习经历的时候,运用了相似的表达方式以及相似的词语。当他们尽力去表达他们学习经历的时候似乎受语言表达的限制。表明孩子在对体育学习情况和描述自己感受的时候,没有自己更好的词语来解释。在测试过程中孩子说“不断练习”、“尽自己最大努力”是体育学习的最好方法。这也许是被老师误导了,学生没有感受到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学习体育运动。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决定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注重学习结果,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后续研究将要考虑如何打开孩子受限制的语言表达,使孩子能清楚的表达他们体育学习过程和他们自己的观点。结果表明,学习小组的组成对于他们的体育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与他们的朋友一起共同完成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少孩子说出学习小组是如何对它们体育学习帮助的。接下来将研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提供的体验更好的进行学生团体教学?建构主义观点,学生的经历和他们对知识的建构是发生在一定的学习方式基础上的,老师应该明白学生学习的体验。这一假设的真实性在我们实验的数据中反映出来了。结果表明,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们想了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给他们的学习经历定义在他们的体育学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决定了他们是否听老师说什么,是否付出努力去学习?在任务开始之前他们决定是否参与这样活动?下一步研究是把孩子的想法和体验如何纳入课程计划,使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能更好的基于学生在学习任务时候的真实感受,更加了解学生作为建构者的想法,教学质量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1]Solmon,M.A.,&Carter,J.A.Kindergarten and first-grad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one teacher’s classes[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4: 95-97.

[2]Dyson,B.Students’ persp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J].The handbook of physical education,2006:326–346.

[3]Grenier,M.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J].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2006,245–260.

[4]George Graham.Children’s and Adult’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J].2008:244.

[5]Lee,J,C.K.Teacher receptivity to curriculum change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the case.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05:95-115.

[6]Dufour,R.Berkey,T.The principal as staff developer[J].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2007:38.

[7]Fullan,M.The.New Meaning af Educational Change[J].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2006:56.

[8]Amy S.Haa*,Ada C.Wong.Understanding teachers’ will and capacity to accomplish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the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J].Sport,Education and Society,2008:77-95.

[9]Sum,K.W.Ha,A.S.Chan,W.K.&Johns,D.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lives of P.E.teachers in Hong Kong [J].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College ofSport Science,Switzerland,2006:5-8.

[10]Louis,K.S.Change over time? An introduction? A reflection?[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6:165-173.

猜你喜欢
体育过程老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节日快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