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改变普通高校田径课程现状的思考

2011-08-15 00:50管照斌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评价

管照斌 刘 宏(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目前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现状,田径这项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面临着退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系统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笔者以为,只有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彻底更新体育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深化改革现行的体育教学课程中有关田径运动模式、方法、手段、评价体系。

1、普通高校田径课程的现状

有关资料显示:东北和陕西60所高校,开设田径课程的有10所,因学生选课人数少,达不到规定开课人数而取消田径课程的有20所,未设置田径课程的有30所。安徽和广西20所普通高校,开设田径课程的有4所,因学生选课人数没达到规定开课人数而取消田径课程的有2所,未设置田径课程的有14所,常州、浙江、北京、辽宁50所高校开设田径课的有13所,因学生选课人数没达到规定开课人数而取消田径课程的有9所,未设置田径课程的有28所。

全国26个省市被调查的208所普通高校正常进行田径教学课程的只有11所,占被调查高校数的5.29%。因学生选课人数没达到规定开课人数而取消田径课程的有69所,占被调查高校数的33.17%,未设置田径教学课程的有128所,占被调查高校数的61.54%。总体看来,正常坚持开设田径课程的高校有11所,占比例为5.29%,不论任何原因没有开设田径课程的学校有197所,占调查比例的94.71%。

学生如何看待田径课程: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堂随机问答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5份,问卷问题1: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写两项。男生趋向很集中,在足、篮、羽、网项目上,没有田径。女生比较分散: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瑜伽等,没有人喜欢田径项目。调查卷问题2:学校如果开设田径项目选修课,你会选吗?除两名男生以外没有学生选择去选田径课程。

在课堂问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答案归纳有几种:一:小学、中学体育课曾经上过,长跑,短跑,铅球。二:刘翔,跨栏世界第一,奥运冠军。三:奥运会,金牌。

对田径运动课程的看法:一:枯燥、又苦又累、没有兴趣,不如球类好玩。二:考试不好过,得不到好分数。三:不是专业运动员,又不去奥运会,没有田径课最好。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理念的混乱和对田径运动的属性的认识不清。

通常人们说到田径运动,首先联想到的是奥运赛场上,激烈的田径比赛场景,是刘翔的世界第一,破世界记录,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而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或多重属性。人们忽略了田径运动的另一属性,生存、健身、健康,这才是它本来的面貌,这项运动发生的初衷。

理念的混乱导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运动项目照搬了竞技体育中田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模式。而这种理念混乱导致的现象,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学生多年的专业运动员训练模式的田径教学课,使学生早已厌倦了所谓的田径运动,使学生一提起田径课,就想到田径场枯燥的一圈圈的转磨,教师手握秒表大声的催促,时间如鞭子无情抽打着学生,有的学生跑完晕倒在场地上,有的蹲在地上呕吐,这不是增加体质,是对健康的摧残,完全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全的竞技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竞赛为中心,以时间、高度、远度为评价标准,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运动成绩,成了唯一的标准。学生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学生非常刻苦的练习却也很难达到标准,也很难超越天生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这样以竞赛形式的考核方法,对不少同学是个致命的打击,会使他们永远远离田径运动,对这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把很多学生赶出运动场。

田径运动多为个人项目,在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或考核学生体会不到团体的力量,各自为站,不能体验集体在一起共同客服困难,战胜疲劳,取得胜利时欢悦的心情,集体的力量最无穷。

3、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扭转不利的局面,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解放思想,更新概念,深化改革,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3.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完全照搬竞技体育一套,是因为多年来的延续,以前的人们没有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多重属性,而只看到了竞技的一面,从观念上田径运动就只有比赛,比赛就是一切,一切都围绕比赛而发生发展,而导致田径教学课程也以竞技为核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都是竞赛和为竞赛服务的专业训练的翻版,照搬,观念和思路禁锢在竞赛这个圈子里。田径运动的另一重属性“生存,健身,健康”才是它永恒的主题,是它产生的初衷。古希腊山岩上刻着的格言: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康吗?跑步吧!你想聪明吗?跑步吧!这才是田径运动最好的诠释。两种属性的田径运动,虽有相同之处,更有本质的区别。全面清楚的了解田径运动的属性,更新我们的观念,调整好思路,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2、认清高校的培养目标,深入改革,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建设者,不是田径运动员。全国只有一个刘翔,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刘翔,培养目标决定了采用什么形式方法内容去完成培养目标的任务。

在轻松,愉悦,欢乐的气氛下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完成田径课程的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举个例子,中长跑项目是学生最讨厌的项目,没有几个学生喜欢,会主动去练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带领学生做完准备活动后,宣布,男生1000米田径场2圈半,女生800米,田径场2圈,口令发出,学生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两眼发直,头脑一片空白,学生自己形容长跑的情景:像磨房拉磨的驴子,被分数的鞭子抽赶着,转圈。换个思路,如果把中长跑的练习改在校园的便道、乡间田野的路上,或其他场地上,匀速跑变成变速跑,两个人拉着手跑,一个宿舍为一组视为一个人,各种距离、方向,变换接力道具的接力跑,练习场地的变换,使参与者有新鲜的视觉感,注意力的转移会有助于忽视距离,在不知不觉中跑完规定路程,减少疲劳,增加锻炼者乐趣,变换跑的方式和内容,使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对他的责任感,内容的变换,使参与者更多的去考虑如何应对新鲜的内容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跑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田径课程中跑的练习。以此类推,跳跃,投掷也可以参照改变模式内容,以完成田径课程的教学,田径还是田径,此田径非彼田径,它完成从传统模式到现代需要的转变还是田径运动最主要的使命,让参与者获得健康。

3.3、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奋发向上的最好手段。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改变单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的学生评价方式,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情况,发展优势和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出评价。”

“要转变学生评价的观念,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发展性,重点考察学生进步的情况,要注重教育性,以发展有点和鼓励为主,现行的田径教学课的评分标准、方法,是参照运动员等级制度的思路而定的。”达到什么成绩,评为什么级别的运动员,前因后果一概不问,只有成绩。学校体育教学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要锻炼学习,都要健康成长,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要全面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参与者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加深对所学课程的喜爱程度,更加积极的去参与,增加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必须改革以时间、高度、远度为单位的单一的田径课程评价体系,使所有学生回到田径课程中来。

首先是不以一考定终身,不能学了一学期,一次考试全概括了。这样级不科学不全面,而应是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练习的积极性,对田径运动的理解、创新能力、学生自己纵向的比较。总之,田径课程评价系统要体现鼓励为主,对学生要产生正面的影响,使学生更积极的参加到田径运动中来,便是成功的评价系统,更是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评价体系。

结束语:

不能让田径这项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从高校体育课中消失,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评价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