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翻译中“归化”的认知机理研究*

2011-08-15 00:43伍俊文
外语与翻译 2011年1期
关键词:译语归化发票

伍俊文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安徽 合肥 230023)

技术翻译中“归化”的认知机理研究*

伍俊文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安徽 合肥 230023)

译界研究归化是将其作为与异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展开讨论的。本文以常规关系理论为框架,将归化作为技术翻译中的一个现象进行解释,试图发现其运作规律。在常规关系理论框架内,归化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归化是用符合译语语言文化系统的常规关系构建与原文心理类层级结构一致的心理类层级结构。

归化;技术翻译;常规关系;心理类层级结构

一、技术翻译

(一)技术翻译描述及标准

技术翻译是专业翻译的一种类型,包括由技术材料撰稿者撰写的文档(用户手册、用户指南、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等)的翻译,或者特指与技术专业领域相关的文件和材料的翻译,或与科学技术信息实际应用相关之文本的翻译。

对应用翻译的翻译标准,林克难、籍明文(2003:10-12)提出“看、译、写”的翻译标准,“看”就是“阅读、熟悉在相同环境中,操英语母语者是如何表达的”;“译”就是“翻译时模仿英语表达式,而不是逐字照搬,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母语者的阅读习惯”;“写”就是“根据翻译发起人的意图,直接用英语写作”。其中,“译”的标准可以看作对译文的要求,这里是针对汉译英,将英语作为译语来描述的。由此看来,技术翻译需要以译语读者为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19682-2005)中对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

(1)忠实原文

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无核心语义差错。

(2)术语统一

术语符合目标语言的行业专业通用标准或习惯,并前后一致。

(3)行文通顺

符合目标语言文字规范和表达习惯,行文清晰易懂。

这样看来技术翻译译文要以译语为中心,为译语读者服务。

(二)实例观察

(1)Payments to be made by either Party(“Payer”)to the other Party(“Payee”)shall be invoiced by Payee pursuant to relevant articles of the OFF SHORE ESC.The invoice amount shall become due thirty(30)days after the invoice date.This day shall be regarded as the due date,provided that the invoice an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to be submitted to Payer have been received by Payer not less than twenty-five(25)days prior to the due date.

合同的一方(如“付款人”)向另一方(如“收款人”)作支付,收款人应该遵照近海工程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先为付款人的应付款开具发票。发票款额在出具发票之日以后三十(30)天到期。在这种情况下,即付款人收到发票和相关文件之日至发票款额到期之日不少于二十五(25)天,上述发票日将视为应付款项到期日。

译文中的划线部分是译者增加的词语。对“This day shall be regarded…”,在译文里作一点补充(添加“上述发票日”)使得意思更为明确。根据常识,发票应在支付之前30天出具给付款人,译文中加上“先为付款人应付款开具发票”,使付款程序描述更清楚,便于译文读者理解。这里给出的译文就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接受,采取了归化的翻译方法。

(2)The unit price and provisional sum items submitted in the contractor’s bid price schedule shall be reflect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provisional sum items”译为“暂设工程项目费用”,要把“items”放在“provisional”之后,“sum”之前来理解。因为在汉语中,项目多指物或工程,如果按源语语序,把这一短语译成“暂设费用项目”,和“unitprice”同作为“submitted”的行为主语,则是不恰当的。在“Activities shall be cost loaded”中的“activities”则根据相关合同常识,确定为“施工作业”。这个译例中同样考虑到汉语相关语言习惯,灵活变通,在保证不歪曲译文信息的情况下照顾到了汉语的表达习惯。

(3)According to application and traffic volume,train may be composed of up to ten sections(two end and eight middle sec-tions).

磁浮列车至少有两节车厢。每节车厢平均设座位约90个。根据实际情况及客流量,列车可由多达十节车厢组成(前后两节类似于传统列车的机车和守车,中间还有八节)(毛荣贵,范武邱2002:50)。译者指出这个译例中若将“two end and eight middle sections”译成“‘首尾各一节,中有八节’,那就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列车前面为机车,后设守车并非新鲜事,但不留心观察和思考,就很难恰如其分地将其表述出来”。这就说明了,对于原文读者来说,理解原文表达的意思并不困难,也不容易引起误会;但是在译文中,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表达准确,帮助译文读者理解。

可见对于技术翻译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充分照顾译文读者的接受,译文要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这里就体现出了归化这一翻译方法的本质,因为归化指的就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译文适合译语语言体系,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但归化是如何在技术翻译中运作,支撑归化运作的认知机理又是怎样呢?

在引用上述三例的译者的实践经验时多次提到“常识”,如例(1)中提到,发票常识;例(2)中提到汉语的习惯表达;例(3)中提到了列出的常识。这些常识构成了技术翻译中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技术翻译的成败决定于常识的翻译。这些常识就是常规关系的内容了。可见,常规关系原理是支撑归化运作的认知机制。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常规关系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探索技术翻译中归化运作的认知机制。

二、常规关系理论

我们理解归化运作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将归化的运作看作是受人们大脑中的心理模型类层级知识结构关系性知识制约的。这种心理模型类层级知识结构是我国学者徐盛桓(2007b:2-9)作为语言推理的一种理论模型提出来的,称为“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实质是常规关系推理。

常规关系式是常规关系是事物间的一种自然关系: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环境,事物有自身的外在形式、内部结构、作用功能,事物有其发生、发展变化、终结的过程,这些过程都会有其前因后果、取一定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性质特点,而且事物同周围环境还会相互作用,从而同他事物也建立关系,如此等等。这些被人们认识或想象为如此以后,就会以知识形态或社会意识的形态作为认识成果固定下来,于是某一事物同另一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某一事物的某一状态同某一(些)时间、空间、性状、形态、功能、变化、因果等之间的关系,就会被认定为较为经常性规约性地建立起来的联系,成为某一“常规关系”的基本内容(ibid 1993b:11-18)。常规关系有“绝对的和相对的”。“绝对性的指这些常规关系已有人类的共识”;“相对性的指这些常规关系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表现出来,这个范围可能同国家、民族、宗教或教派、社会制度、阶级、阶层、社团甚至个人有关”(ibid1996:3)。绝对的常规关系指那些为人类所共同认同或认识的,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相对的常规关系是指受到文化、地域、民族等因素限制,不为人类共同认识的关系。

常规关系可用于语用推理。其中的[相邻±]、[相似±]是常规关系的两个维度,即通过相邻和/或相似关系,把体现了常规关系的小型知识集连通为具有多层级的支系统和分系统的知识结构;或者说,以相邻、相似的抽象知识,将有关的类知识组织起来了。具有相邻和/或相似关系的两关系体,一关系体的存在总是内在地蕴含着另一关系体的存在;在一定的语境下,提到x就可能意味着y。具体表现为相邻/相似律及其若干引理(ibid2006:107-111)。对于“报考博士研究生”来说,提到这一事件,也就意味着要选方向,联系导师,报名,缴费等一系列事件。

三、归化运用的认知机理

译界将“归化”看作一种翻译策略,与“异化”相对应。归化多指译者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以尽可能减少译语读者对外语文本的生疏感的翻译策略;异化则指刻意打破目的语的规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语言特色的翻译策略。

本文讨论的归化指技术翻译中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译语文化为重的翻译方法。归化作为翻译方法,利用归化产生的译文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容易让人误以为探讨归化,就只能去译文里找寻其轨迹。可是要想深入了解一项结构的本质,就需要回溯到其产生过程去挖掘,因为结果是过程的产物。所以本文认为归化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是贯穿翻译过程的,至少从原文到译文这样一个面向文本的过程。无论译文多么受关注,原文作为翻译的起点是不容忽视的。

归化翻译的目的是要产生符合译语文化,能够使译文读者接受的文本。在常规关系理论框架中,归化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归化认知机理研究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归化的作用下原文怎样过渡到译文?为方便说明,设原文为A,译文为B。

判断一个文本是否是翻译的三个要求是:1、有一个原文文本,这个文本处于另一种文化中;2、至少要经过一次转换,即从原文文本出发产生一个与原文文本在某些方面相似,而不同语言的文本;3、两个文本间存在文本间性(Toury 2001:33-35)。B是从A转换过来的,与A在某一个方面相似。就技术翻译来说,《国家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19682-2005)中对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中有一条是:“4.1忠实原文”即“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无核心语义差错”。说明A与B之间相同点在于传达给读者的信息相同,其核心语义相同。

根据常规关系原理,A是一个心理类层级结构,其核心常规关系是B的主题或话题所涉及的常规关系,其余常规关系与之相关,通过相邻/相似关系一起构成常规范型。要想“准确传达其信息”,并“无核心语义差错”,就需要用符合译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系统的常规关系构建一个与原文结构一致的心理模型。

根据语言转换守恒律,一个语言单位的存在形态可以在结构边界范围之内转换为另以形态,但转换前后的功能量不变。功能指语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功能不变指转换前后,总的功能量不会无条件地增减,只是各功能的分配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徐盛桓1993a:9)。那么翻译可以看作是原文的存在状态在一定范围内转换成另一个状态,即译文的存在状态是原文存在状态转换后的结果。“信息”能够准确地传达,同时“核心语义不变”就保证了两种存在状态的总功能量不变;相对于原文来说,译文中的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就说明了但是各功能的分配发生了变化。

因此,常规关系理论关照下归化的认知机制可以描述为:用符合译文语言文化体系的常规关系构建与原文心理类层级结构一致的心理类层级结构。

那么回到例(1),这里采取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即对译文做了变动使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便于汉语读者接受。译文增加了原文中看似没有的语言表达式,这一语言表达式描述的是汉语文化中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签订合同的常规步骤,这一步骤属于签订收付款合同者一常规范型。换句说,“先为付款人的应付款”开具发票这一事件与签订收付款合同这一事件相关,是其中的一个流程。那么在这个英译汉的翻译中,添加这样一个事件不是偶然的,是为适应汉民族惯例的。根据相邻/相似律,提到关于签订收付款合同,就意味着包含“先为付款人的应付款”开具发票这一事件。在译文中将这一内容增添出来,是照顾到汉民族文化习惯,是合理的。

四、结语

本文根据技术翻译的基本要求,通过实例观察发现归化在技术翻译中是自然的,且必要的。本文在承认归化存在合理性的前提下,将归化从归化/异化统一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考察;在考察归化的时候不否定异化,不评判归化异化孰优孰劣。而是将归化作为技术翻译中的一个现象进行解释,试图发现其运作规律。技术翻译的基本要求突出了常规关系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了常规关系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经过分析推理,发现在常规关系理论框架内,归化贯穿整个翻译过程;归化是用符合译语语言文化系统的常规关系构建与原文心理类层级结构一致的心理类层级结构。这是对归化运作的认知识解。

[1]Mark S,Moira C.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Toury 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贾文波.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导向——“异化”“归化”讨论后的思考[J].上海科技翻译,2004,(3):6.

[5] 技术翻译[EB/OL].accessed2010/12/29.http://baike.baidu.com/view/2139613.htm.

[6]林克难,藉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2003,(3):10 -12.

[7]毛荣贵,范武邱.磁浮列车何以“浮飞”[J].中国翻译,2002,(1):51.

[8]徐盛桓.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下)[J].现代外语,1993,(1):9.

[9]徐盛桓.论“常规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六[J].外国语,1993,(6):11 -18.

[10]徐盛桓.常规关系和文化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1):3.

[11]徐盛桓.相邻与不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107 -111.

[12]徐盛桓.心理模型与类层级结构[Z].认知语言学讲习班讲课提纲,2007.

[13]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7,(3):2 -9.

2010-12-30

伍俊文(1971-),男,湖北武汉人,翻译。

猜你喜欢
译语归化发票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采购发票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实现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