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有益探索
——以北碚建设区江东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为例

2011-08-15 00:53中共北碚区委党校课题组
重庆行政 2011年6期
关键词:产业带北碚区农户

□ 中共北碚区委党校课题组

统筹城乡发展的有益探索
——以北碚建设区江东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为例

□ 中共北碚区委党校课题组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北碚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土地流转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倾力打造江东花木暨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并探索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四种模式”。

一、北碚区江东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的基本情况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四种模式”

(一)北碚区建设江东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的基本情况

重庆市北碚区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是重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三大示范区之一,包含重庆市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及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位于北碚江东片区,重庆市外环高速公路水土出口附近,沿碚金线两侧呈带状分布。其规划面积25000亩,以江东花港、大地渔村、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金峡桃源、胜天牧野八个项目点为主,主要从事花木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及生态旅游等产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房改造和环境整治的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初步实现了农民职业化和就地市民化,促进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八个项目点基本情况如下:

江东花港:是西南物流港项目,规划成为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协调发展的典范。主要由重庆商社集团投资建设,项目规划占地4500亩,利用临近外环高速、辐射重庆主城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设占地3平方公里的物流港作为生鲜产品的加工采购基地和重庆地区农产品向外地输出的主要市场和窗口,从而带动三峡库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销售和附加值的提升。

大地渔村:是嘉陵江名优鱼养殖示范基地,依托西南大学的科技优势,打造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洼地。大地村荣获2007年度“全国十佳小康示范村”。渔村规划面积2000亩,养殖面积1500亩,其中无公害渔业基地200亩,有机渔业基地600亩,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该村围绕渔业特色,做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建成渔业养殖、示范、加工、观光、休闲的高档项目。

重庆农谷:是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增收的方式,进行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该项目位于静观镇素心村,为2009年重庆重点建设项目,规划面积4500亩,总投资5.6亿元,是集现代农业生产、展示、温泉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素心村农民新村“芳泽居”获2007年“重庆广厦奖”村镇建设类金奖,农民已陆续入住。

乡村嘉年华:规划建设为一个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的样板。总占地面积5000亩,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主要包括体验旅游和休闲旅游两个主题区、十大功能组团。其中乡村嘉年华主题公园占地800亩,项目总投资11.6亿元;“美丽乡村休闲谷”投资6亿元,占地5000亩。

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促进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共同发展和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特色产业园区。占地6255亩,由北碚区政府与台湾善玉公司合作开发。园区分为以台湾生物科技为主的泛农产品加工区,以台湾良种繁育、种植为主的种养殖区,以及以呈现台湾风情为主的观光旅游区。

多彩园艺:是花卉与彩叶观赏植物生产示范中心,是高新技术自主研发和试验生产的示范基地。该项目引进浙江森禾种业投资,一期投资3600万元,占地面积800亩,拟建成一个集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开发应用、工厂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示范中心。

金峡桃源:依托冬桃基地和偏岩古镇的优势,发展游古镇、品冬桃旅游项目。规划面积6400亩。现有冬桃生产基地2000多亩,拓展桃源面积200亩,种植观赏桃树2000多株,补种林下药材200亩,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4000余只,完成50亩精养鱼池建设。

胜天牧野:充分利用金刀峡国家级景区和胜天湖水库资源优势,发展高山旅游的高档旅游项目。规划面积8400亩,除高山旅游外,种草养畜,形成农业生产、乳制品加工与都市旅游共同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联动新格局。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四种模式”

北碚区在建设“一线八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初步探索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四种模式,农民由从事分散耕作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者,逐步发展为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和职业化农民。

1.以“大地渔村”为代表的农民自主型。即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该村自实行土地承包后,一些农户陆续进行田改塘,从事养鱼生产。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产业化经营。一些农户通过调地、转包、租赁经营等形式,逐步形成了一批养鱼专业大户。同时,村委会因势利导,建立“渔业协会”这一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养殖、购销、技术指导等一体化服务。

2.以“重庆农谷”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由生态农业园区管委会下属国有投资公司——重庆绿韵生态农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具体实施,负责组织土地流转,建设基础设施,兴建农民新村,统一对外招商,进行农业产业深度开发。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农民转型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业产业工人,实现了政府塔台、企业唱戏、农民增收。

3.以“多彩园艺”为代表的业主带动型。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浙江森禾集团投资,利用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及市场网络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花木研发示范基地。一方面,当地农户从该企业领(购)得幼苗种植,成材后由企业回收销售,农户赚取种植收入;另一方面,被流转土地的农户和其他剩余劳动力在企业示范基地打工,赚取打工收入。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业主主导、政府协调、农民得实惠的路子,是“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的样板。

4.以“专家创业园”为代表的专家助推型。该项目核心区选址在台湾农民创业园,与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有机结合,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北碚农业科技实力雄厚、农业科技人才聚齐的优势,加强区、校(所)合作,建立“专家大院”,聘请西南大学等校(所)的专家学者,为北碚的花木水果种植、渔牧业养殖及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带建设提供规划策划、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北碚区与西南大学签订协议,将该产业带作为该校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基地。

二、发展特点

北碚区在建设 “一线八点”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三四三”的特点。

(一)突出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即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花木种植在北碚区江东片区已有500年历史,其中心区域静观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并培育出了盘扎盆景、素心蜡梅等享誉中外的特色产品。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花木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北碚区目前已种植经济花木9.6万亩,其中处于“一线八点”的水土、静观、柳荫、金刀峡四镇种植花木5万余亩,销售收入5亿多元,花木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随着花木产业的发展,北碚区委、区人民政府因势利导,引进现代农业的理念,不断拓展农业业态,将处于碚金线的四镇定位为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带,即以花木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与旅游业,并带动渔业、畜牧业、水果、无公害蔬菜、商品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建设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带的过程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打造了金峡桃源、胜天牧野等八个项目,建设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嘉年华旅游景点,兴建了和谐天香、美心等档次较高的餐饮、住宿、娱乐服务设施;发展了一批各类农家乐。

(二)推进“三个集中”。一是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截止2011年6月,水土、静观、柳荫、金刀峡四镇共流转土地4万余亩,占现有耕地的40%,逐步形成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产业向生态观光旅游业集中。在碚金线四镇村社,农业结构已进行了重大调整,农业业态已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在沿线可视范围内,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花木和发展观光旅游业。以静观镇为例,花木观光旅游产业已占全镇农业产业的70%。三是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兴建农村新居民区,分散居住的农民向社区聚集,不仅能满足农民住上好房子的需求,也有利于节约用地,集中建设供水、供电、供气、道路交通以及文化、健身等服务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北碚区委区、区政府始终将兴建农民新居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碚金沿线已规划建设较为集中的农民新居有:水土镇大地村农民自建新聚居点共2期10万平方米;重庆农谷建农民新居“芳泽居”1.6万平方米;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建设农民新居22万平方米,目前已峻工入住5万平方米。农民新居点已成为碚金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探索“四个置换”。一是宅基地换住房。通过建设用地的异地置换,农民搬迁到农村新居。经过土地整理公司的整理还耕,其节约用地形成的价值是建设农民新居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土地经营权换收入保障。土地流转后,农民凭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由龙头企业、农业开发公司给予相对稳定浮动的补偿(一般按当年的粮食市场价格计算),农户可获得一笔较为稳定的收入。同时,对逐步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男60岁,女55岁),给予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三是培训换就业。土地的流转意味着农民原有生活资料的丧失。区(镇)政府、农业开发公司、龙头企业将农民的就业、再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抓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区(镇)政府部门、农业开发公司、相关企业和机构,对地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的农民组织农业技术及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共60期,有6000名农民参加了培训。四是经营换补助。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仍有部分农户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经营收入仍是农户收入的来源之一,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进入重庆农谷芳泽居的农民,每户除有住房置换,还获得相应面积的门面房屋,既可自己经营,又可出租,经营者可以获得补助。进入龙头企业产业链的分散经营农户,除享有一定的价格保护外,政府对农户的购苗款给予了相应补贴。此外,还在探索对进入二、三产业创业的农户予以其他支持扶持的政策措施。

(四)以“三新”促“三新”。一是以新的理念发展新农业,即现代农业。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坚持市场导向,对农业结构进行深度调整,放弃一些市场价值较低的作物,选择发展有市场需求、价值较高的作物,如花木等。在经营方式上,变单家独户的分散小户经营为有一定规模的集约经营。在组织形式上,注意发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及专家的助推作用,解决好作小生产的农民如何走向大市场的问题。二是以新产业开辟新财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业功能的认识在深化,农业产业的业态在拓展。农业不仅是解决“吃”的问题,人类“穿”和“用”的许多初始材料也由农业提供。将碚金线定位为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带,基本依据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加,人们对观光、健身、娱乐、体验等旅游需求在不断上升;而重庆的特大城市人口又形成了巨大的旅游市场。农业业态的拓展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以花木等产业为基础,发展商品物流、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等,使产业链延长,进一步拓展了农民的增收途径和就业渠道。三是以新思路扩展发展的新空间。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农业业态的拓展,产业链的延长,使农业、农村发展路径更为广阔,农民就业增收方式日益多元化。在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带的农户,其收入来源有以下几部分:一是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金或股份收入;二是到龙头企业、农业开发公司打工的劳动收入,以及到其他二三产业打工的收入;三是以宅基地换取的门面经营收入或租金,进入龙头企业产业链的经营收入,以及进入二三产业的创业收入;四是政府和农业开发公司给予的各种补贴。新的发展思路使农户发展的路径拓宽和收入增加。

三、基本经验

北碚区建设江东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三三四”的基本经验。

(一)紧密围绕“三农”,即以推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现代化为基本目标。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农民:通过培训提升其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转变创新,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和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职业化和就地市民化。农村:按照建设“美丽乡村 都市花园”的愿景,在打造“一线八点”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带过程中,始终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带,新建、整修公路65公里;启动建设北碚江东片区农村大型供水工程,建设、整修水厂4座;建设、开通了江东天然气供气站,使新建农村聚居点和部分江东农民用上了天然气。为乡村的绿化、美化、亮化,结合森林工程的实施,新植树2.5万亩59万株。与此同时,兴建、改建了一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及体育设施。

(二)探索具有“三性”。即土地集约经营模式,既实现了土地经营的集约性,又体现了产权的明晰性,还保证了土地使用与国家土地政策的一致性。

(三)探索“四种模式”求突破。北碚区探索的“农民自主”、“政府主导”、“业主带动”、“专家助推”四种模式各有特色:农民自主型,即“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最大优点在于内在动力强,只要给予正确引导和指导,发挥资源优势,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能解决一些单家独户难以克服的生产、技术和购销服务方面的问题。在目前的状态下,“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产权、分配以及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业主带动型,即农业开发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和市场网络,对农业进行成片开发,并建立研发示范基地,由此带动进入产业链的分散农户。这种模式采取的方式是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机制,联系的纽带是利益,发展目标是实现企业与农户发展的双赢。这种模式不仅促使了城市资源、生产要素的下乡,还能较好解决分散经营的农户走向大市场的问题。在这里,业主带动型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如何协调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问题。政府主导型,即政府运用强大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作好规划,组织土地流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对外招商,并在全过程中协调好各方关系。在开发的初期政府的作用尤为明显;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具体的经营应交给企业和农户去做,政府扮演搭台的角色,唱戏的主角应是企业,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专家助推型,即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的方法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进步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经济效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建立“专家创业园”这种模式,将科技要素有机融入农业发展过程,这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产业带北碚区农户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央视点赞!《新闻直播间》聚焦澄海玩具产业带
硬核!玩具产业带综合体助力,看广东澄海宝奥城怎么做?
京喜与澄海玩具产业带携手
前进中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