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践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2011-08-15 00:53本刊课题组
重庆行政 2011年6期
关键词:民生重庆群众

□ 本刊课题组

重庆实践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 本刊课题组

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突破和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各地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近年来,重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积极探索民生导向的发展路子,通过森林、畅通、平安、健康、宜居等“五个重庆”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实施“民生十条”,建设“两江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户籍制度改革,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展“唱红打黑”、大下访等工作,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重庆的一系列改革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又赋予了它鲜明的重庆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一、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

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邓小平讲:“不发展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江泽民指出:“要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胡锦涛强调:“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贯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重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了民生需求理论,是重庆实践的显著特征。2010年6月,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决定到2012年底投入3000亿元,办好十件民生大事,直接惠及2000多万群众。一是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7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二是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两翼”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三是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四是在重庆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五是提前实现重庆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六是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七是以解决农民工户口为突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八是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让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九是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十是深入开展 “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深化“三项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

重庆坚持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改变以GDP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路子,不仅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而且极大地拉动了消费、扩大了内需,带动了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薄熙来指出:“民生就是内需,就是消费,有效地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是不矛盾的,不仅不分散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有效地改善民生,不仅不扯经济的后腿,还会有力、持久地推动经济。”2010年,重庆被评为中国10个“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重庆紧紧把握共同富裕这个事关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强调“既要坚定不移地做大蛋糕,也要注重分好蛋糕;只有分好蛋糕,才能做大蛋糕”的发展理念,着力缩小三个差距。把缩小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主城区与边远区县差距缩小到2∶1左右。在缩小贫富差距上,“民生10条”着眼中低收入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强化转移支付,探索国民财富再分配新途径。在缩小城乡差距上,立足制度创新,通过财政倾斜农村、发展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公租房、改革户籍制度和林权制度等,引导城乡资源双向互动,促进农民进城、要素下乡。在缩小区域差距上,实施“两翼”万元增收计划、“一圈”对口帮扶“两翼”区县、市级国有企业出资帮助“两翼”17个区县建设加工园区,等等,这些都是缩小三个差距、走向共同富裕的积极举措。2011年7月,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工作,决定到2015年底投入1万亿元,办好12件“共富”大事。一是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1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50万个,有效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二是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0%,加快缩小城乡差别;三是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个,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四是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利用“地票”交易制度等办法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五是2年消除绝对贫困,3年实现20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并实行动态扶贫开发机制;六是实施两大“关爱行动”,使130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0万空巢老人老有所养;七是继续坚持“国进民也进”的原则,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国有资本收益的30%用于民生;八是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大幅减少住房支出;九是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十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使全市220万困难群众生活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十一是5年投入3000亿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十二是把31个远郊区县城打造成区域经济中心,建设500个现代化小城镇,加快缩小区域差距。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为了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最根本的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占领意识形态阵地。重庆既要建设开放高地,也要建设道德高地,要把两个高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薄熙来指出:“钢铁和大炮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财富重要,GDP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精神可以变物质’,正义的事业无敌于天下!物质与精神是辩证的统一,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既要讲价值规律,也要讲精神气概。”2008年6月以来,重庆市开展了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载体的“唱读讲传”活动。通过“唱读讲传”,用包括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精华,也包括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教育群众。与此同时,重庆始终把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与发展经济融为一体,用先进文化照亮人心,团结民众,把先进文化汇聚成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实践证明,“唱读讲传”是一个唱响主旋律,内练“精气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唱红歌,唱出了光荣历史,唱出了浩然正气,唱出了团结和谐;读经典,读出了人类历史,读出了民族智慧,读出了理想信念,为处在国内外复杂条件下的我国建设精神家园探索出一条道路;讲故事,讲出了感人事迹,讲出了光辉业绩,讲出了英雄楷模;传箴言,传出了时代真理,传出了创新格言,传出了人生警句。2010年8月26日到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考察重庆时讲:重庆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唱读讲传”活动,找到了一个实现群众自我教育的好方式,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好载体。2010年12月6到8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期间,对重庆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予以肯定,并观看了“唱读讲传”节目演出。“唱读讲传”活动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深深植根于群众的日常生活,植根于群众的心灵深处,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由“唱读讲传”而生发的价值观正在变成重庆广大民众建设家园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红歌传唱18.1万场,整理编辑《读点经典》丛书28辑,公开发行1600万册,开展经典诵读表演活动7.9万多场,参与市民2735万人次;举行一定规模故事会11.8万场,手机和QQ用户转发箴言1.7亿多条次,参与用户达到1.8亿人次,全市干部群众参与面达97.25%,满意度达94.74%。据重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干部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2010年达到68.5%,比活动开展前提高15.4个百分点。重庆“唱读讲传”是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的主动仗,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有效载体。

四、坚持群众路线,开展“三项活动”与“三项制度”等活动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牢固树立起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群众观点。薄熙来曾经讲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眼睛向下,动起来,跑下去,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在重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针对基层干部的“三项制度”与针对全市各级机关干部的“三项活动”等活动。

(一)“三项活动”

2010年3月,重庆市委正式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意见》,明确要不断深化“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在制度层面上建立完善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2010年7月1日在重庆市委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工作座谈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重庆要腾飞,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重要。一定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三项活动”是重要的载体。即通过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活动,让干部深入到老百姓中间,了解实情,服务群众,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进三同”。组织各级机关干部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市25万多名机关干部,累计深入农户253万户,参加劳动85.2万天,撰写民情日记108万份;采取多种形式送政策、送技术到农家,共举办院坝会、群众座谈会和党课15.2万场,参与群众达328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17万册;帮助村“两委”制定发展规划10.8万份,形成调查报告10.1万份,落实帮扶资金9.8亿元。

“结穷亲”。全市机关干部以贫困户、低保户和困难党员为重点对象 “结穷亲”,每年至少2次登门走访,在“吃饭穿衣、看病住院、子女上学、危房改造、灾害救济”等方面伸援手、送温暖。截至目前,10795个机关单位、35.4万名干部与58万户困难家庭结亲,已“结穷亲”机关干部占总人数99.4%;共帮扶“穷亲”钱物5.6亿元,送去致富项目16万个,帮助子女入学7.0万人、就业19.3万人,解决具体困难41.1万个。

“大下访”: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人每月下访不少于1次(全年每人不少于12次),区县其他市管领导干部开展下访活动原则上每人每月1次。活动开展以来,20万名干部下访50万余次,处理各类问题60万件次、200万人次,各级财政投入95.9亿元,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20.7万件,60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

“三项活动”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善事,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调查显示,98%的群众、95%的干部拥护和认可 “三项活动”。认为党群干群关系“好”或“很好”的群众,比活动前上升19.6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信访总件次和总人次下降40%以上,2010年在2009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17.8%、13.7%。

(二)“三项制度”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重庆市委发出《重庆市关于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项制度的通知》。“三项制度”实施以来,使基层党建工作在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上发生了深刻变化。“三项制度”,就是指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和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是指村、社区党组织的书记每周必须单独安排一次时间和地点接待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搜集群众反映的问题。每次不少于半天。同时设立“书记信箱”,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邮箱,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的渠道。“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是指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必须到本村、本社区遍访群众两次。重点走访困难户、上访户、致富能手、老党员老干部,重点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等。“定期办理反馈”是指规定具体的办理反馈时限,群众的意见建议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内给予办理反馈。村、社区党组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做好详细登记的基础上,根据职责权限明确责任到位和责任人,限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或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反映人。目前,全市8982个村、2136个社区党组织全部建立起“三项制度”,共接待群众435.5万人次;走访群众4212.3万户次,覆盖城乡居民总户数的97.5%;收到群众反映问题336.9万件,帮助解决281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6.5%。

“三项制度”与“三项活动”是要求干部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体会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感知群众智慧,增进与群众感情,拉近与群众距离, 把 “五个重庆”、“民生10条”、“共富12条”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重庆实践是对中国道路的继承与创新,既反映出中国道路的一般内容和普遍规律;又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具体、形象、生动的案例,丰富和创新了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

执笔人:宋英俊

责任编辑:新 华

猜你喜欢
民生重庆群众
重庆客APP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