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1-08-15 00:50左南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乐学教学活动物理

左南君

(宜兴市官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251)

刍议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左南君

(宜兴市官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25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教育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

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阐述了物理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从而完成物理教学的理想目标。

情感教育;物理教学;渗透

0 引言

所谓情感教育,主要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教育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是培养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知识扎实、情感丰富、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和总体目标一致性;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教育的内涵在于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所蕴含的一切情感因素,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把认知活动由最初的兴趣和快感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索和探寻中去,获得种种有益的情感体验。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这样的学科教学活动才是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高效的,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下面就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谈一孔之见。

1 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陈垣曾说:“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和学生的)人脸是对立的,但情感不可对立。”如果教师在课堂内外对每个学生都抱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教师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物理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感交流、意志增强的复合联动过程。“爱屋及乌”,学生喜欢某一学科是从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开始的,这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趋于感性化决定的,这时教师的亲和力尤显重要。得体的外在形象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优雅的言谈举止能成为学生崇拜的楷模;渊博的知识能得到学生的倾慕;灵活生动的授课艺术能打动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忘记了物理的枯燥。随着物理学习难度的增加和各种其他因素的介入,如果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又不能适时、有效地加以调整和引导,学生对该学科自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面带笑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的情感之火,点燃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热情。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热心、真心、耐心、细心地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要以诚挚的心、炽热的爱感化他们,唤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执之以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行;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晓之以理”解其惑,通其心,正其道,善其行,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知识及规律;通过“导之以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会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上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克服困难,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2 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人的想象力,使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认知、理解、应用等,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情绪等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兴趣、内在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活动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视为师生之间情感的和谐互动。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学生的情感往往是以教师的情感为原动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情感才会随之高涨,才会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深切的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学生在某些学科上的成绩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对该学科的冷漠态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要设法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知识才华,体验到探索物理知识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

3 创设积极的物理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研究挖掘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入,创设富有启发性的物理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在高中物理“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如下积极的物理情境:通过学生都熟悉的过山车,提出问题:为什么翻滚过山车在车轨的顶端处不掉下来呢?由此导入新课。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贴近生活和科技的实例来创设积极的物理情境,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学科教学活动的知情合一的理想状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好学、乐学。

4 培养浓厚的学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知识的获取。”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学生的学科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会掌握的迅速而牢固。孔子在《雍也》篇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孔子在这里分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知学、好学、乐学。“知学”是缺乏情感因素激励而仅仅依靠认知因素的学习,而“好学”和“乐学”是带有情感因素激励的学习。而“好学”与“乐学”比较,在层次上,效果上也有差异。“好学”仅仅反映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倾向:喜欢、爱好;而“乐学”不仅反映学习者对学习的喜欢、爱好情感倾向,而且还表明,学习者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陶醉于学习之中。这里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情感因素的参与程度。“乐学”的境界状态,是情感因素参与最全面、深刻、丰富的状态,其学习效果也是最为理想的。所以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自己热爱物理、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怀感染学生;用自己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用物理知识广泛的应用及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重大价值;用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尚人格、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情感迁移,获得成功的启示和榜样的力量,发奋学好物理,使学生达到“乐学”的最佳状态。

5 构建激励的评价体系

需要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决定情感的性质。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是使学生产生情感正增长的关键性措施。激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简单、适当的激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激励学生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物理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物理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赞扬和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评价方式有许多,比如:课堂观察、书面测试、调查报告、一帮一情况反馈、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作业批改评语、建立物理学习成长记录袋等。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作为教师要注意,不管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关键词:真实、及时、对比、激励、表扬。就算批评也要语言委婉一点,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在评价中引起高度的重视。

6 结束语

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物理教学活动的影响很大,它虽然是非智力因素,但它始终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联系,是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渗透情感教育,两者应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如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说的一样:“知识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物理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花开放,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从而使情感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作用更加巨大。

[1] 孙昌坤.《礼记》名言[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 孔丘,吴兆基.论语[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3]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朱小曼.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 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Teaching

ZUO Nan-jun
(Guanlin Adult Cultural&Technological School,Wuxi 214251,China)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teaching quality.Positive emotions can promote understanding process and internal will process to mak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raits.Emo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The paper studies on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teaching,expounds how to combine and permeate with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physical teaching goal.

emotional education;physics teaching;permeation

G 632

B

1672-2434(2011)06-0071-03

2011-10-17

左南君(1971-),男,中学一级,从事研究方向:物理教育、成职教育

猜你喜欢
乐学教学活动物理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只因是物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