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女作家散文写作研究综述

2011-08-15 00:52杜若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独语素素迟子建

杜若松

(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东北地域女作家散文作为一种散文派别的成立绝非简单的硬性界定,这些作家生于斯长于斯,或生命中重要的年华在东北度过,对东北大地有着难解的深情。东北大地的白山黑水、它的沧桑过往血泪历史、东北英勇的人民果敢的生活都在她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们又都是东北文化的传承人和记述者,她们有着自己的民族:满、蒙、朝、汉、达斡尔、鄂伦春……,有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风物,有着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活体验。尽管她们中的很多人后来离开东北,但是东北文化的印记、东北生活的滋养已经融入她们的创作中。因此,东北地域文化散文写作的概念是毋庸置疑地存在的。另一方面,她们有着共同的性别身份,而性别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与人类心理和生理特质密切关联的文化范畴之一”[1]。当性别和地域发生重合和碰撞,藉由散文这种最能表现情感、抒发心性的文学体裁,东北地域文学散发出了奇异的光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域女作家散文写作势头强劲,成果丰硕。截至2010年12月,东北三省的女性散文集出版总量就有54部,在散文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2001年辽宁大连素素的散文集《独语东北》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后,东北女作家的散文创作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探寻精神,东北风物民俗的全景式展现,文化人文关怀的构建而越发显示出地域风格。本文以东北地域女作家的散文写作为对象,系统梳理其研究现状,以期为东北地域散文研究打下基础。

黑龙江省女作家散文创作成果突出,以迟子建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她的散文集《伤怀之美》(1995)、《女人的手》(2000)、《听时光飞舞》(2001)、《假如鱼也生有翅膀》(2005)、《我的世界下雪了》(2005)、《北方的盐》(2006)、《迟子建散文》(2009)及散文精选集《我伴我走》(2002)都获得了广泛赞誉。虽非东北本籍,但在东北插队的张抗抗在90年代以后也专注于散文创作,她的散文《黑龙江》《故乡在远方》等名篇都与东北大地息息相关。其散文文质优美,内容富于历史流动感,在东北女作家散文创作中以其历史跨度的纵深感和丰富的人生感悟而独具特色。

吉林省方面,金仁顺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朝鲜族作家而受到注目,她于2001年9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仿佛一场白日梦》(2001)探讨了女性的成长和地域身份带给她的影响。另一位吉林省作家宣儿的《女性独白》(1995)、《月桂树上的花冠》(1997)、《别为我哭泣》(1998)、《为梦想的天堂》(2002),也伴随她的长篇小说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辽宁省的女散文作家相对数量较大,比较知名者如徐坤的《亲爱的自己,亲爱的你》(2000)、《坐看云起时》(2000)、《网上有人》(2000)、《我的人生笔记》(2006),皮皮的《不想长大》(2003)、《出卖阳光》(2004)等。马秋芬的《老沈阳——盛京流云》(2002)、《到东北看二人转》(2003)以其鲜明的民俗、地方志特色而独树一帜。女真的《远古足音》(1997)则重于对东北历史文物的考察。值得一提的是素素,她的散文创作在文化散文领域取得了成绩,除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独语东北》(2001)外,其它散文集也创作颇丰,如《北方女孩》(1990)、《相知天涯近》(1996)、《与你私语》(1999)、《佛眼》(2001)、《女人心绪》(2001)、《欧洲细节》 (2004)、《永远的关外》 (2006)、《张望天上那朵玫瑰》 (2006)、《流光随影》(2008)、《独自跳舞》(2010)等。

相对于创作而言,东北女作家散文研究比较零散,这种情况与东北地域文学在当代文学史的地域文化写作中仍处于边缘态势有重要关系。因此,对于东北女作家的散文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多,系统的纵向散文史研究少,全国知名作家研究的多,省内知名作家则无人问津。总结归纳如下:

截至2010年12月,在中国知网发表的有关素素《独语东北》的研究论文共计7篇。其中郝雨的《心灵之羽,在大东北的苍凉历史与文化中放飞──评素素的“独语东北”系列散文》(《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6期)和洪治纲的《历史中的内心活动——读素素散文集<独语东北>》(《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比较有分量。郝雨的研究从文学史的高度肯定了素素的“大东北”文化散文地位,甚至认为,“素素的这个大东北散文系列,很可能成为中国‘大东北文学’的核心性构成。……素素是第一个有意识地自觉地创造‘大东北文学’的作家。”洪治纲的研究则从叙述方式和话语方式两个纬度剖析了素素《独语东北》的优长和劣势。他认为作者在“历史叙述过程中,常直接将一些历史事件还原到具体的人的生命形态中,通过对历史事件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和个性的把握、理解以及分析,来衍说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和判断。”这种从个人的质疑和反诘入手,动用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对历史进行修正的方法,虽有时有失公允,却也不失为一种女性独特的表现方式,而“独语”的女性“情绪化话语辅助思想性”的表达也比较富于感染力。两位评论者从文学史定位的纵向角度和散文创作的个体纬度对素素的散文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古耜的《用生命感悟白山黑水的魂脉──说素素和她的“独语东北”系列散文》(《当代文坛》1999年第2期)也从散文创作的总体概括与女性散文创作的优劣得失角度对素素散文的出现予以高度评价。此外的研究者如金育红的《<独语东北>中独特的女性视角及其价值意义》(《时代文学》2009年第8期)从女性书写所带来的审美亲和力谈素素散文的特征;田泥的《原乡记忆:在游走与穿行中滋生——女作家素素的散文集<独语东北>》(《名作欣赏》2008年第5期)以原乡东北的文化“原型”为切入点,探讨东北文化与个体生命书写的内在联系;张祖立《让尘封的文化再现昔日的光泽——评素素的<独语东北>》(《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探讨素素散文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挖掘;王平的《论<秋雨散文>与“独语东北”》系列散文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比较了素素散文与余秋雨散文作为文化大散文的异同。研究者对素素《独语东北》散文予以了强烈关注和深入研究,对于东北地域文化、女性书写者身份也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但大多研究还是停留于对文本的范例取证印证理论,有以点带面之嫌。

对于迟子建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于其散文风格的构建上,如徐玉英的《试论迟子建散文感伤情绪的艺术表达》(《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迟子建散文意境美探析》(《时代文学》2010年第4期),任雅玲的《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名作欣赏》2010年第29期),王瑞芬的《伤怀之美——试论迟子建的散文集<伤怀之美>》(《科技信息》2007年第29期)等。上述论文从具体的艺术技巧入手,分析了迟子建散文“感伤”“优美”风格形成的女性书写原因,又从意象选择、散文艺术构思、形象思维中孕育的中国传统意境之美等角度对风格的形成进行了阐释。此类研究虽对迟子建散文艺术技巧分析细致,但因其切入角度小,而不能全面把握迟子建散文创作的主体意蕴。另外,对于迟子建的地域文化身份,崔淑琴的《朝向故乡的深情书写——论迟子建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当代文坛》2009年第5期)从东北故乡特殊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谈到了迟子建散文的特色,但是缺乏对创作主体与地域文化交互关系的论述,显得比较片面。总体而言,相对于迟子建多产的散文数量,研究仍多集中于她的小说作品解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值得一提的是何青志的《东北文学五十年 (1949-1999)》。此专著对于东北散文的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勾勒,尤其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思路开阔、见解深刻。对于东北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何青志认为有几个重要特点,“首先是大,追求一种大文化散文的气度和规模;其次是深,开掘的深度和思考的力度得到了加强……最后是真。”对于东北女作家马秋芬、素素的文化散文,她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她们笔下的地域文化散文,已经不只是自身经历的点滴细节的记录,或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的穿插和描述了,而是大文化、大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东北文化的某一方面,深入地挖掘东北地域文化的根,展示东北民族性格之魂。”何青志对于马秋芬的《到东北看二人转》进行了详细解读,深入体会了东北民间文化之根与艺术之花的亲缘关系。对于素素的《独语东北》也作出了素素的《独语东北》的独特魅力来自于叙述方式和话语表述的力量,反诘和质疑的勇气的判断。对于迟子建散文,何青志认为“迟子建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那些具有东北地域风味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色彩的散文。”童年生活经历形成了迟子建的“思想品位、审美情趣、生活态度”,“独特的地域文化、古朴的民风民情赋予她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恋土情结和一种单纯而清新浪漫的情怀,一种对原始的古朴自然的美的浓厚的欣赏情趣。”因此她的作品充满着一种感伤的、怀旧的色彩。这些对于作家创作的阐释虽然是以史论的方式进行浮光掠影式的点评,却精辟到位,不流于泛泛。

东北女作家散文创作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空白。第一,对于新时期以来以独特姿态出现在地域文化中的东北女作家关注度不足,对于东北当代女性散文的地域文化缺乏有力的描述。若干东北女作家散文并未引起研究界的重视,如徐坤、宣儿、女真、金仁顺、皮皮等。这一方面固然有其自身创作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对东北文学的宣传和开掘力度不够有关。第二,东北女性散文研究缺少独立、系统论述。女性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尽管取得较大发展,但仍未脱离东北文学的整体研究框架。对于东北女性散文创作未形成一个群体性共识,这一点在前已有阐释。研究者往往将个体作家进行比较,如《作为“女性”散文作家的“思辨”——筱敏、陈染、迟子建散文创作述评》(《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或就某一文学特点进行比较,如将素素与余秋雨进行文化散文比较,但对于东北女作家群体的创作特征揭示不足。第三,缺乏对女性散文的性别视阈的考察,对于女性散文中独有的散文意识、主体构建、话语选择、生命体验缺乏细致的考察。东北女性作家以鲜明的性别视角打破了以往意识形态领域的陈规戒律,她们在文学观念与创作手法上具有创新意识,女性的私语世界、女性的独特审美体验、女性意识的多元性开放融入,都给女性散文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性别因素如何与东北独特的风俗风物、东北人民多样的生存景观以及东北雄浑博大的民族性格构建融合,这方面研究言之甚少或语焉不详;理论背景与创作的介入也略显薄弱。这些都有待研究者去进一步研究开掘。

[1]乔以钢,林丹娅.女性文学教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2]何青志.东北文学五十年(1949-1999)[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独语素素迟子建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可爱的叙事者——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
独语
独语
独语
试论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的诗性呼唤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
谦卑一笑
飞翔的鞋子
远山,那片熟透的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