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2011-08-15 00:51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外语教学图式

冯 涛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冯 涛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分析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策略,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图式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前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1)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听说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经过人们大量的研究,已被证实能够适用于二语和外语教学。本文将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分析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策略,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图式理论简介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解释了人脑中知识储存的结构或体系。Rumelhart(1980:33)将图式(schemata)称作“认知的构件”(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并认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如何表征以及这种表征如何促进特定方式下知识的使用”的理论。根据图式理论,所有的知识都被包装成各种称为图式的单元,而图式则是人记忆中所呈现的基本概念的数据结构。基于图式理论的语言输入被认为是一个在读(听)者和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Cook(1989:69)指出:在文本或上下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的刺激下,人脑中能够激活已有的图式。如果新的文本信息不符合读(听)者大脑中的已有图式,那么读(听)者就会对新信息产生误解或忽视新信息,但也会修改已有图式以适应新信息。

图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Carrell&Eisterhold 1983),前者指与话题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后者指关于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修辞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此外,也有人提出“语言图式”的概念,用以指文章中句词结构、语法变化等(Cohen 1994,转引自卢植2006:147)。

图式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处理方式。“自下而上”方式指的是一个具体到抽象、部分到总体的过程。信息接受者从基本的语言知识入手,从音节、单词、短语、分句到句子、语段逐步理解。这些具体的图式合成较大的高层次图式,从而激活头脑中较大的图式发生作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过程。“自上而下”方式是一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指头脑中的高层次图式预测或预期输入的信息,并对这种信息予以肯定或否定,即运用背景知识去理解材料。现在一般认为,在信息输入过程中,上述两种模式是同时发生,互相影响的。

图式在二语和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刘绍龙(1996)根据图式理论认知加工模式进行的研究发现,受试者在具备或被提供背景知识或图式的情况下,能较快地投入“听力”状态,较少地注意语言难点,并主动利用大脑已有的背景知识(图式)来破译生词、难句,保证整体理解的实现。董燕萍(2005:90,104)认为,图式能促进篇章的理解,因为适合的图式能够将篇章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并有助于细节的重建,篇章的理解过程是篇章新信息和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应用图式理论的可行性

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可行的,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证明:

1.图式理论符合教学规律和教改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前,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语法翻译法占据了统治地位。束定芳(2004:6)在调查中发现,当时外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课堂为主,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语法翻译法强调词、短语、句型的讲解、分析和记忆,是典型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处理方式。这样,外语教学被看作和历史、地理等一样是一门知识课。“实际上,外语学习完全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说和阅读实践”(束定芳2004:11)。图式理论强调“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处理方式,要求信息的接受者充分利用大脑中已存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本,形成互动,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实践,是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同时,《教学要求》(2007:1)将大学英语课程描述为“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正是体现了上述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因而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2.图式理论为教育者所了解,深入人心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国外的研究者们对图式理论开始了广泛的研究。在中国,对图式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韦汉和章柏成(2004)经过文献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97年以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活跃期。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对图式理论与外语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分别从阅读、写作、听力、翻译、口语等不同角度肯定了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如王鹏(2002)、张琦(2003)、朱云萍(2004)、贺玲(2005)、斯琴、李满亮(2007)等等。国内教育者们对图式理论的研究能使教学实践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

基于图式理论的外语教学强调两个互动:师生互动和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周相利2002),而学生则利用已有图式对所需输入的文本进行加工,获取新知识,建立新图式。这种模式不仅为学生理解学习材料提供了新途径(强调预测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改善其学习策略。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的背景知识或图式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或消除枯燥地大量记忆单词、短语、句型等所产生的挫折感,提高学习兴趣。

四、基于图式理论的策略

束定芳(2005)主张一定要对国外的相关理论、尤其是二语习得理论进行认真学习和消化,不能照搬教条。我们对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策略和手段。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来源、不同专业的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方案,在学生接触学习材料的不同阶段激活其已有图式和建立新图式,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精心选材,引起兴趣

合适的学习材料是学习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所用材料应该在难度上与当前学生的水平相适应。从图式理论来看,这就要求从语言、体裁、内容三方面进行选择。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可学习一些语言较简单的记叙性的文章,而后逐渐过渡到语言较复杂的说明性文章以及诸如演说等的议论文。听力材料的选择因为涉及语音的判断等,语言应比阅读材料简单一些。同时,内容上应先选择大学生熟悉的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然后再增加一些与我们有区别的国外生活方式的材料,接着选择一些以工作为背景的话题和社会性问题的文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提供一些专业英语的选修机会,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这样的选材方式能更容易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活其已有图式和建立新的图式,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主动加工,积极投入

有了合适的材料,不一定就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上,学生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心理,很难对与自己无关的材料产生兴趣。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材料的加工,构建自己的图式,而不是由教师教给他们图式。教师可以根据即将学习的材料,在第一次课上以问答、集体讨论或小组讨论等形式,从语言、内容、体裁三方面“预测”学生的图式知识,判断学生已有的图式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之间的差距,据此布置学生课后练习,弥补差距。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从语言、内容或体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第二次课上台作报告。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教师也可给予必要的引导,目的是使全班同学的图式知识与即将学习的材料“接轨”。这样,当材料最终被呈现给学生时,学生会发现很容易理解,而这种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的主动加工学习基础上的,印象更加深刻,更有成就感。

3.综合运用,丰富手段

基于图式理论的课堂,手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气氛更加活泼。在学习材料之前,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预热”图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研究,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启动”图式;在学习之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将新知识通过笔头或口头的形式巩固,“保养”图式。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综合训练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技能,并且在学习中加强了团结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此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计算机网络的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书本、实物和电脑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学习材料。学生在课外的自主研究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资料,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用投影仪显示或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上传,供全班同学分享和讨论,同时给教师的检查带来方便。

五、结束语

图式理论是经过广泛研究证实的人们理解和加工语篇的认知模式,能够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如果我们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在教学中制订符合实际的有效策略,就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Carrell,P.L.&Eisterhold.J.C.(1983).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17).

Cook,G.(1989).Dis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A scheme for teacher edu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melhart,D.E.(1980).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A].In Spiro,R.J.,Bruce,B.C.&Brewer,W.F.(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董燕萍(2005).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贺玲(2005).英语听力理解的图式制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绍龙(1996).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J].现代外语(2)。

卢植(2006).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斯琴,李满亮(2007).从图式理论的视角看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J].内蒙古大学学报(1)。

束定芳(2004).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束定芳(2005).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6)。

王鹏(2002).内容图式对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

韦汉,章柏成(2004).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3)。

张琦(2003).图式论与语篇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12)。

周相利(2002).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10)。

朱云萍(2004).图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

2010-12-20

冯涛,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外语教学图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