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2011-08-15 00:49韦兆钧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中医药广西中药

韦兆钧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创新是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韦兆钧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拥有资源优势的广西中医药经济发展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创新能力。文章认为创新是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中医药创新性研究是根本动力;创新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是内在动力;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是潜在动力。只有加强广西中医药创新性研究,创新广西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广西中医药企业核心营销能力,才能促进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

创新;中医药经济;动力

广西是我国中草药资源的第二大省区,广西的中药资源及其生长环境有其他省区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和独特的品种优势的广西中医药经济发展并不尽人意,表现在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创新是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加强中医药创新性研究,创新广西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企业核心营销能力,才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西中医药企业,从而促进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

1 中医药创新性研究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医药的创新性研究是关系到中医药创新药物开发、产业现代化和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中医药理论的创新研究,中医药的技术创新研究和中医药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1.1 加强中医药理论的创新研究

中医药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广西的中医药工作者要重视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挖掘整理,去伪存真,使中医药理论在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和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新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这一独立存在的医药理论体系,创新观点,突出新学说,发展不同学派,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医药理论的研究,重视中医药术语翻译的规范化研究,我们常见的“活血化淤”、“滋阴壮阳”、“疏肝理脾”等等表述,目前要让国际医学界理解很难。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必须应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阐述,用现代医学术语和人体生理指标来通俗易懂地描述、翻译中医药理论,使中医药理论能够为国际理解和接受,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加强中医药的技术创新研究

中医药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原有的目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通过充分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开发出新的产品,最终实现中医药的市场价值。中医药技术创新一般分为中医药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中医药知识的技术再创新。在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和临床需要为出发点,大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中医药领域技术创新,最大程度满足医疗卫生保健市场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最大限度体现中医药自身的价值。广西的中医药事业要迈入国际的行列,就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医药的技术创新是其一个核心内容。加强技术创新应加强对中医药技术创新体系的资金投入,以市场为动力、引导合高校、科研所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参与中医药科研和技术的推广,为广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结合国际标准和规范,研究制定中医药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规范等,把中医药的科学的内涵表达出来,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是广西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3 加强中医药创新体系的构建

在区政府的宏观指导下,整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以中医药企业为创新主体,中医药高等院校和中医药科研机构为创新源头,通过三方联动、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究开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广西要充分利用我国医药市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有利时机,对中医药企业实现股份改造,理顺中药企业的产权关系,重构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扶持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现代化中医药企业,发展规模经济,鼓励有实力的中医药企业组建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生产、研究开发、经营销售,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提高广西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2 创新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

搭建中药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强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中药研究开发支撑条件平台建设,是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2.1 中药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广西要充分吸纳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平台。开展中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评价、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及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中成药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搭建中药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增强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保障力。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凝集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合力。建立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体系,注重集成创新,尤其注重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与对接。进行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需要政府提供技术、资金和咨询服务,降低新药研发的风险和成本,保证研发企业在市场上的利益回报;政府和科研院所要改善科研投入、考评和管理体制,以利于创新性成果的形成和积累;制药企业要更多地投入新药研发,真正成为新药研发的主体。此外,在系统研究中医药产业世情、国情、省情等的基础上,根据构建和发展“桂药”特色产业的整体需求,制订切实可行,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产业人才、专利、资金、土地、税收、市场、资源等政策,增加引导资金投入,加大扶持政策力度,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吸引和驱动更多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整体环境。

2.2 加强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以广西现有科技资源、人才优势为基础,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优势资源,争取国家各级各类重大研究项目,敢于涉足面向中药产业发展的、有重大科技需求的基础研究、前沿尖端技术研究,特别是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改善中药研究开发实验条件,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和实验动物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当务之急。按照品种创新链结构和产业标准规范,加大对大学、研究院所等公共资源的统筹配置,精心打造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合作创新的“桂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桂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技术和关键人才的公共支撑,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基础研究成果,为企业的产品化研究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广西中医学院2002年启动了以科技“三金”行动(科技“金源”行动、科技“金桥”行动、科技“金穗”行动)为载体的科技创新计划, 2004年我校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科技创新金源单位,2005年中药药效筛选研究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自治区首批重点实验室,2009年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落户广西中医学院。这些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广西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做过重要有贡献。今后还要重点开展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药资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中心、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化中心、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GLP)、中药临床试验中心(GCP)等。

3 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是发展的潜在动力

医药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而非资本密集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好的管理可以提升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团队可以打造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快速的打造自己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壮大和发展。而制约广西中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正是营销核心竞争力不足。

3.1 构建广西中医药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

广西中医药企业要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就要不断提升医药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实现营销战略转型。广西医药企业必须要进行营销战略转型,要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销售环境,竞争环境,竞争对手,政策环境,销售市场等都会发生变化,以往的营销渠道已经行不通了,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适应新的医药环境,是广西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原来的销售渠道一般为中间商控制,企业对销售网络无法掌握,当公司和中间商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渠道受阻,销售量会直线下降,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广西的中医药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就要搞好与其他国家销售中间商的合作关系,保持销售通路通畅,使自己的产品源源不断的流向市场,同时还要积极培育自己的销售终端,减少对中间商的依赖。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客商进行直接洽谈的方式,也可以向当地医院进行直销,还可以通过会展的方式进行直接。二是建设专业化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营销管理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比如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快速消费品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而医药行业的狼来的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所以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其实,建设专业化的销售团队是国内外医药企业成功之路。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授权,合理的配置。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运营体制建立起来,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会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2 要积极寻求市场机会开展文化营销

很多医药企业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其结果可想而知。好的市场部应该对现有市场分析和未来市场预测;营销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调查;消费趋势预测;品牌推广、消费引导;竞争对手分析与监控;围绕公司销售目标拟定市场开发计划;会同企划部制定营销、产品、促销、形象等企划案,并与销售部、客户部共同实施;现有产品研究和新产品市场预测;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市场资料。同时,在营销能力构建中,文化营销是最底蕴的潜在的能力构建。文化营销是企业从消费者的文化环境、文化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入手,营造科学的、人情的、艺术的销售环境和产品,与消费者进行交易,促使其消费的营销管理过程,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的是物质需求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观念融入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广西的中医药企业应立足中医药文化平台,充分发掘广西区域特色文化,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创新,提炼出既具有自身特色又体现中医药文化底蕴,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首先,在品牌上渗透文化。注重品牌设计,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及广西区域特色,提升品牌价值,实施名牌战略。其次,利用营销渠道开展文化营销,积极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农业和工业旅游项目。第三,承办文化和学术活动,如中医药研讨会、文化节等。如中国—东盟传统医疗保健与养生展示会,从其效果可以看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对中医药国际市场的重大作用。我们应重视中医药文化营销,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带动中医药产品及服务的营销。

[1] 戴传勇,卢灿,刘小江.广西中草药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2007(07).

[2] 郭兰萍,黄璐琦.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7期.

[3] 方锐,李勇,陈琼.西部中药资源保护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

[4] 杨自根.中药专利保护受阻的症结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5] 蓝毓营.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J].大众科技,2008(11).

[6] 高山,王静梅.基于GEM模型的江苏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3).

[7] 董国俊,张萃.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现状分析[J].中国药业,2010,(02).

F763

A

1008-1151(2011)08-0150-02

2011-06-21

韦兆钧(1965-),广西罗城人,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市场经济。

猜你喜欢
中医药广西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广西尼的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