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1-08-15 00:49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图形图像考试考核

蒲 玲 黄 东

(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蒲 玲 黄 东

(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平面设计课程是图形图像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何使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是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在以上两方面探讨了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途径。

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1 引言

平面设计课程是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该课程主要讲述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图像处理Photoshop和矢量图形绘制CorelDraw两个应用软件,是《室内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影视动画》等设计类课程的重要前期课程。该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图像合成和图形绘制能力,还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建设好这门课程,对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发展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校平面设计课程建设现状

平面设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灵感和创造力,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及图形绘制技巧,能够完成商业化的图形图像设计。该课程要求一定的操作技巧和艺术创意,因此课程应充分结合实例教学,注重实际操作和创意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计算机平面图形设计制作以及印刷排版的技术。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平面设计课程,但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无针对性,教与学严重脱节

商业化的图形图像设计包括图形和图像。在许多高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中只开设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而未包括图形处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完全照本宣科,只讲解教材上的理论和实例,很少针对实际的社会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这造成学生只能学到众多散乱的知识点而不能产生综合的知识应用能力;另外,许多学校实行多媒体教室授课+机房上机实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观看教师的操作,而不能立刻进行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也只能“模仿”实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2.2 缺少社会实践

没有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将不能深刻体会平面设计软件的强大功能和实用性,只能在实验中验证课堂教学里的实例,很难做出有创意的综合作品,也不能锻炼在专业项目设计中必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2.3 课程考核机制不完善

不注重实践考核,只采用试卷考试,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背硬记知识点;或者只采用实践考核,不重视相关理论知识和术语,导致学生看不懂专业设计中的设计文档。这两种考核机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以理论知识为基,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才能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

2.4 教师综合素质差

部分教师只具有理论知识,缺乏项目经验,不能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大量的纸上谈兵的枯燥理论所摧毁,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3 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平面设计应包括图形与图像处理两个方面,结合两类软件的教学,能使学生对图形和图像的相关知识理解深刻,制作出广泛的平面设计作品,如标志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和企业VI设计等。具体来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进行:

(1)讲授法。对于平面设计基础理论,教师在课堂讲授应少而精,在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归纳。对于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部分,可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而应用较少的部分可以略讲,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还可以进行优秀作品赏析,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模块化案例教学法。教授中密切结合实例安排教学,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案例,使其在制作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和制作技巧。例如,讲解 Photoshop图层蒙版和通道的时候,可以先给出学生熟悉的电影宣传海报,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怎么去利用学过的工具完成。接着在 Photoshop软件中边推出边制作,然后再提问,再推出,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图层蒙版、通道的应用。

(3)项目式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将实验内容划分成综合性较强的项目,教师首先对项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操作关键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对项目任务充分认识,然后让学生完成项目,使学生在制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设计全过程中的技能。例如讲解包装设计的时候,可以分为在 CORELDRAW中制作标志和包装展开图和在 Photoshop中完成包装立体图两部分来解决,最后给出学生要完成的目标,如制作一个茶叶的包装盒。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还可以归纳总结,评析作业,使学生对操作理解深刻的同时,也提高竞争意识。

另外,对于设计性强的课程来说,在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可以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力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我院的平面设计课程全部开设在多媒体机房,采用基于局域网的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学生机,实现教学演示,利用网络收集和传输操作素材和案例;也可以解除控制,让学生跟着教师同步操作。该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学生学得明白,教师也可较好的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2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注重学生实践

平面设计包括对素材的收集、加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使用软件对素材处理这一环节。学校要建立针对图形图像专业实习实训的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我院建立了专业的图形图像实验室,提供了图形图像处理必备的软硬件,如专业工作站、数位板、专业级照相机、写真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从素材的收集,利用软件加工处理到最后的成品输出都能全面学习,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院还与校外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定期外派学生到企业进行中短期实习,让学生在就业前就具备一定的专业设计经验,也促进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

3.3 理论+实践全面考核,引入竞赛认证机制

平面设计课程考核的重点是综合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我院采用理论+实践考核的机制,理论考试选用平面设计大赛和认证的试题进行考核,使学生提前接触平面设计认证和竞赛的相关理论基础,为以后参加竞赛和认证考试做准备。实践考核包括平时各项目成绩和期末上机考试成绩,上机考试安排在机房进行,并使用本学院教师开发的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教师通过考试系统将题库上传,学生登录考试系统随机抽题,保证一人一题考试,考试完毕,学生上传作品压缩包,供教师批改。平面设计课程考核内容的比例为:总评成绩 = 平时各项目成绩×30% + 期末上机考试×30% +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40%。另外,如果学生考取了平面设计相关认证,或参与平面设计大赛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可以进行能力学分的替代。

3.4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该专业教师,鼓励“走出去”,可采用轮流安排教师去校外相关企业或大学学习交流,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考取相关专业认证,如“Adobe创意设计师”和“ACCA平面设计师”认证,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专业水准。

4 总结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对应的平面设计技术在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版式设计、效果图的后期处理和画面内容的刻画等方面都有非常多应用。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指向,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共同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李卓玲.张文强.张融雪.平面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何宇.电脑平面设计名师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韦伟.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4] 吴进.基于《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项目教学的改革探索.职校论坛,2010.3.

G642.0

A

1008-1151(2011)08-0168-02

2011-04-23

蒲玲(1977-),女,四川成都人,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

猜你喜欢
图形图像考试考核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浅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偏技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网页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探析
面向工艺设计的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