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技术研究

2011-08-15 00:46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面层波浪沥青路面

张 兴

(黑龙江省航道局)

1 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工作内容

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可分为日常巡视与检查、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专项养护工程等。日常巡视与检查的内容包括: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包、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和翻浆等病害,其危害程度及趋势;路面上是否有可能损坏路面或妨碍交通的堆积物等。

小修保养可分为日常保养和小修二项工作内容。日常保养的内容包括:清扫路面泥土、杂物;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等;拦水带(路缘石)的刷白和修理;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和培土等;春融期间灌缝。小修的内容包括:修补路面的泛油、拥包、轻微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和啃边等病害。中修工程是指对沥青路面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修缮加固或局部改善。中修工程的内容包括:沥青路面整段铺装、罩面或封面(稀浆封层);沥青路面局部严重病害处理;整段(500m)以上更换路缘石、整段维修路肩。大修是指对沥青路面较大范围内的损坏部分进行的综合性修理工作,以全面恢复原设计标准或原技术等级。大修的内容包括路面的翻修、补强等。当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病害,破损严重时,应采用机械铣刨或挖除,然后重新铺筑沥青面层,称为翻修。沥青路面强度不足时,应在原有路面上进行加铺,以改善路面技术状况,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称为补强。改建是指对原有沥青路面因不适应现有交通要求而进行的翻修、加固补强和局部改线等较大的工程项目。改建的目的是对不适应交通要求、不符合路线标准的路段,通过局部改线,提高公路等级,使之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其内容包括:提高路面等级;补强;加宽;局部改线。专项养护工程是指沥青路面因遭受突然自然灾害,而需要申请专款修复受损害路段的工程项目。

2 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沥青路面日常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病害,分析研究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病害进行维修处理。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要及时清扫,保持路面清洁。沥青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公路等级,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进行清扫。其清扫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的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而定。为了防止清扫路面时产生扬尘而污染环境,危及行车安全,应根据路面的扬尘程度,适当洒水。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如必须行驶,应采取相应措施。雨后路面有积水的地方要及时排除,以免下渗,破坏路面。每降雪之后,都要由人工、机械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在冬季降雪或下雨后,路面上有结冰现象时,应在桥面、陡坡、急弯、桥头引道撒一层砂等防滑料,以增大路面摩擦系数。在环保允许情况下,下雪时也可以采用撒布药剂(氯化钙、氯化钠等),以降低冻结温度,达到行车安全的目的。

沥青路面对气温比较敏感,对于寒冷地区沥青路面而言,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以及水和温度变化规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成功经验,针对季节性病害根源,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季节性预防养护工作,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3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维修

3.1 裂缝的维修

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维修: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由于各种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的反射裂缝或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纵向或横向裂缝,应按裂缝的宽度分别予以维修:缝宽在5mm以内时,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约2/3深度,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并捣实,最后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宽在5mm以上时,除去裂缝边缘已松动的部分,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胶砂填入缝中捣实,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

3.2 拥包的维修

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拥包除去即可。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将拥包采用机械刨削或人工凿除。如果除去油包后,路表不平整,应适当处治、整平。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应用机械如修补王等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扫尽碎屑、杂物及粉尘后洒粘层油,用热沥青混合料填平并压实。如果路面连续多处出现拥包且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可采用铣刨机将有拥包的路面面层铣刨或人工全部挖除,清理干净后洒粘层油,然后重铺面层。因面层与基层层间结合不良而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将拥包区域面层挖除,对基层顶面采用透层油或封层处理后再重铺面层。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还应将淤泥彻底挖除,换填新料并夯实。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应采取措施将地下水引出,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稳定性好的材料,最后重铺面层。

3.3 沉陷的维修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路面局部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沉降已基本完成,可只修补面层,此时应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采取不同的处治措施: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边沿铣刨或人工凿成规则形状,清除干净后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到与原路面齐平并压实;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路面沉陷,应挖除基层重做后参照上述有关要求再重铺面层。因桥涵台背填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路面沉陷,可按以下方法维修:对于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应重新压实处理,台背死角处的压实采用夯实机械;含水量和孔隙比均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宜采取换土处理。换土深度应视软层厚度而定。换填材料首先应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碎石土、卵砾土、中粗砂及强度较高的工业废渣,填料要求级配合理;在对台背填土重新压实处理的基础上,加设桥头搭板。

3.4 车辙的维修

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较复杂,往往是以下一种或几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在高温季节因车辆荷载的作用而产生过量的永久变形累积;由于沥青面层混合料高温稳定不好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向轮迹两侧推移造成轮迹位置下凹和两侧上鼓;行车压密使轮迹位置低于两侧;由于长期磨损造成轮迹凹陷;路基变形。因此车辙的维修前应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其成因,采取适宜的维修处理措施。

3.5 波浪与搓板的维修

(1)路面仅有轻微波浪或搓板,对于低等级路面,可选用以下方法予以处治:在高温季节路面较软时,利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成45°角的方向反复碾,以适当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均匀撒布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将凸起部分铣刨削平。波浪(搓板)的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凸出部分铣刨削平,清理后喷洒热沥青,再撒一层矿料,扫匀,找平并压实。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面层。

(2)若面层与基层之间由于存在不稳定的夹层而形成波浪(搓板),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的夹层后,喷洒粘结沥青,重铺面层。

(3)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波浪(搓板),应挖除基层,再重铺面层。

4 结语

沥青路面病害种类很多,论述了日常养护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了啃边、脱皮、泛油、坑槽、麻面和松散、冻胀和翻浆、波浪与搓板、车辙、沉陷、拥包、裂缝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的养护方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S].北京:人民文通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 何兆益,杨锡武.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 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面层波浪沥青路面
波浪谷和波浪岩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波浪谷随想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去看神奇波浪谷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波浪中并靠两船相对运动的短时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