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社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011-08-15 00:51易平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社院信息时代数字化

易平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信息时代社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易平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信息时代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院图书馆应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方式,转变角色,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加快社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把社院图书馆推向信息数字化新时代。

信息时代;社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是伴随着知识的丰富而出现的。千百年来,它一直起着知识收集、积累和存储的作用。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调整也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工作生产中大量采用信息技术来代替原有的手工劳动,优化管理和作业流程,使主要通过印刷型文献来保存知识的图书馆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一)查找、阅读方便。传统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查阅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而数字图书馆都配备了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找到后,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下载到本地硬盘或软盘上阅读,还可以从系统已有的语言库中选择不同的语种,实现在线翻译,以适应不同读者的应用需要。

(二)内容丰富、直观。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包括程序、声音、图像等文件和多媒体信息,而这些信息一般都是以磁盘或光盘为载体的。目前,我国初具规模的数据库就有近千个,其行业范围遍布科技、工程、商业、金融、财政、流通、税务、文教、卫生、新闻出版、能源、公安、民政、国家事务等方面。数字图书馆以多媒体方式向读者提供文字、视频、音频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由于多媒体信息系统声像图文并茂,利用其建立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还能与读者进行联网,向读者提供既可任意选择又可双向交流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收藏数字化,不易损坏。由于采用网络技术以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共享,打破了原来以纸张为介质的图书传播上的很多限制。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图书资料,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本应让全世界来共同分享,但出于保护的目的,对一些古籍又不得不保护起来,这样就限制了研究和传播。有了数字图书馆,古籍被数字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数字图书馆里翻阅这些古籍,实现了共享。

(四)有利于资源共享。由于数字资源符合Internet各层协议标准,特别是应用层遵守国内外各项应用标准和协议,如CNMARC,USMARC数据标准格式、名称和主题规范控制等,从而和Internet接轨后,图书资源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享。通过网络这条高速公路,又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读者随时都可以浏览各数字图书馆中最新的书刊,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

二、信息化对社院图书馆的影响

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信息世界,海量的网上信息资源迅速增加,既为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信息的发布与共享提供了外部环境。过去的图书馆担负着文献的整序任务,向读者提供文献目录检索,在信息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图书馆功能的转变。数字化图书馆不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只满足于为师生及科研人员提供几本书,它将成为社会主义学院的学术信息中心和辅助教学的基地。信息化时代的社院图书馆是学院的学术信息中心和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社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有信息化的技术支撑,数字图书馆能够提供瞬息万变的信息,使教学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二)服务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社院图书馆是以文献的流通阅览为基础的服务方式,服务方式是被动的和机械的,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用户对信息“快、广、深”的需求。数字时代社院图书馆的服务是多元化的,不仅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还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实现服务方式由馆藏服务向共享服务和专家咨询服务模式的转变。

(三)图书馆员角色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员是以“文献管理员”和“文献服务员”为特征,主要担负着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递的任务。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将由“文献管理员和服务员”变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信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成为“信息专家”。社院图书馆员已不再仅仅提供书目指导和检索服务,还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获得学习方法。

三、社院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中的策略

数字图书馆是当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是一种先进的、代表着时代特征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数字时代重新调整自己,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高社院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值得探讨。

(一)重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社院图书馆突破了已有的收集、整理、传递文献信息的模式,开始步入电子化、数字化的网络时代。社院图书馆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成具有通用性、兼容性的书目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进而完成多种数字化文献,实现国内外网络化文献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可以由中央社院图书馆组织,各地方社院图书馆参与,协作共建,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能提供长期保障服务的数字资源共享系统,通过若干建设阶段,使全国社院读者无论何时、在任何数字终端上都能获得所需信息。

(二)加快馆藏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只有将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建立数据库投入上网,提高馆藏资源的可利用性与共享性,图书馆才有真正的吸引力。资源数字化最重要的是建立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如地方特色或专业特色等。特色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中社院图书馆求生存、求发展,建成现代化图书馆的必经之路。

(三)实现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由以馆藏为主向服务为主发展;服务方式由以文本形式为主向电子信息开发服务转变;服务工具从手工操作向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与此相伴随,馆员的角色与传统图书馆馆员相比,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语以及多种学科知识的复合。面对网络化、电子化、社会化信息服务对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冲击,馆员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对大量的新技术、新文献、新载体以及各种新的服务手段加以学习、理解并利用。

(四)加强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1世纪的图书馆逐步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形象,也改变了目前社院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仅限于传统的借借还还的一次性文献的服务现状,把传统图书馆的低层次服务提高到信息的深层次服务的高度。对文献进行二、三次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将极大地方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利用,使计算机网络中无序的信息资源转变为有序的、可以利用的资源,便于读者利用。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给社院图书馆带来了变革的时机,我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社院图书馆推向信息数字化新时代,为社院的发展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D616

A

1671-1262(2011)01-0061-02

2010-12-05

易平,女,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王佳玲

猜你喜欢
社院信息时代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云南社院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时代社院学报新作为新境界云南社院召开学报工作座谈会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