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11-08-15 00:44邓桂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农村

邓桂兰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邓桂兰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普遍严峻。其主要成因是: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环保投入力度不足,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环保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环保科技支撑较为薄弱。因此,应采取强化教育、监督和考核,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共识;构建农村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工作体制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环保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两型”产业;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的作用等基本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成因;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普遍严峻。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农村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为此,很有必要深入剖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成因,探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一、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成因剖析

1.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和增长方式的影响,加之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仍有部分地方的领导没有真正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实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相当部分企业经营者科学发展观树立不牢,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在污染防范和治理上消极对待。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虽总体上日益增强,但仍有不少人环保意识比较淡薄,生态生产、文明生活的习惯尚未养成,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习惯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不少农民对环境污染纠纷解决、诉讼、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影响农村环境保护。

2.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不足

一是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及其体制,制约着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近些年来,虽然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呼声甚高,情况有了一定程度改变,但各级财政环保资金仍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环保投入极其有限。二是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制约着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近几年中央财政加大了环保方面的投入,如2008年首次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安排5亿元支持农村开展环境综合治理,2009年投入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约10亿元,但农村环保所需资金巨大,除了需中央财政大量投资外,地方亦应投入大笔资金。目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用于农村环保的资金问题相对较易解决,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县级财政大多是吃“财政饭”,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人员工资、保基本运转、保社会稳定,很难拿出较多资金用于农村环保。乡镇财政更是普遍负债严重,对农村环保大量投入力不从心。三是农村环保投资回报率较低,制约着社会资金对其投入。

3.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正逐步推进,但仍有不少地方、农户未能有效运用现代科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属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化肥、农药、地膜的过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化学污染。在一些地方,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加之技术起点较低,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源消耗高,甚至有的乡镇企业本身属于污染较重的行业,又缺乏污染的有效防治,对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

4.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从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来说,农村环境保护职能大都分散在环保、农业、林业、建设、卫生、畜牧等多个部门,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格局,以致环境保护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网络不健全。在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环境保护大都没有机构、没有人员,职能缺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农村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适当的处罚措施,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控和管理惩治体系。

5.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较为薄弱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需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但目前国家对农村环保适应技术研究和推广较少,在畜禽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水污染等非常严峻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上尚无认定的成熟技术和治理模式。适用性和实效性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对策

1.强化教育、监督和考核,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共识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必须采取强化教育、监督、考核等多种途径,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共识。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加强教育、监督特别是实行严格的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引导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树立抓农村环保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抓改善民生的理念,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真正把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推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二是要提高在农村开办企业的经营者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检查监督,注重典型示范,使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努力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要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由环保部门牵头,加强其与农业、司法、广电、建设、卫生、畜牧等部门的联合行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环境警示教育与法制教育,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构建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工作体制机制

一方面,应针对目前农村普遍尚未建立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农村环保仍无章可循、无标准可依的问题,立足本地实际,尽快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调查研究,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修订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为基础,制定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另一方面,应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尽快改变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的现状。从体制而言,既要在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进一步理顺农村环保管理体制,突出和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形成以环保部门为主、农业、林业、建设、卫生、畜牧等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格局,解决农村环保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又要重视加强基层农村环保机构及其能力建设,尽快建立健全乡镇环保专门机构,加强基层环保人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制包括诸多方面,当前既要整体推进,又应突出如下重点。一是要实行严格的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农村环保统筹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并实行环保问责制和奖惩制。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的法律制度。国家应加快制定出台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各地应依据农村环保的迫切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尽快形成适应农村环保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要加大农村环保的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查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用法制增强环境保护的力量。三是应探索建立农村环保资金扶持机制。主要包括,探索建立农村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有机肥加工生产企业扶持、养殖业污染治理资金扶持等机制。四是应探索建立农村环境资源补偿机制。如建立农村排污收费制度,由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足额征收、按规定使用和上交排污费;成立农村环境资源交易所,开展农村环境资源补偿交易,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手段,改变生态资源无偿提供、无偿保护,资源使用者低成本使用、无成本占用的现状。

3.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环保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应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中央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加强环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抓住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增加资金投入,强化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为农村防污减排打下坚实基础;又要通过完善中央财政对农村环保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落实和持续实施“以奖促治”政策等,建立健全中央财政对农村环保的长效投入机制。实践证明,国家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实行的“以奖促治”政策,对于引导和促进地方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颇有成效,应全面落实和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二是应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村环保的公共财政配套机制。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农村环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突出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应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坚持公共投入重点向农村环保倾斜,加大其投入力度。三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环保多元投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保。还可探索利用环保项目进行包装、储备和招商引资,开展环保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参与农村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4.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两型”产业

要采取加强教育培训、试点示范等措施,帮助广大群众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农村“两型”产业,减少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一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农村生态旅游观光业等生态农业,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行集中综合治理。探索和促进农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推广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二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三是要有效防治乡镇企业污染。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在生产环节的末端最高效地处理污染;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污染物排放少的产业,防止落后设备和工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减少污染物向农村环境的排放。四是要大力推广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健全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发布制度,促进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推广。

5.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在环保中的作用

农村环保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村的和谐稳定,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的作用,才能彰显其成效。为此,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和推广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的农村环保监管模式,由村民自己管理环保事务。“村支两委”应将环保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经常进行研究和部署检查,定期向村民报告工作情况,组织村民制定并执行以环保为重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应探索建立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在环保中的作用,应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优美村庄”、“优美农户”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环保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激励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家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经验,注重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鼓励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环保工作。

责任编辑:刘剑康

S1

A

1009-3605(2011)01-0074-03

2010-11-23

邓桂兰,女,湖南新宁人,湖南女子学院研究员、人事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环境保护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