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1-08-15 00:53周善美
关键词:精神情感心理

周善美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00)

音乐欣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周善美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00)

音乐欣赏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至关重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是从1897年求是学院(现浙江大学)率先开设的,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通过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借助音乐欣赏的方式,可以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美国著名思想家西里尔·E·布莱克曾强调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1]在这种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价值变迁的影响下,必然会更多地感到迷茫、失落、压抑、痛苦,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无所信仰、无所依托的“自由”状态,这种状态又表现为混乱、盲目、为所欲为。这种不平衡的社会心态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表现也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自我认知有偏差。理想我与现实我,主体我与客观我常常发生矛盾冲突,导致情绪波动较大,控制力较差,时时出现焦虑、暴躁、抑郁和逆反。

另一方面,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和动机不够明确,习惯过多时间地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或在恋爱初期和恋爱失败后,由于时间、情感、精力消耗过大导致心里浮躁、精神空虚,于是在学习择业时眼高手低,焦虑迷茫,缺乏自信。

还有一方面,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突出表现在情感、就业过程中经受不起压力挫折,或产生轻生念头,自我毁灭;或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或对学校社会产生失态的报复心理;或长期精神抑郁,导致出现精神疾病。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使高校实施相关心理干预措施变得越来越紧迫。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高校、相关社会机构都建立了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治疗呈模式化、专业化趋势发展,出现了许多心理治疗的方式方法。其中音乐治疗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实施心理干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已经在很多国家盛行。早在1972年,波兰政府就根据几位病理学家和音乐学家的建议,设立了第一个“音乐治疗研究所”,颇见奇效。之后不久,英、美、日等国部分医院也随之相继实施音乐治疗心理的方法。比如,给患高血压病者听抒情音乐,可降低血压;给受了惊吓的人听柔和轻松的乐曲,可以使病人安静以至恢复正常。对于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音乐欣赏则是音乐疗法中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音乐欣赏是一门以音响、聆听、体验、审美为手段,融艺术、文学、历史、心理、自然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让欣赏者从中获得美感的艺术教育形式。音乐欣赏教育就是通过音乐作品中丰富的音响效果去触及人的心灵,使人的情感与音乐发生碰撞,激发情感共鸣,舒缓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长期的音乐欣赏教育实践,我们认为,音乐欣赏教育在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是通过音乐欣赏教育,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审美标准和情趣,使学生在主客观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因为音乐欣赏可以给学生提供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完整的审美观。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它表现的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最直接的心理感受,但同时音乐又远高于现实生活,它比现实的美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育时,让学生欣赏一些旋律优美、节奏明显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入情、入境、入心;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辨别善恶美丑,进而达到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睡美人》取材于法国作家查理·贝洛的童话,故事发生在弗洛雷斯唐王十四世的神话王国里,在公主阿弗洛拉接受洗礼的宴会上,由于忘记邀请恶神卡拉波斯,为此卡拉波斯立即进行报复,她赶到现场预言公主在满16周岁成为一位美人时将因纺锤碰伤而死。这时的音乐主题线条尖削,节奏突凹,和声也不稳定,让人产生横暴、阴险、狡诈的联想。这时善神西连尼也出来施展自己的力量,预言公主不是因伤而死,而是长睡一百年。然后将借助一位王子的一吻而复生并同王子美满成婚。这时的音乐主题很有旋律性,和声方面也很明朗,调性稳定。最后以充满节日的快乐、开朗乐观、亲切抒情的音乐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善与美的本质。因为音乐的审美能力是在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逐渐获得的,而音乐的审美经验又是从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获得的,因此,感受和鉴赏是提升审美情趣的基础。大量经常感受和鉴赏优秀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欣赏音乐时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感,并由此得到审美情趣,在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通过“游戏精神”进行音乐欣赏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潜能。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现象,而游戏又被广泛接受。“游戏精神”在游戏艺术理论中是一种主动参与、超越功利、愉悦快乐及想象创造的精神,是人的心理本能,这恰恰与我们的音乐教育精神是一致的。若能积极开展具有“游戏精神”的音乐欣赏,借助“游戏精神”的张扬,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1846年在巴黎与女友乔治桑住在诺罕庄园,养了一只小狗,根据小狗特别喜欢飞快的转着圆圈追逐自己的尾巴这种有趣的动作,创作了一首《小狗圆舞曲》,乐曲三段式结构,四小节引子过后,出现快速的反复回转型,描写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样子。曲调健康活泼,诙谐有趣。中间一段是优美抒情的圆舞曲主题,好像小狗奔跑了一段时间,躺下来休息片刻,悠然自得,懒散舒适。第三段又是快速的音型,小狗又开始在游戏,一直到乐曲结束。只用一分多钟的时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在和小狗一起追逐,玩耍,给人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觉。

音乐欣赏教育,就是凭借声音的时空艺术造型来充分地唤起学生的身心感应,诱发联想,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活他们的自我表现性与创新性。音乐欣赏因为不存在考试等功利性的外在追求,而更多的是对音乐作品的真实体验和真情表现,因而不仅有着游戏的外在形式,而且更具有游戏的内在精神品格。欣赏一首曼妙的音乐,常常令人轻松愉快,因为音乐的本质,在于使欣赏音乐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通过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实现自我的超越与创新,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

三是通过音乐欣赏培养感情,调节改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音乐是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乐曲的不同旋律、节奏、音响、速度、音调、音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如欢快的旋律可以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则可以平稳呼吸、镇静安神;优美的音色可以降低神经张力,令人轻松愉快;神秘的音响效果,可以提高注意力,令人精神集中等。音乐欣赏可以从情绪入手,选择表现各种情绪的作品,让学生聆听、吟唱或演奏,通过感知,展开联想,使烦恼、忧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在音乐幻想世界中得以释放、宣泄和调节,以达到控制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在欣赏过程中,学生逐步明了观念与情绪、行为间的关系;确立情绪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信念,从而真正成为情绪的主人。比如通过欣赏《二泉映月》、《流浪者之歌》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进取精神;通过欣赏《四季》、《百鸟朝凤》可以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拉德斯基进行曲》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增强自信心;通过欣赏现代的迪斯科舞曲和摇滚音乐,包括网上最新流行的歌曲《忐忑》等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在肢体动作中宣泄,释放,从而达到消除心理浮躁的目的。特别是当我们试图去了解贝多芬,并欣赏了他的《第九交响曲》以后,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困难都不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困惑。罗曼·罗兰说过,“贝多芬的一生,犹如暴风雨的一天”。他的一生就是悲惨和苦难,却快乐地活着。他少年丧母,为了照顾酗酒的父亲和弟弟们艰苦地生活着,与朱丽叶塔格依恰尔蒂的恋爱也以失败告终,终身未婚。他26岁又患了耳疾,最后完全失聪。然而贝多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于权贵的精神,“尽力为善,热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面对王位宝座也永不背叛真理”[2]。《第九交响曲》体现了他“从痛苦到欢乐”、“从黑暗到光明”的典型思想。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在第三乐章中,痛苦转为宁静,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在第四乐章中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这首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欣赏过这首用苦难谱写的欢乐颂,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抉择与挫折,就显得那样卑微与渺小,没有任何消极、堕落的理由。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世界,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作为高校从事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同时还肩负着培养、提高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任,通过引导大学生欣赏优美、健康、积极的音乐作品,来减轻他们的身心压力,改善他们的不良情绪,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心理获得平衡,情感得到协调,健康成长成才的目的。

[1]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23-124.

[2]寒华.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231.

责任编校 刘正花

猜你喜欢
精神情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虎虎生威见精神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心理感受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