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崇明世界级现代化低碳生态岛

2011-08-15 00:45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黄玥
上海节能 2011年9期
关键词:崇明岛崇明生态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 黄玥

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作为上海重点建设的三大低碳实践区之一,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其“低碳化、生态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对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示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意义,成为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典范。

1 提出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的背景

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屿,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陆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1/6左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自古以来都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进入21世纪,崇明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央和上海市把崇明的开发和建设提到了重点关注的议事日程。2020年10月,崇明岛域总体规划编制启动;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崇明调研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市县两级政府要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规划建设好崇明岛,由此拉开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序幕。2005年10月,《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出台,明确了“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海岛”的总体目标,为建设崇明生态岛提供了现实需要和可能。2010年1月,《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将“低碳化发展”作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全球视野,将“生态型发展”作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国家战略,将“现代化生态岛”作为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行动领域和保障体系进行了具体设定。同年,崇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标志着崇明低碳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因此,将崇明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低碳生态岛,是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崇明愿景的高度统一,是实现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的发展思路

建设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的战略思想是低碳、生态和现代化三者的紧密结合,是建设崇明生态岛的继承与深化。《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将崇明生态岛建设思路归纳为三个坚持,即坚持系统性的协调观、坚持低碳型的发展观、坚持全方位的合作观,这三个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崇明生态岛提出了要求。

建设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必将以建设崇明生态岛为核心,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崇明生态岛特点,充分发挥崇明岛的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化和低碳化,实现自然的低碳生态、人居的低碳生态、产业的低碳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低碳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

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的发展目标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即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以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为指导,大力推进资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协调发展,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项目建设、措施管理和政策配套,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

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建设将坚持走低碳发展道路,开展低碳农业、低碳居住示范,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全面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管理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设定了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自然湿地保有率、森林覆盖率、单位GDP综合能耗、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生态保护地面积比例、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公众对环境满意度等超过20项具体发展目标,覆盖了生态、环保、节能、产业、制度等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多个领域。

未来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将形成“东、南、西、北、中”五大功能布局,崇东建设以生态居住、休闲运动、国际教育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崇南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崇西建设以国际会议、滨湖度假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区;崇北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的规模农业区和战略储备区;崇中建设以森林度假、休闲居住为主的中央森林区。

3 建设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的重大举措

建设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工程,其本质是建设崇明生态岛。上海市和崇明县两级政府将按照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推进崇明生态岛和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建设。具体可分解为六个方面的重大举措。

1)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推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控制城乡建设规模,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集聚效益;加强生态岛自然湿地、林地、绿地的保护与建设,保持水鸟物种数和自然湿地保有率,提高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生态保护地面积比例。

2)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推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管理,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场的标准化、规模化综合改造,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和农田薄膜回收率;推进其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管理,加紧落实污泥资源化设施建设。

3)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和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减少煤炭消费量,增加外来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实现单位GDP综合能耗稳步下降;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建建筑参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河道整治、截污治污、污水处理等工程;加强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噪声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治理,实现全部生活垃圾密闭运输和无害化处置;建立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社会监督机制。

5)生态型产业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和高科技环保型生态工业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试范点;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扩大服务业经济规模,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实现从产业经济到功能性经济的跨越。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城镇化建设,优化人口布局,构建居民点体系;构建“低排放、低噪声、低耗能”的现代化城乡交通体系,积极争取各种新型环保公交车辆试运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建“生态教育”品牌,加快医疗体系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探索建设若干生态型的养老服务设施。

4 保障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崇明岛建设低碳生态实践区,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生态、岸线、区位条件,但同时崇明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这些都给低碳生态实践区建设带来了一定制约。

因此,为保障崇明低碳生态实践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生态岛建设统筹协调;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形成可持续的滚动发展机制;建立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加强各方合作交流,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依法推进和实施生态岛建设,形成可落实、可评价、可持续的支撑保障体系。

同时,针对制约崇明岛低碳生态实践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将加大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实行人口综合调控,推进生态岛人口结构优化;完善土地控制政策,合理利用生态岛土地资源;制定产业准入政策,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生态岛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

猜你喜欢
崇明岛崇明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崇明岛河流中氮营养盐分布特征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岛村镇级生态河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上海崇明 超市工作大体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