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学习者限时写作范式探究——一项基于定量分析的调查研究

2011-08-15 00:54席旭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限时二语写作者

席旭琳

(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人们对写作模式的探讨由来已久。[1-6]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写作技能在水平测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专业英语四级(TEM4)和八级(TEM8)考试中写作所占比例分别是 25%和 20%;大学英语四级(CET4)和六级(CET6)也都占15%;托福机考(Internet-based TOEFL)和雅思(IELTS)考试中写作部分均占总分的25%。以上所有这些标准化的国内和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所需要的毫无例外地都是限时写作(timed writing),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篇幅的写作任务。由于以上标准化考试都是针对英语非母语的学习者,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在限时写作方面的表现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二语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为学习者及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分析探究限时写作条件下成人英语学习者究竟是用汉语构思还是持续地用英语思维才能写得更快更好。

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Cummins的第二语言习得深层共享能力假设(Common Underlying Proficiency Hypothesis)[7],另一个则是作为生成过程的写作观。由于我们的目的是要考察构思策略中母语运用的效果,故假设被试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时常用母语构思。再者,我们把写作看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其间写作者是自己语篇构建的积极参与者。Cummins认为,母语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假设有足够的外界条件接触二语和足够的动机学习二语的话,母语水平向二语的迁移就会发生。换句话说,习得一语读写技能并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可以把这些技能迁移至二语中,故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可以利用母语技能的优势。处理速度方面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处理更弱语言(二语)的效率会降低,尤其是在诸如考试环境等有压力的情况下,被要求限时写作的学习者产出的质量无疑会打折扣。另一方面,对于能够利用母语写作技能的学生而言,提高处理速度会写出更好的作文。

与此同时,我们把写作看成是构思——列提纲——写作的过程和一种写作者积极参与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活动。按照Zame(1983)的说法,写作是一种非线性、探索性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者发现并重新表述自己的思想。就英语而言,写作是一种“写作者负责“的语言,它把主要的交际责任置于写作者而非读者身上,参与者的母语思考过程有可能提高这样一种生成方式的输出水平。

1.过程写作与构思策略。写作作为一门艺术许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最近的焦点集中于过程写作技能(process writing skills)和写作者工作间(workshop)活动。事实上,自从Flower&Hayes(1981)提出planning-translating-reviewing三过程模式以来,过程写作一直在写作范式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Barnett(1989)也提出类似的过程写作方法,即prewriting-writing-rewriting;Silva(1990)则提出一种积极、激励、合作性的工作间氛围,其间学生可以在有充裕的时间和最小限度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写作,此种写作范式一直被教师们所推崇。简而言之,过程写作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活动,需要构思、打草稿和包括回顾和修改在内的真实写作。然而,在限时条件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机会来相互合作。因此,课堂上用的过程写作方法在很多方面在限时情况下难以有效地运用,不过至少过程写作的某些方面,比如构思策略,还是可以使用的。

自从过程写作作为交际语言活动的一部分应用于二语/外语写作教学以来,构思策略的重要性在与日俱增。与过程写作相反,成果写作(product-based writing)则侧重于可接受的最终成果的创造,这种在很多方面注重最终成果质量的写作正是国际国内英语水平测试的主要目标。我们认为,构思策略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类似的水平测试中。

2.一语/母语在构思中的运用。在英语作为二语/外语的研究中,有许多是关于一语/母语在构思方面的运用,不过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Chelala认为在构思中运用母语是不成功写作的特征,但后来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其中一些表明,一语/母语的运用随着构思任务的不同而不同。[5]Wang&Wen发现,被试在二语写作中运用一语是有选择的,在叙述写作任务中比论述写作更多地依赖一语;另一方面,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被试的一语运用却在减少。[8]De Larios等人引用了大量的文献来说明二语/外语写作过程中一语的广泛运用;[9]Cummins(1989)发现,法国英语学习者频繁地在一语和二语之间转换。迄今为止,有两项调查研究试图确定在课堂上学生在构思阶段是否得益于一语运用。Lally的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初级和中级水平的写作者在构思阶段运用一语比二语更有效,不过,效果并不是很显著;[10]Garrett等人发现,儿童英语学习者在构思中运用二语或一语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11]

虽然以上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二语写作方面的情况,但写作任务是限时还是不限时的,多数研究中还是不清楚,着重于限时写作的研究寥寥无几。Kroll(1990)发现,被试在家里写作比在课堂上得分略高。不过,她的研究还不足以表明时间对写作效果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仍然面临着如何向英语学习者教授写作的问题。假如我们的学生必须在限时情况下写得好,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推荐他们在构思中运用汉语还是一直用英语思维呢?通过以下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能得出可供参考的结论。

二、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的被试包括27名成人英语学习者,来自某部属高校,平均年龄20岁。按照 Cumm ins一语技能的迁移从某种意义上依赖于一语水平的假设[7],我们的被试全部高中毕业,参加了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被大学录取,语文成绩最低106分,最高129分。英语写作水平不等,可分为差、一般、良好和优秀四个等级。数据是在老师的配合下在写作课期间收集的。被试所有的写作课强调过程写作法和构思策略的运用。

我们从每个被试那里收集了两个写作样本。在数据收集的第一天,要求学生用汉语构思并在45分钟之内用英语写一篇5个段落的文章,题目是“Some peop le p refer to eat at food stands o r restaurants,others p refer to p repare and eat food at home.w hich one you p refer?”一周以后 ,同样的学生被要求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不过,这一次得用英语思维,时限也是45分钟。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Some peop le p refer to live in a small tow n,others p refer to live in a big city.Which p lace would you p refer to live in?”

两篇文章都采用分析式评分(analytic methods of scoring),从内容、结构、词汇、语法和拼写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12]86-97,五项之和即是总分。两位评分员都采用匿名评分,评分员信度为0.80,证明评分员之间无重大分歧,无需第三位评分员来评判。所有分数均输入电脑,并用SPSS13.0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用重复测量分析法(repeated measures analyses)来测量一语和二语思维的区别以及不同英语水平情况下一语和二语思维的区别。

三、结果与讨论

总体来看,用母语构思和用英语构思的所有被试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然而,当我们把被试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时却发现,前者在限时写作任务中的确从仅仅用英语思维中获益,他们用英语比用母语构思得分显著更高(α=0.05),但高分组却没有显著差异。事实上,他们用母语思维时得分略高,只是这种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低分组的被试用英语构思写得好一些。这种倾向可从以下样本中看出。先看某被试用母语构思的样本:

Ihave lived with family during all my life.Usually my mother have prepare the food for me,So I have never cooked the dish without making simple food like a ramen.

再看同一位被试用英语构思的样本:

Ihad lived in small tow n until 10 yearsold.And then I’m living in Wuhan that is Big City.So,answering the follow question is not so difficult to me.Actually big city like a Wuhan has bad environment that is dirty air,bad sound and terrible traffic.

不难看出,用母语构思的段落在内容连贯、词汇多样化、布局缜密方面都不及用英语构思的段落。在下一对例子中,除了语法部分以外,在其他方面两篇文章得分很相近。其作者在用英语构思时能够产出更多复杂的句子,用母语思维时产出的句子更简单:

First,I think people should lives in quiet environment because if they lives in noise environment,it make to they un com for table.It hink the small environment has a quiet environment.Second,I think people should lives in a clean environment because if they lives in mecy environment,it influences damage for the health.

First,I like to cook.When Imake a food for someone,my feel is very happy.So,the cook give to me happy.Second,most restaurants are very expensive.I eat food at home is cheaper than Ieat food at restaurants.

第一例是用英语构思的,使用because的句子结构增加了句子的复杂性,情态动词should的使用也是如此。该被试用母语思维的文章语法这一项得了13分,用英语构思的得了18分。两篇文章的得分有显著的区别,主要是因为词汇和语法的原因,不过在单项评分中并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区别。

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在英语限时写作中是否从运用母语思维中获益,结果表明:在限时条件下,低分组的被试并未从运用母语构思中获益。或许在构思阶段从母语到二语的转换妨碍了他们的处理速度和短时记忆。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当英语学习者用母语来构思写作时,他们能想到的思想和概念远远超出了自己能用英语来表达的范围。例如,当低分组被允许写作时用词典时,他们常常试图把母语直译成英文。在这种情况下,被试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词典里搜寻单词和词组,根本没时间来关注文章的衔接和布局。因此,他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用母语产出并不等于可以用英文以笔头的形式产出,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水平高一些的学生在限时情况下用母语或英语构思英文作文的区别却不明显。在本次研究中,高分组学生有的用汉语构思写得更好,而另一些却持续地用英语思维时写得更好。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在为英语限时写作做准备时,对于中、高级水平的学生既不鼓励也不反对用汉语思维,对于仍处在较低水平的学生,则应鼓励他们积极地用英语思维。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1)被试的数量较小,而且我们使用的是方便抽样,尤其是我们假定写作水平的显著差异取决于英语水平。因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选择更大的、随机抽样的样本和处于不同英语水平的被试;(2)母语未成为变量之一。某些母语很有可能会为构思策略的使用提供更有效的机会。另外,母语写作技能在向二语迁移时母语写作水平也很关键。[13]故今后的研究可以着重于某一语群体的研究,以便确定一语是否是限时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帮助英语学习者在“写”的时候运用母语。

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们承认二语写作中运用母语的好处。不过,对于英语学习者在限时写作前提下究竟运用一语还是二语构思更好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故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崔金枝.合作型英语写作模式微观教学方法探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 郭晓英,王宝峰.基于网络博客的大学英语写作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3).

[3] 郝晓静.过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4] 王立非,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5] 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6] 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外语作文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7] Cummins J.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 r bilingual special education[J].Exceptional Children,1989(56).

[8] Wang W,Wen Q.L 1 use in the L2 composing process:An exp loratory study of 16 Chinese EFL writer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2(11).

[9] De Larios J R.The use of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in EFL writing:Astudy of Spanish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fo reign language[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8).

[10] Lally C G.First language influ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composition:The effect of pre-writing[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33).

[11] Garrett P.Use of the mother-tongu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n the attitudes and writing performance on bilingual UK schoolchildren[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1994(15).

[12] Artho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3] 郭纯洁,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7(4).

猜你喜欢
限时二语写作者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限时写作,由“扶”到“放”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写作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找茬儿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